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国家, 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都无法割断与资本主义的联系。中国现代化的前期, 是封建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同和接纳问题, 后期则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利用问题。如何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的现代化最初选择西化模式的方向是正确的, 只是当时中国不具备接纳资本主义的条件, 选择西化模式的失败并不能说明学习西方是错误的; 中国现代化由西化模式转换为苏联模式不等于必须割断与资本主义的联系, 选择苏联模式遭受挫折的关键恰恰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中国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这不等于说中国现代化非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可。中国现代化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学会利用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人类社会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使竞争普遍化,“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发达的货币制度)、资本集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视域中,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变革,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从实质上讲,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农业不断工业化,最终成为工业的一个生产部门的一个过程。因此,农业不断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工业合理性,或者工业合理主义,是西方学术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右翼理论家用它论证当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永驻性;新左派则运用批判的辩证法,从工业合理主义中发现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不合理性;最后,几乎所有上述两种人都不约而同地使用这个概念来论证现实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工业合理性概念在学术市场的行销,无疑得益于其外在形式的抽象性。就象自由、平等、正义等概念一样,当概念的具体历史内容被舍弃时,它们很容易为各种不同的理论派别利用。然而处于特  相似文献   

5.
乡村城市化: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宗耀 《北方论丛》2010,(3):112-116
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容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选择;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通过乡村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实现的,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是以牺牲农民和城乡分离为代价的。中国乡村现代化,应该从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式中寻求可资借鉴的精华,同时要抛弃其发展过程中的糟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的俄国整体上仍是一个前资本主义关系占主导的国家。按照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历史任务只能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而非进行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分析俄国的国情,而是事实上同民粹派一样,并不希望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起来。布尔什维克党人的一系列理论活动都是为了尽快在俄国消灭资本主义服务的,并最终通过暴力革命铲除俄国的资本主义幼芽,导致了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逆转。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挖掘,确立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可分离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包含的现代化内容,强调了实现现代化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目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辉煌,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的创造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张菊香 《兰州学刊》2007,1(1):73-75
占有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是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关键.落后国家必须发展自己特有的历史条件,并以西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为前提,才能占有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积极成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必将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新华 《理论界》2003,(4):11-12
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地位问题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理论认为现代化运动就是完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历史任务的社会变革运动,现代化历史任务的存在是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阶段存在的历史前提,这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源的经济思想承前启后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方向。他的蕴含着变易的哲学思想是他经济变革的理论依据; 他的“缓本急标”论是从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过渡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经济思想的津梁; 他率先提出的“师夷制夷”对外开放和发展新式工业特别是民营工业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追求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1.
也论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个必然的历史程序“重商主义”的出现和“商业”勃兴,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是中世纪社会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历史前奏,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中转历程。“它的存在及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就是历史的前提。”①西欧社会的“重商主义”思想发轫于“农本”经济社会内部,并且逐步获得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毛主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宏伟目标。“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极力反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制造了种种奇谈怪论。第一,他们把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同毛主席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指示对立起来,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全体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超越,逐渐形成了对共同富裕“是何义”“倚何成”“向何去”的创造性回答,并不断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理性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是一条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且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现代化探索,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格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运用这个概念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共产主义理论作出论证。在理论上,这个概念又和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有机地交溶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科学内容及其发展,对于我们探索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重大意义的。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中升到了首要地位。严峻的阶级斗争现实粉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粉刷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神话,也宣告了小资产阶级的和空想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破产。革命为新理论的诞生创造了前提,革命也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因此,科学地论证共产主义理论,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既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马克思当时从事理论创造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马尔库塞深度剖析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繁荣背后的一系列“单向度”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和历史暂时性进行研究。有必要以《单向度的人》为文本基础,通过理解单向度理论的内容并着重在现代性批判的视阈下剖析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进行独特的现代性批判,进而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发展、人本主义科技发展观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至关重要的。近三十年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以1950年为100,到1975年,美国为220,英国为188,联邦德国为293,法国为285,日本为828。①这些国家工业企业效率高、用人少,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对企业实行的管理方法合乎科学是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是《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一个隐性议题,具体呈现为农业工业化、农村社会关系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本质,农村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农民职业化则彰显了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向度及其资本限度。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农业工业化,农业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门,为资本所支配。要推动农业工业化,资本不仅需要变革原有的农村关系,建构一套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基础;而且需要通过对传统农民的改造,创造出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雇佣劳动者。这一过程既表现为资本剥夺农民的残酷血腥过程,也昭示着人类摆脱“人的依赖关系”迈向“物的依赖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农业农村农民更高形态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孕育过程。基于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18.
晚年陈独秀发展资本主义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年陈独秀思想趋于成熟和定型化,其中关于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尤为系统,主要包括关于资本主义阶段不可超越和资本主义是中国发展必经过程的思想;关于中国社会是“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理想实现路径选择的思想;关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与发展资本主义关系的思想等。我们应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野历史地予以考察和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时间概念,一般指社会历史从“古代”经“中世纪”到“现代”的历史进程,也是理论概念,表征人类与传统告别、进入科技革命推动的工业社会的实践过程;现代性多用于有关现代化的评价,一般指对于现代化过程中造就的现代社会根本特征与表现形态的哲学反思和理论概括,大致包括对社会结构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核心要素及其对新的文明秩序的追寻等共同内容,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不同,现代性又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特征。西方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本,因而西方现代社会展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是:生产方式全面“物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相对独立性、共同体与个体的撕裂。中国式现代化则开创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是:领导核心与人民主体的统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中国版本。  相似文献   

20.
一、绪论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是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其闻名于世的理论乃是将历史分为长、中、短时段三个层次,分别考察这些历史时段中的历史发展历程。他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并没有对资本主义的表面发展入手,而是从日常人的物质生活开始,进一步深入到市场经济的发生,然后对资本主义怎样和为什么在西欧萌芽、发展,商业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