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他的“狂欢化”理论也具有这些特点。他的“死亡”艺术观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英雄(神)之死、平凡的悲剧性人物之死和怪诞人物之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拉伯雷研究>一书中渗透着巴赫金的狂欢诗学思想.坎坷的边缘人生活是巴赫金狂欢诗学得以生成的特殊土壤与现实基础.于这一背景下考察两种生活、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的二元对立,进而阐释狂欢诗学之边缘品性.最后,在理性诗学与狂欢诗学的对立发展过程中,中心与边缘谋求共存、对话,此为巴赫金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3.
哈代小说立足于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从人本主义出发,以纵情的广场表演、滑稽的广场人物和粗放的广场语言建构了激情的广场狂欢,体现了狂欢化解构等级秩序、颠覆官方宗教、消解权威制度的精神内核,反映了世俗文化反他者化和去边缘化的倾向,是威塞克斯社会底层民众以自己的民间方式向世界发出的强音.  相似文献   

4.
用巴赫金的狂欢诗学来审视明清时期的小说,明代由于哲学领域中心学平民化和通俗化的影响,小说叙事的狂欢化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基本品格。从分析《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几部作品入手,揭示了文学狂欢化的演进过程。明清小说叙事渐渐摆脱历史理性的约束,通过作家思维的狂欢化、小说体裁的狂欢、作品世界的狂欢,把小说叙事推向了古典文学的巅峰。借助狂欢化诗学,找到了另一个重新审视明清小说叙事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着重分析剧中狂欢化表现的三个方面,即狂欢式广场文化、狂欢式的双重性和狂欢式的笑。从狂欢视角分析得出,狂欢节的潮流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剧中狂欢化的解读,更是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赋予该剧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富有狂欢色彩的小说之一,作者主要以卖妻、酒宴、庭审和讦奸四次狂欢广场为基础,借助三类人物的特殊文学功能,通过对主要人物进行反复脱冕与加冕的狂欢化艺术手法,展示了主人公迈克·亨察德起伏跌宕的悲剧人生,深刻揭示了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人生哲理.狂欢化不仅是反映作者人生观的途径,更是诠释主人公人生沉浮的叙事手段,亨察德在屡次狂欢中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7.
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系列人物,揭示他们身上所蕴涵的狂欢化精神。这部小说的情节主要发生在各式各样的聚会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香槟和音乐的刺激下全然忘却了其本来的身份和等级,恣意享乐,尽情表演。他们可以视为狂欢化文学中的骗子、小丑和傻瓜,站在现实的边缘,代表着一种反面的智慧、反面的真理。这些狂欢化人物群像从特殊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享乐至上、精神空虚的道德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俄国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元代散曲名家睢景臣的作品《高祖还乡》,认为作者以戏谑的手法将庄严盛大的皇帝出巡仪式演化为一出混乱、粗鄙的民间闹剧,以狂欢化手法———降格、狂欢化人物———乡野村夫、狂欢化的笑构筑了一个戏谑的、笑闹的、众声嘈杂的狂欢世界,而在这狂欢景观之后隐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清醒把握。这才是景臣“新奇“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爵士时代的美国和十七世纪的欧洲有着相似之处 ,社会以纵情享乐、腐化堕落为时尚 ,整个民族处于一种躁动、亢奋的状态之中。《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着一种在精神层面上的相通 ,是一部浸润着强烈的狂欢化氛围的小说。在这一氛围中 ,人物的命运和面目在现实和狂欢世界中起伏跌宕 ,社会现实在喧哗躁动中尽显无疑。本文试图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重新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位着墨不多 ,但十分重要的人物威尔逊太太 ,希望通过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言行举止和对推动情节所起的作用来揭示她身上所蕴涵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狂欢化是由俄国学者巴赫金提出的诗学理论,着重揭示了文学作品中的“狂欢节”元素的文化诗学意义。在索洛古勃的《卑劣的小鬼》中蕴含着丰富的狂欢化的元素,作者用“狂欢化”的外在事象表现了人类的种种丑行和人性中深藏的恶,剖析了人性中存在的缺点。整部作品中充满了黑暗与绝望,但是却在“狂欢化”的特殊处理下透出难以遮掩的荒诞可笑的气息。探讨作品中的狂欢化元素对剖析作品的思想旨趣、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理解巴赫金的小说诗学理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元代蒙古族统治时期一度废除科举制度,使汉族知识分子失去跻身仕途的机会,但也使官方意识形态对文人的束缚相对松弛。在这种文化语境下,散曲不再是庄重、严肃、高雅的载道工具,而成为文人嬉戏人生、狂欢民间的一种娱乐方式。本文分析了元代散曲从语言风格到思想内容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狂欢化色彩,指出狂欢化是元代文人置身民间俗文化和笑文化中的狂欢式世界感受,并对元代散曲狂欢化艺术精神衰败的时代原因,以及东方狂欢文化与西方狂欢文化的不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节庆民俗中的狂欢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欢”现象经历了从欧洲民间狂欢节到狂欢化文学,从狂欢化文学到狂欢文化,又从狂欢文化到旅游狂欢文化开发的传播与演变过程。节庆狂欢文化在当前中国旅游业界倍受青睐,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各地纷纷不约而同地策划、举办各种名目的狂欢节,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相当可观。中国不少节庆民俗包含着同西方狂欢节类似的“狂欢式”,已经成为近年来文化旅游开发的新亮点,是很值得研究的现象。中国节日民俗中的狂欢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利用狂欢文化应当遵循七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为了重新解读“三言”中的爱欲小说,以及把握这类小说创作和接受的深层动机,综合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而对其艺术成就和效果做出新的判断。认为“三言”中的爱欲小说,是市民阶层创作的满足市民娱乐要求的消闲之作,作品中主人公爱欲实现的历程,是边缘人物发挥作用的过程,市民阶级作为边缘生存者,把说“话”和听“话”当作自己的狂欢节来对待,他们在这个节日里追求的是一种狂欢体验。  相似文献   

