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周永康,于1931年7月30日生于上海.属猴。去年刚好65岁过生日,还击利物浦的中国街吃了一顿。我生于上海南市区,但出生不久,碰上八·一三事仲,便极至现在的嘉善路。我的老家在宁波东乡后五港。我从未见过我爷爷,我父亲是撑东洋船的,但我知道他那时已生病了,但一直在做,那时中国人的福利差,不做便没工资,没吃的。大约在我9.岁多,父亲死了,这时东洋人的珍珠港事件已爆发,上海生活困难,我娘一人在上海卖杂货做小生意俄便被送回乡下的叔叔家。我是家中的老大,比妹妹大3、4岁,比弟弟大6、7岁,乡下祖母还在。那时我的叔叔刚…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成长在辽南的山村里,小时候长得俊秀,加上老爹是读书人,村里人都说,这丫头皮毛好,长大得进城嫁个工人!什么是工人呢?老爸告诉我:工人是在工厂里生产机器的人,比如我们家的缝纫机、钟表、自行车,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 可是,当年我的目力范围内,所见职业十分单一,学龄前我见到的只有农民,知识青年,还有当教师的老爸.工人什么样子呢?我于是有意无意地找寻工人的影子.村子里有一家铁匠铺,我经常去看人打铁,不知道这些打铁之人算不算工人,因为,大家都叫他们铁匠,而不是工人.但是,长大得嫁个工人的观念已经深植我心.如何才能嫁到工人?工人都在城里,对农村孩子来说,只有一条途径,读书.于是我就在学习之余猛读书,把老爸手里的藏书全部精读,最受益的就是《红楼梦》,结果一不小心,这些书把我塑造成了一个文学青年.文学青年进城后,在报社谋生,这个职业让我视野大开.我采访的线路开始是农村线,后来是娱乐线,再后来是书画线,就是没有跑过工业线,工厂的神秘感一直雄踞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3.
李肃 《东西南北》2008,(9):49-49
人生需要的不是定义,而是坚守。一个朋友在我们中间是干得最好的,我们住着贷款的商品房,他已经搬进了别墅区;我们的孩子上着普通高中,他的孩子已经上了贵族学校,但是那天他给我打电话,突然问了我一句:"你说,我算成功了吗,我怎么感觉不到呢?"我被惊着了:"您别逗了,你如果不算成  相似文献   

4.
清明,去扫墓的路上,人多得不得了。朋友小赵说过:只要是个有孝心与爱心的人,都会给故去的父母亲人买一块墓地,买了墓地,自然年年都会来扫墓。清明前后这几天,天天送朋友去扫墓,你是我送的第三位了。人太多,路上堵车。静寂笼罩着一切。几乎每一个墓碑前,都有鲜花。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多的墓碑前停留着,忙碌着,可是静寂仍然笼罩一切。整个山坡上,肃穆多于悲伤。清明,如果在乡下,还能看到更震撼的景象。那里的人不是为父母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菜单     
李晓 《东西南北》2010,(6):25-25
那时,他是一个来自乡下的穷小子,在城里作为富家女的她,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他在这个城市里刚刚大学毕业,才华横溢,却掩饰不住腼腆与自卑之中潜藏的一点乡土气息。就因为他的纯朴,才让她爱得更深,爱得更真。  相似文献   

6.
我叫陆良康,生于1926年10月29日(阴历),属虎,今年71岁,老家在浙江省宁波不鄞县横溪镇河头村,听家中老人说我爷爷是种田人,父亲在他17岁时去上海学生意,在洗衣店里学洗。烫西服,主要为租界里的外国人洗烫衣服,后经我爷爷的一位撑德国邮轮(撑船,意为在船上干事或是海员)的朋友介绍,我的父亲也上了一只德国船,在船上为游客洗衣服,那时他约2526岁,未婚。在第一次撑船结束后,父亲回到宁波老家,与我母亲结婚了,她那时才18岁,他们是同乡人。我是家中的老大,母亲生我的那年19岁,以后又有2个弟弟,2个妹妹,我比最小的弟弟年…  相似文献   

7.
李雪 《东西南北》2010,(10):61-61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那时我们都还是十五六岁的孩子。那是个春天,草儿刚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一群一群的燕子刚刚从遥远的南方迢迢地回到我们村庄的檐下,校园里的树上刚刚冒出一簇簇鸟舌一样的叶羽。  相似文献   

8.
林清玄 《东西南北》2009,(10):16-17
争取留学名额 我那时在北京邮电上学,花了两年时间考研究生,考了全校第一,当时每个重点院校,有两个名额可以保送到美国,但我却没被保上。你们知道我当时是弱势群体,没有什么权利,但我不甘心就这样,然后四处打听,打听到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还有一个空的名额,我就去北广找老师,说想把学籍从北邮转到北广来。老师说你为什么要转到北广来?我说为了中国的传播事业,中国的传播事业太落后了,我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在陈红眼里,陈凯歌是知识分子脾气,耻谈金钱,"我跟朋友说,你们这么大的企业,帮我们包个票呗。他说你这不是跟别人讨钱吗?""我这人就是如果我喜欢你,我就想把一切事情都帮你做到最好,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但这不是讨好你。"年近50岁的陈红,年轻时候的剧照,仍然会出现在网络上各种美女盘点帖里。  相似文献   

10.
女人味     
匆匆 《东西南北》2008,(8):25-25
有一种女人,给我们温暖的味道。从山东渤海湾的一个小岛调到北京时,我已经二十八九岁了,业似乎是立了,家却没有,别看我表面上满不在乎,心里头却在暗暗着急。女人嘛,谁不希望被迫求一下?那至少是对自信心的一种鼓励。深夜,躲在房间里揽镜自审:不是美女,但也绝不是困难户,问题出在哪里呢?一日同朋友夜谈,她说,你呀!不会示弱,太缺少女人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