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初,面临新式人才缺乏的窘境,不得不采取"借才异域"的策略.此举对早期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种依赖外人的局面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从而给该局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轮船招商局逐步采取一些措施,才最终结束了"借才异域"的历史,实现了人才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租界警察作为租界的重要管理机构,是西方现代警察制度引入中国的一个窗口,是中外警察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连接点。租界警察在客观上为清末警政提供了一个范本,租界警察不仅对清末的警政思想和实践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影响了清末京师警察机构的建立。租界警察对清末警察建立的各种影响,既是中国传统治安模式接受西方现代警察制度的改造,也是当时西方国家体制对中国管理体制影响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清末言情小说上承明清世情小说,下启民初言情小说,是世纪之交小说体例与观念过渡的重要时期.清末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清末言情小说形成了"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这种主题模式虽然流行很短,但在近代小说转形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同时,它也为社会言情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海外的英文小说存在自我与"他者"的纠结。林语堂试图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构筑起一个乌托邦与异托邦二元世界,而他也正是在这个二元世界里,寻求着他的跨文化认同。文学文本中所建构的异托邦之所以能够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之一:一是本土文化心理;二是异域空间;三是异域和本土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认同危机。林语堂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美国)的个性化阐释,使得世界真正地了解了中国和西方。西方世界也正是通过他建构的异托邦世界,还原了"东方主义者"永远也没有表述清楚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教育是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导和实施的留学教育,以军政、船政、制造、矿学、铁路、电讯乃至公法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开创了近代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办学经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理论,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先河,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文教人才和外交人才,从而促进了我国军工民用企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和建设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末教育改革催生了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的成立带动了清末教育改革,山东大学堂和清末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兴学育人只能未雨绸缪,不能亡羊补牢;"科教兴国"要有上下一心的紧迫感和切实行动;公家办学"是为国家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学生上学"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相似文献   

8.
近代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是继幼童赴美之后的又一次借异邦以育才的举动,其延续时间长,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深远,在中国留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留欧教育的发展轨迹进行一些探寻和审视,以期能对我们当前的留学教育变革提供有益的思路。一、洋务派借异邦以育才的思想和留欧学生的派遣 19世纪70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主要目标的洋务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洋务派官僚们经常为新式人才匱乏问题所困扰,深深感受到人才缺乏的不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当时海军建设为契机,派遣留学生赴欧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拉开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肇端于西力东侵的民族危机,故中国问题始终不离"中西古今"四字。清末改革者的西方观和西方想象,构成了其现代化方案的蓝本。杨度的金铁主义揭示了双面西方的本质:文明与帝国的两面神。一面是自由民主的文明的国家秩序,一面是弱肉强食的野蛮的帝国主义国际秩序。西方是一个内部公理与外部强权的二元世界。古老中国的"天下"体系遇到西方殖民秩序的挑战,现代世界是经济与军事竞争的民族国家的世界,无富国强兵则国无以自存。而现代文明又以自由民主与工业化为基础,它是由专制而立宪、由农业而工业大转型的产物。金铁主义全面回应了西方文明的挑战:内政实行自由主义的宪政转型,顺应世界现代化的文明潮流;外交以富国强兵而提升国力,争存于强权主义的野蛮世界。杨度的金铁主义熔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于一炉,其西方观代表了清末立宪派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和现代世界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才教育,人才教育依赖经典教育,而经典是人文精神的宝库,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遗产,只有继承传统文化宝藏,才有可能发展民族文化。通过对西方国家经典教育历程的调查,发现西方各国对经典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加重视,经典教育向各类各级教育蔓延,其内容也更加广阔。经典的意义是超越时空的,其对人类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是永恒的,人文精神和人类的完善和发展将是大学教育的主题。西方国家对传统经典的教育活动对我国的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金发诗歌借用西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书写诗人对异域生存的理解.在异域,李金发时时感到自己是一个无根的异乡人,从而在现实中自贬身份、自抑情感,在诗学策略上,则以沉郁为情感底色,并撷取大量"丑恶"的意象来表现.这就是李金发诗歌所体现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成为了我们时代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建设中的利己与利他的矛盾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还没有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路径.通过对"斯密难题"的研究,借"斯密之手",在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的同时,又要提倡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条社会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的"颜色革命"的发生与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的政治选择息息相关,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此进行"民主"渗透的结果。实际上,"颜色革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所谓民主政治全球化的有力武器,在这里,"权力"与"利益"才是西方国家实施革命的真实意图。由于独联体各国均面临着"革命"的威胁。对此,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正确认识民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郭锐  王箫轲 《国际论坛》2011,(2):65-70,81
海洋安全在韩国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对其"近海防御"为主的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海军军备发展更加注重"远洋作战"需求,并在"自主海防"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迅速成长为地区性海军强国,但也表现出统筹规划不足、结构不均衡、对外依赖过多等缺陷。韩国不断扩充海军军备并持续强化美韩军事同盟,对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消极影响,也使中韩海洋权益争端面临着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系统而全面。他在举办洋务的实践中深感新式人才的缺乏,于是产生了“借才异域”的思想;他主张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外聘人才进行询访和考察,以确保外聘人才的质量;为了吸引外籍人才的到来,他力主实行“重金聘请”的政策。他对受聘洋员及其母国趁机干涉内政的行为持警惕和抵制的态度,坚持聘用洋员问题上的“权操自我”。他认为聘用洋员只是权宜之计,而培养华人才是经久之道;他主张给予成绩突出的受聘洋员以恰当的奖赏,以调动其在华致力的积极性。当然,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英雌"女学生,既是一种女性符号,也是清末语境下的民族国家想象的重要符码。清末小说中的"英雌"女学生,一方面在才与志、言与行以及情爱观念层面表现出迥异于传统女性的现代品质,凸显出女性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其高大有余、真实不足的完美形象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新小说家们在想象这一类人物时的时代焦虑感和这一时期女权启蒙的急功近利性。清末小说中的"英雌"女学生书写,实际上是"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一种共名化想象,是"民族主义"话语对女权启蒙强势覆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代舆论监督的兴起与言论出版自由权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现代法律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过社会舆论来影响国家权力运作的舆论监督体制。随着在华外报的发展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国人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清末民初,"言禁"、"报禁"逐渐取消,言论出版自由权得到了初步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监狱改良思潮的兴起,以新式模范监狱建设为目标的监狱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清政府的议事日程.规范的监狱管理以及监狱管理人才的培养,使清政府的监狱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近代西方监狱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监狱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监狱改革的执行缺乏力度以及传统监狱观念的影响,清末的监狱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9.
清末法制变革是在清末立宪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清末宪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体系的重构、司法独立精神的彰显和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是法制改革的创新。宪政的本质是法治,虽然法制改革尚不是民主宪政,但它却是宪政制度和现代民主国家建立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清末法制改革具有很强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面对这个态势,我们顺应潮流,乘势而上,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