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幅”是一个很常用的量词,在现代汉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幅”的解释是:“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文章就“幅”的本义入手,充分结合“幅”从古至今的例证,对其义项发展和搭配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在分析“幅”的认知语义的基础上对其认知功能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2.
周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99-103
语法学界对动量词"遍"遍指义的概括存在简单化倾向,通过对"遍"的遍指义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四类:对象性周遍、过程性周遍、伴随性周遍和转指性周遍。本文还对各遍指义对动词的语义选择以及遍指范畴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一起"的义项和语法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一起 VP”是三个形式的表层合一,因“一起”具有三个义项而致。这三个义项由具体到抽象分别是:(1)同一处所,(2)同一时间,(3)共同(表示动作本身或属性等的共同性)。三个义项的核心是:“一起”所关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具有共同性。江淮官话表达这三个义项分别选用不同的词(①一块、一堆;②一阵;③共同),可以进一步从一个侧面证明本文对“一起”义项所作的解析。进一步分解“一起”的义项、分析“一起”相应的语法功能,还有助于我们解释相关的一些语法和语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系统,即空间方位系统、空间形状系统和空间位置系统。本文将对俄汉语空间关系系统进行全面的认知语义描写.以求从中窥见空间认知的特点和机制,以及不同民族在空间认知中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6.
"甚至"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84-90
"甚至"是连接词、短语或小句的连词,一般认为是"强调突出的事例/这一项/项/更进一层"等.发现"甚至"的作用是立体的句法上有衔接功能,语义上有强调功能,语用上有聚焦功能."甚至"本来是一个短语,后凝固为副词,经词汇意义虚化,由副词又发展为主要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其语用意义日渐突出.这一过程是在宋代萌芽,明代加快,清代中后期完成. 相似文献
7.
8.
存现句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存现句主要是有无句、某处存在某物某物在某处的句子,而广义存现句则还包括某处存在、出现、消失某物的动态句,它们常常表现为某物在某处V着或某物V在某处的格式。本文以含动词发生的单句(以下称为发生句)为例,首先判断它是否属于广义存现句,进而对其句法语义进行剖析,并从认知的角度对发生句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穷尽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中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结构、语义等方面对《金瓶梅词话》中表示"给予"义的"与"构成的句子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以较全面地揭示其内在规律。这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语法面貌的系统描写和解释,而且也有助于对现代汉语双宾句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词语的多功能性和多义性是长期语言交际中形成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者如果不能把握词语复杂的功能和意义关系就不能有效地学习;词典编者不理清这些关系就不能很好地释义.本文从认知语义的演变人手,探讨语词多功能性和多义性形成的机制与词类和义项划分之间的关系,以便词典编者和语言学习者能更有效地进行语词释义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1.
悖论研究是当代逻辑哲学与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逻辑悖论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迄今为止国内外各种悖论学说层出不穷,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图消解悖论,但仍未有公认的成熟定论.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将语义悖论的产生与人类固有的思维矛盾相联系,或可为语义悖论的消解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审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方法 ,澄清了恩格斯的哲学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 ,消解了由传统教科书理解框架“反注”恩格斯所造成的逻辑语义冲突 ,并据此讨论了“马恩对立说”的主要论据 ,从新的视角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根本上的一致性。本文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恩格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到底是C家好还是N家棒?这样的话题从胶片相机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到了数码时代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DX格式和全幅CMOS到底该选谁?面对一款款接踵而来的专业数码单反,这样的选择必须谨慎再谨慎。毕竟不同于入门级单反的小打小闹,在数万元的花费,自然要比较一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理论作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另类一直受到关注。它与传统科学模式间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解读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需要对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结构给予充分的关注。生物学特有的理论结构所表现出的多元语境与语义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生物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应当重视语义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对理论本身进行语义分解并研究其中的语义关联问题,从而理解生物学模式作为一种不同于理化科学的特殊科学解释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克拉克教授提出一个处理英语中非连续量词的方案。在其论文中他获得以下成果:(1)把多复合量词(polyadic quantifier)“every…a different…”当作类似“more…than…”那样的非连续量词;(2)在兰贝克后承演算(Lambek Sequent Calculus)的基础上,对涉及上述量词的句子进行了形式语义学所要求的组合分析。考虑到表述的严格性,我们对克拉克教授的处理方案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进:首先,对非连续量词的后续部分也指派λ-词项和范畴值,这样可以在由若干λ-词项和范畴的序对形成的上下文中避免出现作为自然语言词条身份的非连续量词的后续部分。其次,采用兰贝克后承演算的自然演绎表述,增加对非连续量词的各个部分进行叠置合成的规则,这样使有关的组合分析更加严格。最后,增加刻画所谓结构性质的规则,直观地显示出关于复合量词语句的类型-逻辑推演结果的非连续来源。 相似文献
16.
义项精准与例证恰当是编著字典辞书的基本原则,但因编著者和词义特性及相关文献的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历代辞书皆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照不同辞书,不难发现各家对某些词语的义项关系及其例证的认识存在不少分歧,甚至互相矛盾的现象。以"眇"为典型,通过对不同辞书中"眇"例证问题的解析和借助认知语言学对其义项关系的厘清,探讨辞书中此类问题的形成原因:对义项的关系认识不明;将据形分析的结果直接植入语境;词义的历史性及模糊性的影响以及占有文献不够充分等。 相似文献
17.
18.
汉字"和"属于多音多义字,其"和谐"义项的词语在当今汉语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是中国和文化意识的一种反映.本文从三个方面试就其"和谐"义项的有关词语之运用与文化成因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19.
"语义方阵".或称"符号学矩阵",是法国学者格雷马斯对叙事学理论的重大贡献.我们认为,格雷马斯实际上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语义方阵":第一种类型的"语义方阵",由于其强调语义之间的对立.可称其为"X型语义方阵";第二种类型的"语义方阵",由于其强调语义之间的综合,可称其为"O型语义方阵".弗·杰姆逊在北大演讲时,对<聊斋志异·鸲鹆>的"语义方阵"分析存在问题,国内学术界也存在种种对"语义方阵"的误用. 相似文献
20.
"语义语法"说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邵敬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100-106
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研究理论框架"语义语法",即继承以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主张以语义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文章就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形成、内涵以及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