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竞业禁止义务在劳动关系中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在司法实践中,除了深刻理解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特征之外,更有必要注意竞业禁止协议与保密协议的诸多不同。在有效利用竞业禁止协议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竞业禁止协议被恶意使用。  相似文献   

2.
姚银银 《经营管理者》2013,(27):235-236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商业秘密与人才更受重视,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合理规制竞业禁止的制度,以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制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财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措施,已被各国以立法形式普遍采用。但我国关于竞业禁止的立法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立法实践与司法动作中均有所缺失。本文对此作出思考与探讨,从而提出完善我国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鉴于商业秘密对企业的兴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如何避免在人员流动时商业秘密遭受泄露和侵害,便成为很多企业不得不解决的严峻问题。文章主要基于此分析了竞业禁止条款中的权力与义务。  相似文献   

5.
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合意的双务合同,约定经济补偿作为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是竞业限制协议生效的必备要件;而从《劳动法》视角出发,使劳动者承担义务却不享受权利从根本上违反了《劳动法》立法的基本精神之一的倾斜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管理中的的敏感区域,也是劳动争议的多发地带。本文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入手,把握劳动法偏重权利保护、限制意思自治的观点,对用人单方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剖析。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司法进行了改革以及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之后,被监禁人员的民事诉讼权利将会得到更合理的保护。可以说民事诉讼法已经从其立法目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制度等三个方面来保证对被监禁人员权利的保护。本文从立法目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制度等方面来对民事诉讼法下的被监禁人员权利保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下岗职工除了依照《宪法》享受公民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等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还享有如下权利: 一、经济补偿权。下岗职工的经济补偿权,在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已载明。 二、下岗应提前得到通知。  相似文献   

9.
王进元 《经营管理者》2014,(19):141-142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只有签订了劳动合同才能更好地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相互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地受到法律保护。建筑施工企业在落实国家《劳动合同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竞业禁止作为公司董事、经理的一项义务,早已被许多国家的法律所认可,但在新中国的法律中,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本文拟就竞业禁止的通常含义进行阐释,并通过对我国法律与其它国家法律在此问题上的比较,寻找我国法律中竞业禁止之特点及其理由。众所周知,竞争乃市场经济的生命所在,没有竞争,无所谓市场经济。但是,竞争并非无原则、无限制的竞争。为保障竞争之公平、公正和有序,对某些貌似竞争的行为必须予以限制,竞业禁止即属此限制中的一种,这里所禁止的竞争已非真正意义的竞争,而是对竞争的歪曲和异化。关于竞业禁止的…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派遣是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将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对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并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应认识到人力资源派遣中相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用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标志我国劳动关系管理法律化时代的到来。《劳动合同法》明确提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制定该法的目的之一,在许多方面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以及对用人单位的规范管理要求,劳动执法部门也加大对违法用工的追究力度,违法用工风险大大增加。然而,自1999年社会化改革至今,高校后勤大量使用"临时工",违法用工现象普遍存在,新法必将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志鹏 《经营管理者》2011,(4X):284-285
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受害者,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直接承受者,应当对其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而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应注重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本文通过厘清刑事被害人和刑事和解的概念,论述刑事和解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价值及功能,通过简单建构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刑事和解制度,最后分析了刑事和解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救济与监督。  相似文献   

14.
刘嫣 《经营管理者》2011,(3X):409-409
商标法赋予商标权人积极使用商标的权利,同时又赋予其排除他人妨碍其行使商标权的权利。但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必须受到限制,商标权也不例外,它不能阻止他人对权利人的商标进行合理使用。商标权合理使用制度是商标权限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平衡商标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从商标合理使用的含义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商标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进而对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制度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派遣是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将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对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并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应认识到人力资源派遣中相关的法律问题。一、法律视角下人力资源派遣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违约金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限制太多,导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失衡,产生了新的不公平现象。对这项制度应在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纳税人权利保护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贯穿税收法律关系的全部过程。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也引起很多关注。但是与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无论是从理论基础的论述还是到纳税人权利体系的搭建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相似文献   

18.
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中应告知并依法保护被害人的权利,被害人也应充分利用其权利,来保障本人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19.
饶卓颖 《办公室业务》2023,(5):74-76+9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桑植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本文通过桑植民歌著作权保护的探究,启发我们积极思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中完善立法制度、明确权利主体和约束合理使用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空白票据的流通使用给票据权利安全造成了隐患,对票据权利安全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对善意持票人的优先保护上。本文探讨了对善意持票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