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前哨》(第二期起改名《文学导报》),是一本研究左联时期革命文学运动的重要材料。第一期为纪念左联五烈士专号,包括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爱宣言》、《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以及左联五烈士和宗晖烈士的小传、柔石、胡也频、殷夫烈士的作品,都是最珍贵的现代文艺史料。这本刊物是在白色恐怖极端严重的情况下秘密印刷出  相似文献   

2.
<正> 钱穆字宾四,1895年7月30日生于江苏无锡七房桥的一个贫寒家庭。早年在大陆曾历任小学、中学及燕京、北大、清华、师大、西南联大、齐鲁、华西、江南各大学教职。1949年去香港,1967年迁居台湾。钱穆是自学成才的。他一生为学不厌,诲人不倦,未尝一日废学辍教。钱穆七岁进乡村小学,后升入无锡中学。十八岁失学,任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教员。二十四岁时,撰成《说惠施历物》及《辨者二十一事》(后收入《惠施公孙龙》)。又撰《论语文解》,由商务印书馆于1918年1月出版。1921年春,他应聘南下厦门,去集美师范学校任教。不久,撰《易传辨伪》、《老子辨伪》(1930年12月易名《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发表于《燕京学报》第8期,后收于《庄老通辨》)。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的青年工人运动重要干部和无产阶级革命诗人殷夫(白莽)烈士,在一九三一年二月七  相似文献   

4.
<正> 三十年代初,耶林在致丁玲的信中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看到很多青年(自然是好青年)在很努力地写文章,在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回头看一下,我们觉得只有白莽好些,可惜牺牲了!”白莽就是大家熟知的“左联”五烈士中的殷夫,殷夫主要是一位从事工人运动的革命者,为了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以写红色鼓动诗而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革命经历和文学成就同殷夫大体相似的耶林,在“左联”成立前后,主要是一个党的地下秘密  相似文献   

5.
殷夫烈士以杰出的无产阶经革命诗人为文学工作者所熟知。实际上,他和许多爱好文学的革命家一样,以其主要精力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仅以一部份时间参加革命的文学活动。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白色恐怖之下,革命工作者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不能不用各种化名进行革命工作和文学活动,有时即使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也往往  相似文献   

6.
试论陆象山的散文风格及其影响□姜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散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不琢奇巧,正大纯粹。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既有韩愈、欧阳修的散文遗风,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我们知道,陆象山是一位心学大师,...  相似文献   

7.
怀念梁宝钿     
收到伍乃茵同志寄来的《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剪报,我怀着崇敬而沉重的心情反复读了《广州‘文总’六烈士五十周年祭》的文章。五十年前六烈士(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郑挺秀,赖寅仿,何仁棠)当年的英姿又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心中,那么鲜明,那么生动,仿佛是刚刚过去的昨天!同时在我心中出现的还有一位坚强的女战士梁宝钿。宝钿于1934年夏在上海病逝。和六烈士同年离开人世!她是因搞油印《社联盟报》工作劳累过度而死的,她是一位年青优秀的无名女英雄。她永远活在广东女师  相似文献   

8.
时下研究朱熹道学派文学的论著不少,而对以陆九渊为首的南宋心学派文学却罕有人问津,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可谓缺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陈忻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一书对陆派心学颇有所得,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清理了该派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得出了中肯的结论。陆九渊开创的象山学派,或称“心学派”,并不以文学著称,但与朱熹道学派一样,他们也很关注文学。当然,他们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又深深打上理学的烙印,或者说是以理学(包括心学)的眼光和观念来审视和诠释文学的。陆九渊曾在贵溪象山讲学,故世称象山先生,有《象山先生文集》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立心为本,为学求源”、“注重践履,反对支离之学”、“家学偏陆,推尊象山”三个方面入手,对包恢及其《敝帚稿略》的心学倾向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包恢及其《敝帚稿略》与陆氏心学在主要观点及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包恢是象山一派的传人。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李伟森(求实),生前曾主编《少年先锋》和《上海报》等革命报刊杂志。为了进一步了解李伟森同志的战斗活动,这里对《少年先锋》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少年先锋》创刊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6年9月1日。这时李伟森从苏联学习回来不久,担任共青团广东省委的宣传部长。他在1926年  相似文献   

