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知识分子间性在传记文学中有着突出而集中的表现,从传主选择、传主塑造到读者共鸣,形成了一场知识分子间跨越时空的交谈与对话.  相似文献   

2.
在“读图时代”,画传这一新的传记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好的画传,图片与传文并列,追求双美,体现出一种精神的呼应,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心灵体验。但目前画传的出版现状却令人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昨日的新闻,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记载.描写真人实事的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我国渊源于史籍的传记文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略具雏形,到司马迁笔下达到成熟,放出异彩,后代史籍中不乏优秀传记,而唐宋以来的古文家更是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记名篇.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是以抒情诗为主流而缺乏荷马史诗般的巨著,那么,源远流长的传记文学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取得了堪与西方名著比美的辉煌成就.现实是历史与未来的中转站.探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对现实对未来都不无  相似文献   

4.
莫洛亚是当代西方作家、文学史家,他的传记文学也对西方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是对其传记文学创作发展脉胳的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传记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作用日益突现,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塑信仰、追求理想的助推作用,净化灵魂、丰富情感的滋养作用,完善道德、提升社会心理境界的作用,见贤思齐、提高认识的教化作用,培养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审美视阈下的中短篇传记文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中短篇传记文学以其实绩证实了它对传记文学审美领域的新拓展,形成了鲜明的审美特征,满足了读者大众的阅读期待,给人以多样化的审美享受。这与许多传记作家对独特形式的美学追求,向个性化写作迈进的努力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有关传记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并未受到深入的、充分的认识。在传记文学的理论提倡方面,郁达夫具有文学自觉,主张把传记文学与史学彻底区别开来。在他传写作方面,他对传主的选择包含了某种身份的认同,除与传主进行直接的交流或单独的抒发外,作品一般也体现了作者与读者沟通交流的意向。在自传写作方面,他注意选取关键性事件,侧重表现"内心的变革过程",有意回避宏大的历史叙述而注重重要生活画面的描绘,对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的运用也体现了进行叙事实验的艺术自觉。总之,郁达夫强调传记文学的文学性,并且身体力行,大胆尝试,这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传记文学大国,历史悠久,佳作很多.进入新时期以来,传记文学更得到蓬勃发展,不但数量空前,而且名篇迭出.但是,传记文学的评论相对较少.为此,笔者特选择了三篇写音乐家、美术家、政治家的传记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21世纪的传记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昨日的新闻,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记载。描写真人实事的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我国渊源于史籍的传记文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略具雏形,到司马迁笔下达到成熟,放出异彩,后代史籍中不乏优秀传记,而唐宋以来的古文家更是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记名篇。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是以抒情诗为主流而缺乏荷马史诗般的巨著,那么,源远流长的传记文学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取得了堪与西方名著比美的辉煌成就。现实是历史与未来的中转站。探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对现实对未来都不无启迪作用。限于学识与篇幅,本文仅在求真精神、道德原则、情感导向等方面略阵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传记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既有别于学术著作的专重材料,排比史实,也不同于小说的凭空虚构,概括典型。它以事实为根据,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描写,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历史背景和各种人物丰富多采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面貌。它是史学与文学结合的产儿,文学苑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朵。传记文学在我国起源很早。公元前四世纪的《左传》,就在记录史实的同时,描绘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活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若干纪传,更是富有文学色彩。此后,历代正史,专述人物和史实的记传,都占了极大的比重。至于一般文人学士私家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