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包光潜 《领导文萃》2007,(11):31-33
“这个月怎么扣了一百五十块钱?” 到财会室一问,会计说:“你不知道啊,大家都扣了。有一百五的,还有二百的。” 我问:“为什么?怎么不通知一声呢?” 会计告诉我,今年我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山洪水灾,每个公职人员都要捐款。  相似文献   

2.
私访     
《领导文萃》2007,(4):119-119
一天.布什到伊拉克私访,在村头看见一家磨坊里一头毛驴在拉磨,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铛。布什好奇地问磨坊主:“老乡,你为什么要在毛驴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呢?”磨坊主说:“万一我打瞌睡了,毛驴也不走了,铃铛就不响了。我听不到铃声。就知道毛驴偷懒了。”布什说:“要是毛驴在原地不动,光摇头,既不干活.又能使你听到铃声,那怎么办呢?”磨坊主愣了一下说:“哎呀,先生,我哪能买到像您这样聪明的毛驴啊!”  相似文献   

3.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当时美国社会很看中门第,林肯竞选前在参议院演说,一位参议员说:“在你演讲前,你要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么好。”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10,(15):146-146
职业选择 面试中.考官问女考生:“为什么你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考生说:“我小时候曾立志长大后要当伟人;念中学时,我觉得做伟人太辛苦了,便将志向改为做伟人的妻子;但现在。我知道我能做伟人妻子的机会实在渺茫,所以我又改变主意,决定做伟人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6.
筱陈 《领导文萃》2011,(14):128-129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巷口修车的大爷与一位教授聊天时,面带微笑地说,我比你幸福。教授不惑地问“为什么”?大爷说,你虽然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富有才华,但他们都不在你的身边。我的孩子在常人的眼里都不成器,女儿在巷口开个小卖部,  相似文献   

7.
周正 《领导文萃》2009,(3):46-50
少决策—转移矛盾 组织的决策应该由谁来做?好多人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管理者。康熙90%的决策是他的手下帮他做的,所以康熙能做60年皇帝。康熙总是这样,有人说出了一件事情,他就说:“嗯,我知道了。”那人又问:“皇上您说怎么办?”康熙反问:“你说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讲者,才能获得成功。林肯曾说:“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因此,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做演讲准备,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要弄明白你的听众是谁。明白与听众之间的关系是获得演讲预期效果的关键。面对未知的、陌生的人与事,人们难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如果你对听众一无所知,那么在你的脑海中,作为听众的“他”可能就是个充满敌意地评头论足、对你的表现会产生种种不满的家伙,而不是你所信任的伙伴。因为你不知道听众为什么来听你演讲,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水平和…  相似文献   

9.
转化     
一次某议员碰到总统林肯,对他对敌人的态度表示强烈不满:“你为什么要试图跟他们做朋友呢?你应当试图去消灭他们。”“我难道不是消灭敌人吗?”林肯温和地说,“当我使他们变成朋友的时候。”图/韦尔乔文/王玉北转化@王玉北  相似文献   

10.
玲珑小国     
囚徒说:“我们国家这么小,人人都认识,我逃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不逃到外国去呢?”囚徒说:“你这个人,世界上哪个国家比我们好?”  相似文献   

11.
有"市"无恐     
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湖南代表、私营企业家梁稳根自认为在电力设备制造上有优势,想让总理知道自己的远大抱负,话说得有点过头。朱总理问他:“你现在做了多大的电力设备?”“我们还没有做。”朱总理“在行”地说:“我肯定你做不出来,因为全国能做60万千瓦(电力设备)的已经有3家了,设备都过剩,你到哪里去找市场呀?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观察市场。”也许正是朱总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避免了一位私营企业家的决策失误。对市场应冷静观察,不能浮躁和意气用事。有些商企界人士为常规思维模式所禁锢,习惯于“拿着帽子找头戴”…  相似文献   

12.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便立即知道那里所有的人都会向你行注目礼,感觉是不是很好?当你走进某人的办公室,便能肯定对方将面带愉悦的笑容,然后伸手按下对讲机上的键,对秘书说:“我暂时不接听电话。”此时你的感觉是不是妙不可言?在一次大会上,当与会者为某个议题争论不休时,你说了一句:“我是这样认为的:……”整个会议室立即鸦雀无声。你当时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林肯发现内阁阁员之间也和军中一样有纷争和猜忌存在。 几乎每一位内阁阁员都自以为比林肯优秀。 他们认为粗鲁、笨拙、爱说笑、要当  相似文献   

14.
曾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座古代神像,一张脸面向未来,一张脸面向过去,庄严肃穆,受人膜拜。有一天,一位过路者不解其意,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你如此受人膜拜呢?”神像不屑地说:“你连这都不懂啊!我只有一直向前看,才能规划未来;我只有一直向后看,才能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一张脸向前看,一张脸朝后看,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15.
文稿工作为什么这么难 大家都说:搞文稿工作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人不一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还是因为这项工作所具有的挑战性、艰巨性和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高门槛所决定的。简单归纳一下,我认为有这样几大难: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09,(11):145-145
有人问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 他说:“早年,我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我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  相似文献   

17.
陈志云 《领导文萃》2008,(17):123-127
一个老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接着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老和尚继续问:“你继续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小和尚冥思苦想,翻来覆去地说:“一、手指、食指。”老和尚火了,一刀把小和尚的食指砍掉了。这下好了.小和尚再也没有东西可以执著地就事论事了。这时,老和尚又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现在该知道这是什么了吧?”  相似文献   

18.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调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7’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这段故事是说:杨震荐拔的荆州秀才王密当了昌邑县县令。杨震路过昌邑,王赛前去谒见。到晚上,他带了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但你却并不了解老朋友啊。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晚上,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峨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差惭工也带着黄金走了。“…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们公司的对外电话,你要打最好用手机。”在留下自己的办公电话时,日照市岚山港务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荆小姐这样说。这让记者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手机呢?难道港务公司的办公电话只能接手机?荆小姐的解释让记者更加困惑了。她说:“因为你们电话的区号是010,010开头的电话我们一般不接。”  相似文献   

20.
我是杨淼琴,一名初入教坛的90后英语教师。
  说到90后,大家几乎都能想到这样的字眼:不靠谱!脑残!那当你知道孩子的老师就是90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新生报到那天,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老师你今年多大啊?”“二十三。”“啊?90后啊?妹儿,我的对你的要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