11.
在胡也频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子一九三一年二月八日凌晨屠杀于上海龙华机场后,鲁迅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称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的牺牲,是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曾给予极为高度的评价。当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又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文章开头就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把旗擎登, 号儿吹震天穹,……荒芜的阵地, 开着战斗的血花吧! ——殷夫:《拓荒者》鲁迅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中曾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这沥血的篇幅里,其中就包括有年青的革命诗人殷夫以青春和生命谱写的诗章。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一翼的左翼诗歌发展史上,殷夫以自己回荡着雷霆、迸溅着火花的  相似文献   

13.
曾中生同志是我党历史上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对红四方面军的创建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曾中生同志铮铮铁骨,耿耿丹心,坚持原则,捍卫真理,对张国焘推行的错误路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于一九三五年八月被张国焘秘密杀害。烈士的英名如巍巍巴山,千秋常青;烈士的革命精神如滔滔蜀水,万代奔流不息。今天,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时候,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使我更加怀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曾中生同志。  相似文献   

14.
摆在我案头的《陈为人传》(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是湖南省社科院吕芳文研究员的一部力作,是他仔细雕琢的一颗明珠。陈为人是我们党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作者从50年代起,就在陈为人的母校衡阳三师就读和工作,对烈士事迹耳闻目濡。《陈为人传》的特点一是秉笔直书。作者以翔实准确的史料,论述陈为人的感人事迹,并以考证无误,无可争辩的证据,配合党组织,为烈士平反昭雪,重塑烈士的丰碑。特别是该书在传记之后,以四分之一的篇幅,附录了烈士遗著的目录和部分原文,以及平反材料,增加了对传记的说服力。二是构思精巧。作者…  相似文献   

15.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刊登了王鸿儒同志《关于邓恩铭烈士的族别及其家庭》一文以后,陆续收到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周庆本、王晓梵、李海青三位同志的《关于邓恩铭家世考证意见》和山东大学李肇年、山东省博物馆周昌富二位同志的《关于邓恩铭烈士生辰日、牺牲日、籍贯、族别及家庭等方面问题调查意见》等稿件,对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卷《中国人物年鉴》特设《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将领、著名烈士》专辑,介绍了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作战中壮烈殉国及被敌人杀害的100位著名将领、著名烈士的事迹和照片,及500位抗日英烈的名录。全书共设28个栏目,分别介绍了1000多位在2004年彦做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各方面的先进人物和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17.
胡也频烈士是一个有着多方面创作才能的革命作家。在他年轻的二十八岁(1903—1931)的生涯中,为祖国的文学事业留下了丰硕的创作果实。自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他在北京《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第二期上发表第一篇作品《梦后》起,到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在龙华英勇就义,在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内,共计发表了一百七十余篇作品。胡也频擅长写小说,也写过不少诗、戏剧、散文和短论。在烈士生前,一九二七年到一九  相似文献   

18.
金剑啸烈士在东北不仅是现代文学的先驱,而且是一位早期革命者。他把三十年代上海的左翼文学传播到北满,组织进步团体,从事革命文艺活动,推动了东北现代文学运动的发展,并积极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团结、教育、培养一批文学青年。他的诗歌、小说、剧本填补了三十年代东北文坛的空白。歌颂东北抗联活动的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汇报》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廿一日第四版,刊出了史嘉秀同志写的《在秋瑾的故乡》一文。作者说,绍兴的同志告诉她,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曾到“风雨亭”向烈士默哀,并题了一幅挽联,曰:  相似文献   

20.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自号存斋,因讲学于贵溪县的象山,又自号象山居士,也称象山先生。他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有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1173年秋,他在家乡金溪开办槐堂书院,收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其中著名的有杨简、袁燮、傅子龙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对这笔宝贵的教育遗产,在今天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