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驰 《人生与伴侣》2009,(11):22-24
2009年3月3日下午,过往于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的人们发现。在麦乐迪的外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宣传海报。红彤彤的一片占满了半个楼层。海报上,是久违了的创作型音乐评书歌手雪村。而雪村的身边,还有一位喜气洋洋的漂亮姑娘。这一天,是雪村携手新婚妻子俞晴为他们的新歌《庆功酒》和《美女财富到你家》做的无线首发。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6,(7)
我们总是能听到诸如此类的财富故事: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青年小贝里·戈迪,花了600美元注册了一家唱片公司,他为这家公司取名"摩城",在随后的30年,这家公司成了美国乃至全世界黑人音乐潮流的风向标,他创造的价值完全可以和他公司所在地底特律汽车业创造的价值相媲美。70年代,23岁的英国青年理查德·布兰森带着他公司的一位艺人的唱片到美国寻求合作,当他走进大西洋唱片公司的办公室,他希望那个叫阿特曼·厄特冈的老板能以15万美元把这张唱片的版权买走,结果,厄特冈出了100万美元。或者,在我们跟前也有类似的故事:雪村带着他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走进一家办公室,他希望这张唱片能卖掉6万块钱,然后回家开个小饭馆。结果老板给  相似文献   

3.
越声 《华人时刊》2006,(9):66-69
从几年前的雪村,到去年的杨臣刚、唐磊,《东北人不是活雷锋》、《老鼠爱大米》、《丁香花》等网络歌曲都是突然之间就红遍大江南北,造就了只有网络新时代才有的神话。由此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网络音乐制作人才。一首《老鼠爱大米》的网络歌曲月下载量超过600万次,创造了千余万元的收入,这是那些传统做唱片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透过这个惊人的数字,“草根智慧”的数字音乐开始进入主流音乐从业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的音乐是音乐史上第一个以人类命运和历史的终极关怀作为主题的美学巨制。贝多芬用音乐语言说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先进的人们心中最深刻的忧思 ,他最自觉、最清醒地选择了反抗旧秩序、争取自由和平等、弘扬人性、捍卫人格的独立与尊严这一历史理念 ,创造了表现这种哲理性主题的完备和深刻的音乐形式 ,使音乐的表达力达到哲学的高度 ,使音乐在思想深度上与其它文化形式并驾齐驱而无逊色 ,这使他的作品成为严肃音乐的典范 ,他本人也成为独步古今的“乐圣”。  相似文献   

5.
慕容雪村的网络都市小说中充满着现实的关照,主要体现在欲望书写的真实以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慕容雪村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网络作家,对崇尚物欲和人欲的现实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并结合小说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对消费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本文试图对慕容雪村的网络都市小说进行解读,挖掘出小说中蕴含的现实精神.  相似文献   

6.
不是害虫,但也不是益鸟,只是一个心中狐疑的家伙。今年5月,慕容雪村在微博上发布公开信.斥责盛大文学不按期支付版权费。而在此之前的3月15日.他和贾平  相似文献   

7.
诗歌和音乐本来就是一对孪生的姐妹。我国的诗,更是从诞生那天起,就和音乐相伴随。据说大禹巡行南方的时候,涂山之女爱上了他,然而大禹却未能体察这怨女的心情。于是涂山之女便命自己的侍妾在涂山的南面守候大禹。侍妾还代女主人唱了一首歌,来表达主人的倾慕之情。这首歌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四字之中,只有头两个字有意义,后两个字只不过是由感慨而生  相似文献   

8.
走进卞留念宽大的音乐制作工作室,一阵音乐声远远地传来。他从钢琴旁站起身来,迎接我们的到来。这是一个手指修长的男人,他脸色苍白,让人想起了肖邦。我们坐在他的钢琴旁聊天。他最近正在为中央台赶制音乐节目。他身后的音乐制作房在我看来,更像一个音乐加工厂,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就从这里诞生。而眼前这个苍白的男人,在我看来,便是这个音乐加工厂的厂长。大多数厂长在为苦役般的生意疲于奔命时,卞留念却说,做音乐厂长却是一件莫大的享受。他置身在音乐的王国里,常常忘却了人闻的烦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他最好的情人。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爱因斯坦的终身爱好。在音乐和科学这两种不同的事物中,爱因斯坦感受到了它们共同的气息:音乐的和谐与他追求的科学的和谐共鸣;音乐的特征与他追求的科学创作特征也产生了深深共鸣。  相似文献   

10.
戴望舒在写出《雨巷》以后,开始了对新诗音乐性的背叛,因为现代新诗格律要求严重束缚了现代人的情感表达,他主张诗歌“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然而他的诗歌创作并没有抛弃音乐性,他将外在的音乐消解转化成内在的音乐精神,体现出戴望舒对新诗音乐性的现代性追求,为新诗发展树立了新的界碑.  相似文献   