14.
狂欢化是巴赫金研究拉伯雷小说时提出的概念,在中世纪享有盛名的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中也融入狂欢性因素。笔者将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作品中狂欢化人物的加冕与脱冕,以及“喜剧性”的狂欢化因素等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与读者达成成功解构了骑士小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戏剧中的题材、语言、人物形象和场景都充满了狂欢化色彩。探析人物戏剧活动的狂欢式场景,揭示《威尼斯商人》中颠覆与重建的主题,可以管窥作者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对自由、平等、仁爱的狂欢式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框架下,以狂欢化人物和狂欢化精神为切入点,看奥康纳如何凭借亦庄亦谐的笔墨将作品中怪诞的人物置于喧闹的狂欢节舞台.在其建构的狂欢空间里充斥着小丑的诡笑、骗子的诡计、傻瓜的愚笨、国王王后的伪善与脱冕后的失落,由此使奥氏文本成为杂糅了诸多边缘化话语的复调式辩论,并呈现出颠覆性、双重性以及对话性的狂欢特质.通过这种含混的颠覆策略,奥康纳挑战了南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并最终达到颠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狂欢化”是巴赫金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文化及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释的一种文化与文学理论。在中周小说界经历多种“现代性”探索与实验后却仍然迷茫于“不知路在何方”之时,狂欢化理论为小说创作指点了“后现代”之路。韩寒的《光荣日》是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狂欢化叙事特征的小说,主要表现为空间戏仿化、人物边缘化、情节双声化和语言粗鄙化。  相似文献   

18.
在苏童小说《米》中,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狂欢化品质"成为了这部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富有"狂欢化"色彩,而且在人物塑造以及叙述语言与策略上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文学是继网络文学之后诞生的一种新媒体文学样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与解构了文学、文化精英们的"崇高"文化权威与文化中心地位,形成了一场全民广泛参与的文化狂欢庆典。以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考察手机短信文学,不难发现狂欢节所具有的特征正好印证了手机短信文学民间性、宣泄性、无等级性以及颠覆性等鲜明特点,这也说明了当代手机短信文学其实是产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的一场话语狂欢。  相似文献   

20.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尤利西斯》,从人物、语言、时空体三个方面来分析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狂欢化特点。乔伊斯对都柏林瘫痪现实的讽刺和对爱尔兰民族的反思都隐藏在《尤利西斯》狂欢式的表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