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97年以来,受亚州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实现“软着陆”以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市场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的趋势逐渐呈现,目前的物价仍在低位徘徊,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8年以来一直呈回落态势,1998年至200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分别为97.8、98.2、102.9、100.1、98.3,形势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经济发展中的非良性现象,现就物价涨、跌的利与弊谈几点看法。一、不合理的价格上涨,特别是乱涨价现象,对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不利1、价格上涨,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  相似文献   

2.
一、通货紧缩及其对企业的危害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现象,是指商品与服务价格普遍的持续的下跌.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社会供给大于需求,促使产品与服务价格不断下跌,进而形成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3.
经过三年多“治乱降温”的不懈努力,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是,在摆脱了通货膨胀的阴影后,目前我国又面临着另一个人们也许还不太熟悉的问题——通货紧缩的困扰。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是什么?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物价问题是近年来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自1997年9月以来,广东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22个月,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老百姓不再为物价上涨而忧心仲仲,据1998年末广州万户市民调查统计,广州市民对市场供应和物价最为满意。但另一方面,广东市场疲软、需求不旺。消费低迷,企业经济普遍不景气,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企业之间价格大战此起彼伏,农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物价持续下降的问题,物价连降对广东经济究竟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怎样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就人们关心的物价热…  相似文献   

5.
余根钱 《统计研究》2002,19(12):16-18
一、通货紧缩的内含在经典的教课书中 ,通货紧缩的基本内含是指“大多数的价格和成本下降的时期” ,但又对该定义作了注释 ,通货紧缩的另一含义是指“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下降 ,而不管价格的情况为何”① ,因此通货紧缩至少有两种不同内含。目前国内的认识也是如此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一般有两个特征 ,一是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 ,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并且伴随着经济衰退 ,即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和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6.
“十五”时期,随着国家及省政府一系列政策逐步实施与落实,我省国民经济保持了“经济高增长、物价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国际通用衡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率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合理区间波动,市场物价整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统计与社会》2001,(2):27-28
2000年,陕西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陕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物价发生了积极变化。与上年同期相比,200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微降0.5%,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998年4月以来持续29个月下降趋,初始回升季度居民条件下供求关系的最重要显示器,价格活跃是经济趋于的先导,同增长的结束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中供求失衡状况将出现良好转机,需求拉动力量正在加大,通货紧缩逐渐结束。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通货紧缩,我国经济学界有诸多的争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通货紧缩,但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三要素定义”,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其必须具有三个特征: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有效需求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家实行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遏制了物价持续下降的局面,我市从2000年开始,物价逐步由负转正,通货紧缩局面得到逐渐缓解,进入新一轮物价发展周期,这一轮物价发燕尾服周期的上升期是2000年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2001年头5个月保持在1.4%至1.9%的价格涨幅,是相对平稳期,6月份至年底是回落期,9、10月份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1.8%,1.75%。预计11月至12月份还会继续出现负增长,成为此次物价周期性波动的低谷时期,与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趋势相似,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变化,从1999年11月至2000年底,是价格上升期,2001年1-6月是平稳回落,7、8、9、10连续4个月价格负增长,呈现回落趋势,可以看出,通货紧缩的压力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物价形势的总体情况进入1999年以来,包头市市场物价运行中的各项价格指数均出现了持续走低的运行态势,截止到4月底,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97.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6.6%,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4.6和3.3个百分点。在构成消费价格总指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经济体制和价格机制的转轨,我国历经过数次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节节上升或下跌的局面。持续的物价变动对国民经济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这一原因,本文试图在区分核算期之间(下面简称期间)与核算期之内(下面简称期内)物价...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我区物价总水平涨幅持续平稳回落,全年商品零售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0.7%,顺利实现了全年物价涨幅控制目标,物价上涨幅度远低于经济增长率,反映出我区经济运行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在亚洲经济危机、东部大面积洪...  相似文献   

13.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浙江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和改善,价格机制向市场型转轨进一步加快,并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发育的不完全性和宏观调控正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这期间市场物价波动幅度较大,全省零售物价总水平呈抛物线型走势。七年间全省零售物价累计上涨90.3%,平均每年上涨9'6%,对经济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新一轮市场物价波动周识的阶段性纵观九十年代以来浙江物价变动的基本走势,可…  相似文献   

14.
抑制物价大幅上涨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徐州市统计局孙岩,许涛进入1994年以来,徐州市积极推进财税、汇率、价格等体制改革,经济关系得到改善,整体运行态势保持良好.但市场物价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与去年同月相比,一、...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影响不断加强,因此,分析四川物价的形势,应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角度。由于我国实行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因此,美元升值时,我国有通货紧缩的压力,而当美元贬值时,我国则有通胀的压力。2004年美元的连续贬值,给我国的物价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再加上国内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投资规模不断扩张,物价一度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之后,我国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控制物价,并最终在今年收到了效果。四川从3月份起,物价涨幅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回落。5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比4月份的涨…  相似文献   

16.
冀宝生 《山西统计》1999,(11):46-46
生产和消费是密切关联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受体制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长期处于产品短缺状态,生产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一部分商品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目前,市场疲软,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向适应经济增长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是启动消费、扩大内需、保证国展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广东这一轮市场物价的走低是由1994年的8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上升22.3%和24.2%的顶峰逐渐回落,至1997年3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开始出现负增长,至今已近两年。其中部分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累计降幅较大,甚至价格低于成本,按目前价格走势看,有延续下降的可能,本文就近两年来广东物价基本情况和特点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作些探讨。一、基本情况与特点1.市场物价呈通道式下降走势,降幅波动不大,总体呈加速走势。分季来看,与上年同期比商品零售价格1997年一季度升1.1%、二季度降0…  相似文献   

18.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紧迫任务。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商品的供给有长期短缺变成了相对过剩,因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由资源单一约束压力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压力。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商品的种类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人们收入,满足社会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鲁遵华 《统计研究》2000,17(1):11-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也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积累了俄丰富的经验,并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经济发展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却又悄然来临。增长开始下降,通货出现紧缩。通货紧缩使得企业盈利下降,居民预期收入降低,抑制了投资和消费,从而进一步使得经济增长放慢,失业人数增加。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对通货治理不当,可能会带来比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的危害。本文在提出通货紧缩的含义和特征后,全面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毛剑玮  李原 《统计与决策》2023,(13):155-160
物价稳定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部经济冲击会对中国物价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对外部冲击影响中国物价的路径进行梳理,建立了中国物价DSGE模型,利用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对模型结构参数进行校准,并使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动态参数进行估计。应用该模型测度了名义汇率、境外利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三类冲击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冲击组合对物价的影响有所差异。最后,针对不同的冲击组合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