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说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两者往往会因为各种问题碰撞爆发"星球大战"。但现在很多人都有了新追求——异性闺蜜。"异性闺蜜"到底是情感世界中的一味良药,还是深藏未露的定时炸弹?男人说——男人对于红颜知己的感情属于第四类情感,这种比爱情少一些,比友情多一些的情感让男性得到了更多层次的感情呵护。满足征服欲雄性气质十足的男性,对异性的追求属于天性。多一份异性对自己的贴心呵护,能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男人从性冲动至进入性高潮只需2~6分钟,而有人则需要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而且累得满头大汗.出现这种性高潮延迟,是不是不正常?  相似文献   

3.
“久别胜新婚’,相信两地分居或离家远行的夫妻都有类似的体验。由于分离而产生的性渴望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以超过平时数倍的强度或进度表现出来。但性兴奋的发展速度却不一样,总是男性快些,女性慢些。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即使没有做任何准备,也会有一泄为快的要求,这种现象符合男性的性欲具有主动性、进攻性的特点,也跟男性的性心理有关。当男女两个人遥遥相思之时,女性对异性的思念一般都偏重于情感,而男性对女性的思念常常伴有性内容。男性离家的日子越久,这种想象就越多,性欲望也就得到了不断积累,一旦两人见面,他们当然就能迅速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与异性有正常交往的人比不常与异性交往的人更成熟、智力更发达、身心更健康。西方心理学家对人的性度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女性度高,更富有创造力;女性的男性度高,智商也高。异性度高的人,说明他吸收了异性的长处,思维更加活跃。为什么不少人结婚后就变得成熟起来,就因为与异性朝夕相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对异性的好感并不意味着爱情,而是进入青春期以后性意识发展的结果。 进入青春期以后,性意识逐步发展,开始感到两性的差异。这时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不见了,出现男女同学之间有意回避,各自独立的现象,这是性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异性疏远期”。时间不久,这种闭锁心理就逐渐开放,出现有意识地了解对方心理秘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等新的心理现象。男  相似文献   

6.
种族婚姻(性)关系是殖民扩张以及内地开发过程中澳大利亚种族关系的重要内容.由于男女性别长期失调,自踏上澳洲开始,白人男性与土著妇女之间的婚姻(性)关系便以各种方式普遍发生.这种关系以白人男性追逐土著妇女为主,但土著妇女也曾主动接近白人男性.然而,在与土著的交往中,白人男性除寻求生理刺激而外,却很少担负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女性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和性爱绝缘了。但实际上,有些人到了50岁前后.还会有一股突如其来的性冲动。这种现象往往能维持3~6个月。据美国国立卫生院下属“性与健康”网站近日报道,这主要是围绝经期在折腾。  相似文献   

8.
青壮年时期,正是性发育旺盛期,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有的男青年在12岁以后就会产生性冲动和遗精现象,随后即可出现自我手淫。 手淫是自我发泄性的一种方法,据统计约95%以上的未婚男青年都有此行为。合理的手淫可以解除心理上的不  相似文献   

9.
有时,人们用“垂涎三尺”形容某些男性对异性的贪婪。这个词听起来有些不雅,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某些男性对异性“垂涎三尺”的说法确有科学根据。 据报道,芝加哥大学科学家对  相似文献   

10.
武光  李晓丹 《兰州学刊》2009,(7):165-167
《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颇受争议的,作者凯鲁亚克对于她们的刻画也远远不如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那样丰满和深入。如果细细品读,我们便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母性/天使形象和荡妇形象。由于《在路上》中与萨尔和迪安交往的女性总是不断地以轻浮、反叛、堕落的形象出现,人们便一概对其进行道德谴责,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误读。笔者认为,只有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解读她们。  相似文献   

11.
女子自卫术     
在男性面前,女人好像总是弱者,稍遭异性坏人的骚扰,便不知所措。其实,女同胞们应当明白:他们作贼心虚。所以,遇到不测,不要慌,更别怕,应当寻找机会自卫,然后再寻求帮助。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自卫方法,遇到麻烦时,您不妨一试。 当对方伸开双臂正面扑来搂抱你时,其两肋就暴露出来。此时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男性作家笔下出现了众多淳朴善良而伟大的乡村女性,她们因自身与知识、文明的疏离,以及历史积淀和个人经验积淀的影响,形成了难以释怀的知识分子情结.这种知识分子情结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对男性的爱情选择中,她们认同的是男权化了的价值尺度;在与男性相处的过程中,她们追求的是男尊女卑的男权观念;在对男权文化的认同与追求中,她们不自觉地迷失了自我.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作为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了人们对理性、独立性和自由的追求。当我们把这种追求与男性精神相比较时,会发现现代性与男性精神不谋而合!但另一方面,在现代性遭遇困境时,男性精神也随之面临困局。可以说,现代性蕴涵了男性精神的终结。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的女性得了慢性咽炎,在出现吞咽困难时,就会怀疑得了食管癌。有的因疲劳出现短暂头痛, 就担心脑子里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这种放大疾病的做法无疑给自己和家人增加许多烦恼,更为康复设置了重重障碍。有许多因“背负”着家族病史,害怕得冠心病的中年女性也越来越多。一旦出现心悸等不适症状,首先会往冠心病上靠。其实,由于雌激素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女性在绝经前得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远远低于男性。不少女性出现的心慌、气短、四肢无力等不适,与植物  相似文献   

15.
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好坏颇受食物因素的影响.含糖量高的食物对忧郁、紧张和易怒行为有缓解作用.这可能与人体内血管收缩素(5-羟色胺)的变化有关.当人吃碳水化合物后,这种血管收缩素便会在大脑中不断增加,人的精神状态则会变好.当情绪急躁时,吃些面食、稀粥、糕点、巧克力之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会立刻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6.
夫妻性生活中,双方相互触摸生殖器,尤其是男性对女性阴蒂的刺激,这究竟是爱抚还是手淫,是许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手淫通常是指以手刺激生殖器,引起性冲动,从而获得性满足的一种自慰性的性行为。如果按手  相似文献   

17.
翻开今年的日历,便会发现公历2月“闰”,农历甲申年二月之后还有一个“闰二月”,使得今年公历全年有366天,农历全年有13个月384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论古希腊人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凌 《学术研究》2007,(1):91-100
古希腊人的妇女观出自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公民,因此是古希腊男性对妇女的看法。至少从荷马时代开始,便形成了对女人的社会偏见。在古风时代,这种偏见发展为女人祸水论,妇女在男性知识分子眼中成了卑贱的工具。在古典时代,大众化的戏剧家和精英化的哲学家的作品中不时重复着男性中心论及与之相关的歧视、鄙视妇女的陈词滥调,表明它们不仅是流行的社会观念,而且是一种既定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语和德语中出现的性别歧视问题为切入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性别歧视现象在两种语言中的体现.通过分析,揭示出因男女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语言运用中表现出的种种明显性别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在汉、德两种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表现为男性为规范,女性为附属变体,在词汇运用的层面上,表现为男褒女贬,男先女后,男性泛化.本文还对在语言运用中出现性别歧视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川端康成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能是受其崇尚女性美的影响,读者往往更多关注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有意无意地忽视男性形象.当我们按照性别关系划分后来探析女性和男性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作家塑造他们的意图时便会发现,川端康成小说中男性形象有着共同的特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女性形象的陪衬、配角抑或道具,更是表现女性美的重要手段;他们具有惆怅的心境、充溢的空虚和孤独,是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