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权利:一种被忽视的人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基于把文化权利称为"被忽视的"人权的观点。虽然常有人称此为"不发达部门",但这种说法暗示应该树立新的文化权利,而事实上,文化权利的问题在于对现有权利的执行和认识。分析帼际人权法案》以及联合国、地区组织和UNESCO采纳的其他人权文件,便能较全面地概括各种文化权利。在文化权利面临的各种挑战中,本文分析了文化相对论、新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全球化。对文化认同的承认,特殊性或多元化,都不能威胁人权的普遍性。因此,作者就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文化权利提出建议,包括编纂文化权利大全和法典,保障个人通信(申诉)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也曾提出同样的建议--以及在各国立法和宪法中增加相关条款,并大力宣传国际性文件,进行文化权利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7,(6):140-147
中国对于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不仅包括对于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承诺的国内实施,还包括参与和接受国际人权监督。在国内层面,中国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措施切实履行国际人权义务,推动人权状况的不断提高。在国际层面,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在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的过程中,中国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权观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动力,注重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并结合法治建设来整体推动人权保障和人权状况的提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一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权利。人权外交也是人类在国际社会追求普遍道德原则的结果。但是,在人权外交领域,由于各国历史背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产生了诸多人权问题。中国在选择人权外交时应遵循国际法准则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公约并以此为标准,在国际社会提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人权冲突、化解人权危机,反对以人权为工具的“新干涉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4.
白冬 《理论与现代化》2006,1(1):104-108
从利益的角度把握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人权,使我们认识到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性质只能是个体性。追究与保障的矛盾,决定了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虽然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国际标准为刑事诉讼人权设置提供了标准与参考,但是各国有义务避免将人权作为手段,制造猜疑和混乱。  相似文献   

5.
宗教和人权的冲突提出了宗教人权的基础问题.人和人性是宗教和人权的终极根据,这就预制了宗教和人权内在联系的实证根据、理论基础和主体根据.由于人权是人的普遍性道德权利,是人之为人的价值确证,所以人权也是宗教的价值基础或伦理命令,这种与宗教密切相关的人权就是宗教人权.人权神圣不可践踏,它高于一切信仰、宗教和组织,或者说,人权才是最高的普遍信仰,任何个人和组织包括国家和宗教组织都应当奉若神明,而绝对无任何权利侵犯之.  相似文献   

6.
人权国际保护是随着人权由国内法向国际法领域延伸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主权国家根据世界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或者国际人权公约,所必须承担的普遍或者特定的国际义务,从而实现相关的基本人权进行合作与保证,同时对侵犯人权的行为予以防范和惩治。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以所谓人权国际保护为名,行人权国际干涉之实。  相似文献   

7.
在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过程中,自然权利理论、权利制约权力理论以及程序主体性理论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引导作用。具体而言:自然权利理论衍生出刑事司法程序中人权保障的普遍性、不可或缺性和不可非法剥夺性;诉讼参与人享有广泛的参与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是权利制约权力理论在刑事司法机制中的必然诉求;程序主体性理论则为程序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性和充分的权利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对人权的侵犯,拒绝腐败应该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但目前国际反腐败合作机制普遍没有确认这一基本原则,这导致国际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的表面化和缺乏深层次内容。建议国际反腐败合作机制承认腐败是对人权的侵犯、拒绝腐败是一项基本人权,这样将给与国际法与国内法更重的约束力量,在公共政策中增加反腐败的重要性;可以改变对于腐败的公共态度;同时会带来新的行动可能,尤其是可以使用现存的国家的、区域性的以及国际的监督人权履行状况的机制来遏制腐败行为;对于腐败的治理也将提供更多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通常说来,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消除贫穷及促进法治的重要力量,因而有助于人权的实现。不过,由于其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并追求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也不时侵犯人权。传统国际人权保护奉行国家中心主义,强调通过国家间接地给跨国公司设定相关义务,自然无力应对其所带来的人权挑战。不过,随着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近年来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强化跨国公司的人权规制,其国际人权责任出现新的动向:它们不仅日益承担直接有拘束力的人权义务,而且也开始接受积极义务,同时还可能因为拒不履行相关义务而遭受制裁。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人权观念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东亚人权的文化基础”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信春鹰在国际人权学术界,关于人权问题的学术争论从来都是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立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在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权与国家主权、发展权利与人权等等一系...  相似文献   

