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上海事变超出了东北范围,但却与东北事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上海是中国的最大都市,是蒋介石统治下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日本占领上海,就可以压迫蒋介石正式承认日本兼并东北,并为日本征服全中国开辟第二个基地。上海又是国际帝国主义争夺的中心,美英利益所在。日本攻占上海,进可以在长江流域与美英抗衡,退可以讨价还价,胁迫美英放弃对东北方面的干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北洋军阀头目段祺瑞是继袁世凯之后的中国反动统治者,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在华代理人。然而,段祺瑞为什么要投靠日本,日本为什么要扶植段祺瑞,日段勾结的内幕、实质及其后果等问题,似有深入探讨、全面论述的必要,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略抒己见。一、日段勾结的背景和原委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以后的70年间,特别是战后以来,中日两国史学界关于该事变的研究,已经成为近代中日关系史中的“显学”。这些成果,就日本侵华方面而言,主要集中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及其对“满洲”政策之研究,以及对于一二八事变的一些研究。但对于九一八事变时期,日本在既定的“满洲”政策之外,酝酿与探索对华新政策,至今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日俄战争时期日美关系的研究现状.其次从美日远东政策、西奥多@罗斯福与日俄战争、日本宣传外交与美国、<桂太郎-塔夫脱协定>的评定四个方面阐析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分歧点.最后依据前两部分的分析得出结论日美均是赢家,真正的输家是沙俄.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侵华史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研究中不应回避“第二次币原外交”,正是它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打开了绿灯。南京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是长期一贯的,事变爆发后也无实质性的变化;推原祸始,“不抵抗主义”的倡导者是蒋介石,而不是张学良。南京政府当时的对日政策是一个整体,即“在军事上不抵抗,在外交上不屈服”,它的外交努力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6.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的对日政策不能一而论之,应该分成妥协与不抵抗两个层次来分析.妥协政策的推行是张学良正确分析客观局势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是对外交政策的一种运用,不能过分苛责.而采取完全放弃抵抗的极端形式,则是张在对日妥协思想的影响下,对时局中的有利方面理想性夸大的结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张的主观心理,受他本人经验、阅历的影响.不战而败的严重后果很大程度体现在精神上,它深深伤害了民众的民族感情,使张学良成为万众声讨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冷战宣告终结,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因此借助强化"日美同盟"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日美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未来的日美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矛盾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摩擦时有加剧,但双方将会尽力控制在不至于引起根本关系发生破裂的限度之内,协调与合作将是日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很快成为东方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逐渐取代欧洲帝国主义而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1927年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灭亡中国而称霸亚洲和世界的方针。(《田中奏折》)这个扩张计划,为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程所证明。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为了摆脱日本的控制,毅然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他对内进行"东北新建设",增强东北的实力,以抵制日本势力的入侵;在对日外交上,他设法限制或抵制日本在东北的权益,甚至公开实施对日抵制政策,并支持东北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张学良对日抵制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维护了国权,促进东北救亡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引起了日本的极大恐慌,日本以"中国官民共同排日"致使"满蒙危机"为借口之一,打造战争舆论,发动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1.
对日绝交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一直的呼声,国际联盟内关于中日战争讨论的进展是南京政府将对日绝交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的契机。中国驻国联代表团及伍朝枢曾对绝交利弊进行过仔细分析。驻日公使蒋作实公开反对对日绝交,蒋介石认为此时对日绝交显然是弊大于利,不愿实行。其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从“不抵抗,不交涉”,渐渐转向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们除了缅怀无数为反对法西斯而牺牲的烈士以及被法西斯势力杀害的无辜英灵,祝贺世界人民在伟大胜利以外,也千万不要忘记法西斯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更不要放松对当今世界上法西斯势力的警惕。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法西斯主义产生和泛滥的历史,有必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这是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商埠的。开埠伊始,列强蜂拥而至,竞相争夺各种权益。法国驻汉领事达伯瑞1863年7月露骨地说:“……倘若我在一月间没有到来的话,不会有一块租界留给法国商业了。我们勇猛的同盟者在等待中国给予特权之前,已取得了大部分——他们相信全世界都是属于他们的。倘若离开这一原则,他们就实行征服……。”他们侵占了长江航运权和海关行政权,强行执行值百抽五的海关税则和保证进出口商品在内地通行无阻的子口税制。洋商在领事裁判权和他们领事机构的庇护下,深入湖北各地从事经济掠夺活动,在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卅运动时期,美、英、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各自展开了弹精竭虑的外交活动。面对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他们不得不有针对性地调整对华外交策略,过去那种以武力和炮舰征服中国的旧殖民体系开始松动。该时期他们的对华政策是不一样的,异中有同,同中存异,总的趋势是由强硬走向怀柔,由合作转向分裂。  相似文献   

17.
五卅运动时期 ,美、英、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各自展开了殚精竭虑的外交活动。面对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 ,他们不得不有针对性地调整对华外交策略 ,过去那种以武力和炮舰征服中国的旧殖民体系开始松动。该时期他们的对华政策是不一样的 ,异中有同 ,同中存异 ,总的趋势是由强硬走向怀柔 ,由合作转向分裂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 70周年 ,在过去 70年的时间里 ,中外学者对这一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诸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 ,关于九一八历史的研究不仅在总结经验教训方面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就是在还历史本来面貌方面也存在着比其他历史事件更加严峻的分歧。尤其是近年来 ,日本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不惜违背道德良心 ,千方百计地歪曲历史 ,以达到欺骗世界、欺骗后代的险恶目的。这一现象本身说明 :(1)九一八历史的研究工作不仅仅具有学术意义 ,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政治现实意义。 (2 )九一八历史不仅仅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点 ,也是世界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不仅是民族的 ,也是国际的 ,而且它早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 (3)九一八历史已经在某些国家明显地被歪曲了。这就更增加了深入研究这段历史的必要性。本专题发表的 3篇文章 ,从总结历史教训的视角出发 ,系统地阐述了九一八历史对现实的启示 ,对于民族觉醒的呼唤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伴随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被称为"冷战活化石"的朝鲜半岛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围绕着半岛的统一问题及近来的导弹问题与核问题等半岛安全问题,朝鲜半岛危机不断.而素有"东北亚门户"之称的朝鲜半岛在地缘政治上又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使它成为大国关注与争夺的对象.作为对该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美国与日本对该地区分别有着各自的政策定位,通过比较两国政策的异同,可以发现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在稳定的同时,其内部冲突性的趋势却是无法抑制的,美日同盟最终要归于历史.  相似文献   

20.
伴随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被称为“冷战活化石”的朝鲜半岛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围绕着半岛的统一问题及近来的导弹问题与核问题等半岛安全问题,朝鲜半岛危机不断。而素有“东北亚门户”之称的朝鲜半岛在地缘政治上又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使它成为大国关注与争夺的对象。作为对该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美国与日本对该地区分别有着各自的政策定位,通过比较两国政策的异同,可以发现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在稳定的同时,其内部冲突性的趋势却是无法抑制的,美日同盟最终要归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