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信用卡套现行为,应当从持卡人及提供套现服务的商户或中介两方主体进行分析。司法解释将特约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行为界定为非法经营罪,违反了罪行法定原则、刑法谦抑精神和最后手段性原则,体现了金融立法领域重刑主义和国家金融机构中心主义思想。对信用卡套现行为的治理,应当从源头上分析原因,考察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通过严格审核制度、制定合理透支制度、健全金融法制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套现行为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放大了发卡银行的经营风险及持卡人的信用风险,助长了投机的侥幸心理并使得宏观调控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作为金融产品的一种,信用卡套现风险自然属于金融风险的范畴,可以通过拓宽短期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管合作及技术手段建设等措施,对该类风险加以控制。针对信用卡套现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应当依法予以打击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目的的司法认定问题,并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虚假型、作废型、冒用型本质是一种诈骗行为,信用卡诈骗罪仍然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构成要件,通过对信用卡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以及信用卡诈骗案件中三种具体情况的说明,笔者建议对恶意透支犯罪行为的持卡人应进行明确法律界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应独立成罪。鉴于当前非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处罚较重的事实,应降低刑罚标准。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套现是指用POS机刷信用卡进行虚假消费,向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并收取手续费的行为,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犯罪行为,会给他人财产、银行信用安全等带来巨额风险. 然而,媒体调查发现,目前此类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从代办大额信用卡到违规售卖POS机,再到非法套现服务,已经形成灰色产业链,一些中介机构、银行员工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牵涉其中.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存在交叉竞合关系,而并非绝对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对于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定性的争议,其根源在于将信用卡诈骗罪误读是诈骗罪之下的特殊形态,需要符合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信用卡诈骗罪应当独立于诈骗罪之外,其构成要件应当表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妨害信用管理制度,利用或滥用银行对信用卡本身所授权的信用,所实施的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从“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持卡人、“催收不归还”的认定3个方面对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剖析。分析认为:持卡人不仅限定为自然人,还应包括单位;“明知无力偿还”应包含在“非法占有为目的”之中;两次催收应为“有效性催收”;不归还应区分情况对待。  相似文献   

7.
数额是认定恶意透支行为刑民关系的重要标准。持卡人在不同银行间的透支金额应当累计计算;在对"恶意透支型"和"普通型"两种不同形态的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数额累计计算的同时,应当审慎选择量刑档次;持卡人的透支金额只包括本金,后续产生的利息、滞纳金等费用则不应包含在内。透支的数额是认定恶意透支行为的重要程度标准,但是单独以数额不足以认定持卡人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必须结合其他犯罪情节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了信用卡业务的高速扩张对我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观念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防范恶意套现行为等系列风险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支付宝平台为例,对冒用他人移动支付平台账户侵财的行为进行了性质认定与研究。对非法转出他人账户中余额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同时对资金来源于余额宝的行为虽然大部分观点认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但在裁判文书中仍应当详细说明。对冒用他人支付宝账户盗刷蚂蚁花呗或利用花呗套现的行为,则应当根据犯罪行为发生时账户是否已经开通花呗功能分别认定为盗窃罪与合同诈骗罪。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以及信用卡共享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持卡人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在信用卡核发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和信用卡交易信息因涉及隐私权均应依法加以保护,但我国对持卡人的隐私权保护在立法方面、申领合约方面和举证方面尚存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文章在借鉴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和司法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持卡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将2001-2004年3795家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司增长机会、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政策选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和盈利水平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与其增长机会显著负相关,高增长企业支付更多的现金补偿给他们的高级管理者,研究结果支持了契约理论。同时,有证据表明,股权集中度越大的公司,发行更多的负债和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但对管理者的现金补偿越小。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金流量表作为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是投资者进行科学投资的重要信息资源。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获取现金的能力、收益质量、企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各主要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判断和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的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13.
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生性出发,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代表的公司治理水平差异下,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间的相关关系。选取2002~2011年沪、深两地主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盈余持续性衡量公司盈余质量,并实证检验股权集中度差异下,现金股利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派发高现金股利的公司,盈余质量优于不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而在部分高现金股利派发率公司中,由于存在股权集中度高、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程度不完善等因素,使现金股利发放并未完全反映盈余质量水平。股权集中度影响了现金股利传递盈余质量的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小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心理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小投资者股利政策的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存在心理值城,且其心理账户明显不同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投资者认为派现的股票要比根本不派现的股票好一些,并认为现金股利的变化并未传递多少有关公司投资计划的信息;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大幅变化没有好感,他们赞同证监会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的政策,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不注重派现收益.因此,提高中小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理性反应,还需要监管层和市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发生的并购为样本,系统考察融资约束、现金持有量与并购支付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小于低融资约束公司;公司现金持有量越多,其在并购中采用现金支付的可能性越大;公司受融资约束的程度越高,其在并购中采用股票支付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民法理论对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多有歧见,这事实上表现为民事立法中对法律行为一般构成要件的不同认识。在对意思表示之发生、发展过程作实证分析后可知: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三者对于意思表示均不可或缺,系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而表示意思或可为效果意思所吸收,或可为表示行为所吸收,因而不是构成意思表示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7.
拓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针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因素销售净利率从管理会计角度进一步分解,而在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下则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拓展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能较好地克服原体系的许多不足,可以从企业的产品贡献能力、荻利能力、风险大小、资产结构及周转能力、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企业的责金增值能力和发展能力。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8.
应用Panel-Data 的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对开放式基金的资金流动与基金业绩波动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通过对我国18 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基金业绩波动是资金流动的Granger 因果原因。因此,为了减小基金的流出,基金经理在注重提高基金业绩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加强基金的风险管理,减小基金业绩的波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是否具有现金的直接可用性,把上市公司分为现金股利分配和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两种类型,利用判别分析方法从财务角度对这两类公司进行模拟,得到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对样本观测点进行“回判”,得到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到83.8%,分析模型发现,还有许多非财务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并提出规范股利分配行为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的影响。显示企业以现金偿付到期债务能力的会计报表。本文分析了现金流量表对不同利益主作用及如何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