11.
25年前,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就提出了"认真对待权利"的命题;25年后,权利问题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与真问题。少数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权利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背离,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仍然面临困境。基于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理论,认真对待少数人权具有必然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2):172-177
传统国际人权法把政府视为侵犯人权的首要行为主体,侧重于规制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跨国公司并不在其调整范围之内。尽管跨国公司作为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其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改善了人权的享有条件,但其对人权的消极影响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国际上要求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的呼声愈益高涨。虽然对跨国公司应否承担人权责任尚存较大争议,但在国际人权文书上依然可以找到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追究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亦有先例可循。联合国制订的《全球契约》、《商业与人权的指导原则》等软法文件,在推动跨国公司人权责任规则形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权与人权的基本关系是:人权是根本,主权立于人权之上;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主权是保护人权的,但有主权并不等于就有人权。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主权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二者间关系较复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键在于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一方面搞好本国的人权保障,一方面对人权问题进行善意的批评,尊重别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政治思想和经济状况各异,各国对人权的理解与保障是有差异的,从来没有建立起被各国接受的人权保障的统一标准。考察人类为实现人权所进行的斗争的历史及各个国家人权保障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人权保障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基本的保障路径即人权立法、人权司法化、建立法律统治、限制权力、建立人权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权理论和人权保障运动的冲击,是劳动权得以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劳动权入宪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人权理论的落实。劳动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受国际社会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但是从劳动权形成来看,劳动权与人权所行使的轨迹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平行的,甚至在权利概念出现以后,劳动权也长期无人提起。劳动权具有人权属性应是在资本主义早期的工人运动和国际劳工组织的推动下提出的,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为劳动权的确立和保障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人权保障与国家义务——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一个人权保障的法律问题。国家应在人权保障优位原则、平等保护原则、公权力自我控制三个原则前提下,应尽到道德、法定和国际三重义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和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应及时将应有权利制定为法定权利,并将把法定权利在实践中予以承认、尊重、保护和促进实有权利。这是国家在保障人权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人权发展的历史经过了初创期、发展期和升华期 ,三个时期的核心性人权分别是自由权、生存权和环境权。自由权的实现要求国家履行消极不妨碍的义务 ,生存权的实现要求国家或社会积极地提供保障 ,而环境权是自得权 ,是保有和维护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人类权利。这项人权的权利主体是人类 ,义务主体也是人类 ,是人类的分体及这些分体的各种形式的组合。它的实现以人类履行自负的义务为条件。学者们所讨论的国家环境权其实是国家对外的主权和对内的环境管理权 ;而所谓“公民环境权”实际上是享受、使用生产生活环境的民事、行政等权利和参与与环境有关的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民权利 ,而不是环境危机时代新生的属于升华期人权的人类环境权。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一,刑事诉讼人权的宪法保障不够充分.尽管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国家保障人权的义务,但能够直接体现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内容则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赵宇 《兰州学刊》2014,(6):190-196
非国家行为体作为逐渐兴起的政治实体,控制了广大地区和诸多人口,对于及于全人类的人权状况有着重要影响。毫无疑问,国际人权法明确要求国家承担相应的人权保障义务。然而,现行国际法对于非国家行为体的人权保障义务之规定可谓寥寥。文章从国际法应有法的角度出发,首先论述了建立非国家行为体人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承担人权保障义务的非国家行为体应满足的条件,其次根据现有国际法及国际实践,依据非国家行为体的不同性质论述了其分别应当承担的人权保障义务,最后浅析了较为可行的非国家行为体人权保障义务的履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包括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集体人仅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个人人权包括生存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与自由。其中平等权包括法律上的平等,民族和种族平等、男女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得受到任何侵犯和歧视。任何公民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