11.
巴赫的音乐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巴赫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是全球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也最高的双小提琴曲目,其手法重在炫耀主奏乐器独特的演奏技巧和华丽的装饰音,深刻体现了巴洛克音乐那种富于装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顾永健是一位90后大男孩.步入社会仅4年的他,却有着多重身份——上班族、音乐教师、鼓手.小顾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工作日白天上班,晚上在家中练鼓;周六上午学架子鼓,下午学非洲鼓,晚上排练;周日教小学生打鼓……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打鼓这件事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鼓"痴".然而,付出必有收获,现在的顾永健,在圈子里可以说是已经小有名气了.他的学生,也已经有好几个通过了国家专业考试.  相似文献   

13.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原本的”音乐观念。奥尔夫将原本的音乐观念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现代儿童音乐教育媒介——“元素性”音乐。无素性音乐以原本音乐的基本特征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为基础。它是一种自然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的,采用适合儿童主动参与、体验的媒体和方法,由儿童自己创造和表演的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当代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早在20年代产生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孕育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萌芽。  相似文献   

14.
浪漫主义音乐追求丰富的色彩,抒情流畅的旋律,梦幻般的想象和内心的独白等。所有这些都与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理念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突出体现之一是在奏鸣曲的创作方面,浪漫主义音乐使这一古典主义的音乐体裁走向了哀竭。但勃拉姆斯却是集浪漫和古典于一身的伟大作曲家,他成功地化解了这一矛盾,使古典体裁的奏鸣曲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诗意般境界。  相似文献   

15.
爷爷和池塘     
刘敬涵 《新少年》2014,(5):32-32
大山脚下,有一座雪村,那便是我的家。村西有一方池塘。池塘结了冰,被大雪覆盖着,成了一片冰雪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黎锦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从黎锦晖音乐本身来看,音乐的平民性是一个重要特点,在黎锦晖的音乐创作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这一特点,音乐的平民性这一特点至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音乐文化尤为繁盛 ,帝王和艺术家都在努力营构这一音乐文化氛围 ,置身其中的杜甫必然受到这一音乐文化的浸染 ,从而刺激和触发他的艺术创作。同时 ,服膺儒学的杜甫治世理想又与唐代的音乐文化是相契合的 ,这就促使诗人自觉地表现这一音乐文化 ,形成杜甫诗文的音乐世界。在杜甫的诗文中 ,反复浮现诗人理想中的音乐意象 ,反复描写诗人对唐代乐舞的感受 ,反复出现的对开元盛世的音乐文化的追忆 ,加之诗人历经五十余年的兴衰治乱 ,因而使杜甫的诗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每当人们听到莫扎特的音乐,一股温馨的暖流立刻沁人心田,像纯净的水晶,像清澈的山泉,纯洁着人们的心灵。莫扎特的音乐超越了他的时代,这一点早已被历史所证明,今天的人们要演奏和欣赏他的作品,须在正确理解、恰当把握之后,才能使它们的美充分显现出来。1756年1月27日,德国萨尔茨堡的一间小屋里,一个婴儿悄然降临人间,他就是音乐史上迄今为止毋庸置疑最有天赋的人物——莫扎特。莫扎特的父亲曾担任宫廷和教堂的乐师,是个提琴家、管风琴家和作曲家、教育家。这使莫扎特从小就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三岁就显出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按着琴键细听。有  相似文献   

19.
刘文金的二胡曲以大气磅礴且具有民族神韵而在二胡音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是刘文金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作品充分体现出了刘文金二胡创作的基本特点及艺术特征。创作中他以创新的思维把中西不同的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为二胡音乐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虽然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学者并没有走出“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这一问题的疑扰;尽管被疑扰着,中国学者却在不断的反诘中,继续前进,使得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领域逐步细化,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研究视角不断趋向多维化。可是这种趋势的问题又何在呢本文就这种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西方人的音乐史在中国称之为“西方音乐史”(西方人的音乐,在传入之初多称之为“西洋音乐”,后改称为“西方音乐”),是为了区别“中国音乐史”而被赋予的特定称谓。其实,早在16世纪西方音乐就已登陆中国大陆(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带来了西方的音乐和乐器),并通过教会在中国传播开来。然而,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初期,一些致力于西方音乐的学者编印出版了第一批中国人写作的介绍西方音乐的史书著文,如萧友梅的《近世西洋音乐史纲》(1920-1923)、王光祈的《欧洲音乐进化论》(1924)、俞寄凡的《西洋音乐小史》(1927)、黄自的《西洋音乐进化史鸟瞰》(1930)、王光祈的《西洋音乐史纲要》(1937)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光祈先生(他本人曾留学德国),作为中国音乐学的开山前辈,他对西方音乐史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