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消费:世纪之交人类共同面临的战略性研究课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可持续消费是人类为摆脱资源危机、生态失衡危机和人类自身生存危机而提出的旨在使当代人及其子利、后代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世纪性命题;可持续消费这一范畴与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一种既符合代际公正原则又符合代内公正原则的保证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消费;深入研究可持续消费,有利于转换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促成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理论界要在可持续消费命题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持久战”思想,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好四个结合,在研究内容上要突破五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假设市场评价法,调研了日照市150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基于调研资料,建立起Logit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可持续农产品;价格对消费者消费可持续农产品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方向为负;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则显著且正向影响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 ,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4.
消费模式的变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 ,出现了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的现象 ,给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该模式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我国推行此消费模式 ,需要积极宣传可持续消费观 ,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 ;建立新的消费价值观 ;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研究和开发更多的可持续性产品 ;健全各种法律、制度和体系 ;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传统消费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刺激新一轮生产开始的可持续消费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们关注。构建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论可持续消费及其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消费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消费需要的资源的前提下的消费。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最普遍、最广泛的取向性行为。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建立可持续消费指标体系子系统,该子系统应包括消费水平指标、消费结构指标、消费环境指标、消费质量指标、消费效益指标几大板块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题,倡导绿色消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否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取决于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态度和产品环境性能认知。调查消费者"环境标志"的基本认知、"环境标志"的深入了解、产品"环境信息"与产品环境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等情况并从年龄、性别、学历三个角度为切入点调查研究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态度和消费理念可知,要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态度和产品环境性能认知,应从加强对"环境标志"的宣传普及、建立产品环境信息咨询平台、规范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置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两个方面.本文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民族旅游消费的一般社会学方法原则出发,对当前贵州民族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诸如鼓励"一次性消费"、消费过度、消费不足(低层次、浅表化)、消费环境"失范"(市场、消费者行为)等不可持续问题加以简单的探讨.这对于加快和促进我国民族旅游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业文明消费模式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有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支撑。传统的工业文明消费模式不顾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在消费方式上,是一种挥霍型消费,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消费性质上,属于不公平消费,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在消费结构上,片面追求物质消费,而相对忽视精神消费,不利于人类身心全面发展。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迫切要求工业文明消费模式向可持续消费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传统消费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经开始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与深化,该模式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消费"可持续性"与"发展性"的双赢,就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可持续消费是人类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两个部分。本文尝试从消费社会学视角探讨了转型期中国建构可持续消费文化的条件及其社会文化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化消费者社会责任,并不是说现今消费者权利已得到充分实现,也不是说已无保护必要。相反,在生态经济时代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需要转向可持续消费保护。确立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既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前提,也是真正实现消费者权利的出路。政府应完善传统的行政监管制度,积极建构新型的支援行政制度以及消费者教育制度,以确保消费者获得充分、全面的消费信息;否则让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结果只会恶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最终让消费者责任沦为政府不作为的借口和经营者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13.
在"三生"(生态、生产、生活)同构的人与自然的循环圈中建立国际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结构的理论新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命题.本文把国际旅游消费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接起来进行探索并作跟踪研究,试图将国际可持续旅游消费发展问题提升到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重点探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一)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对关系;(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元机理;(三)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核算机制;(四)可持续旅游消费与相关因素的关联互动;(五)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消费伦理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是造成人类当前面临空前发展危机的重要原因。人类若想改变现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现有的消费模式,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可持续消费的核心理念包括适度、绿色、健康、公平、文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可持续消费现实运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人们对传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可持续消费逐渐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实施可持续消费,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信任对 CSA 经济的可持续至关重要。 文章基于信任建立过程和信任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通过单案例的研究方法探讨如何构建社区支持农业中的消费者信任。 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的建立分为初始信任与持续信任两个阶段。 在潜在消费者的初始信任阶段,直接或间接关系、公开的信息、农 场主特征和消费体验会引发消费者的计算过程、转移过程、预测过程、意图过程和能力过程而建立消费 者初始信任。 在会员的持续信任阶段,用户体验和社会联系会引发消费者的预测过程和意图过程而维 持会员对农场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选择.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促使消费者消费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消费的必然要求.实行低碳消费,坚持适度、可持续、和谐等生态伦理原则,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合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文件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消费的观念逐渐形成,而且必将成为21世纪消费模式的主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方式进行研究,构建和实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消费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可持续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将引领21世纪全球消费模式。绿色消费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哲学观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消费观念提出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来规范消费者的行为.然而,作为分散决策的行为主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考虑的往往是在消费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消费行为成本最小化;在消费成本(付费)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消费收益最大化.可持续消费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消费成本,而收益却难以即时和完全地获得.所以,消费者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并没有可持续消费的持久意愿.因而,政府必须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推进可持续消费这一社会理性,并使之成为消费者的个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