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确立的自甘风险是一项具体且严格限定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则,“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和“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从适用场景和行为主体两方面框定了自甘风险规则的适用范围。基于立法目的,对适用范围的法律解释应采严格解释立场。该法条所构建的自甘风险包含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和消极要件三个方面,主观要件强调知情和自愿,客观要件强调损害系固有风险现实化结果,消极要件强调行为人非故意和重大过失。对主观要件的认定,应采用“客观标准”推定受害的主观状态;对固有风险的认定,应采用“场地性”标准;对行为人过错的认定,应对犯规行为进行法律评价,只有对损害结果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犯规行为,才能排除适用自甘风险规则。  相似文献   

2.
自甘风险规则是《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编新增的重要规则之一,为以往法院认定自甘风险但没有法律依据的困境带来转机。自甘风险规则作为一项独立的免责事由,关系当事人责任的承担,从细节上厘清自甘风险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具有必要性。首先,自甘风险行为和自甘风险规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具体法律文书的写作中应当准确使用。其次,在实践中应当准确把握各概念的含义。所谓“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指篮球、足球、滑雪等具有对抗性、技术性并且可能造成人身损害的文化或者体育活动。所谓“自愿参加”,指依照受害人对活动的认识程度和认知能力,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文体活动的风险性而作出的意思表示,并且受害人确为该活动的实行者。对于未成年人,不仅不能将其排除在自甘风险的主体范围之外,而且应当根据其生活经验和接受的风险告知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自愿参加”,并结合实际的具体案情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3.
自《民法典》施行以来,各地法院在处理体育活动参与者致人损害案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甘风险制度适用问题。从文义上分析,其构成要件包括文体活动、风险、参与人自愿、行为人非故意或重大过失。由于该制度法条简洁,不同学者对其构成要件理解不一,法官在实务操作中缺少判断标准、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导致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频频出现。针对其构成要件“自愿参加存在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进行研究,认定该要件应当以参与人“应知”固有风险的存在为前提,兼顾自甘风险人的个体差异,结合参与人的认知能力、职业化程度以及体育活动对抗性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荆州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近三年来所救助的流浪少年儿童的调研,对相关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内容涉及到人数走向、年龄、受教育程度、流出地情况、滞留情况、需求情况、受助态度、流出原因,等等。这些分析能够引起全社会对流浪少年儿童法律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运动中公平责任与自甘冒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运动中"如果一方致使另一方受到伤害,但双方当事人却均无过错的案例"其法律适用上该如何处理的争议,通过法律角度分析公平责任、自甘冒险理论及二者之比较,提出其应适用于自甘冒险理论,从而为体育发展中的法制化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金融海啸深未见底的大背景下,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的稳定,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成为各国急切解决的问题。而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毋庸置疑。本文从宏观角度,基于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1104监管报表体系及CAMELS评级体系,选取代表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的银行业监管指标,结合2001-2008年银行监管统计主要指标及经济增长指标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来探讨银行业系统风险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变动态势,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监管者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市场中,政府是主要的制度供给主体,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其主要变迁形式.其存在着"立法行政,行政立法"的现象长期存在、法律供给的不连续性、行政分权体制下证券执法难、证监会与法院的职能接口不顺等缺点.需要用立法理念的完善、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加强执法强度和明确司法与行政监管的边界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企业由于其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难度及不确定性,在经营和财务上存在高风险性.在高科技企业的财务风险中,短期债务风险显得尤为突出.近几年,不少上市公司出现的严重问题大都与其短期偿债能力不足有关.为此,我国上市公司应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优化流动资产结构,提高其营运效率.同时,加强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加速R&D成果转化,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对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时间不长,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没有引起注意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微观计量经济的分析与应用。探讨微观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中的有关问题,以促使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发展食品科技之本意乃提升食品的质与量,但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正逐渐抵消其积极影响.自甘风险原则能够有效分散无法被降低至零的风险,已逐渐渗透于实在法秩序中,似乎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可能性尝试,但也面临着健康损害之不可量化性,风险决策者与承受者之非对称性等问题.为实现自甘风险原则作为规制食品科技风险工具的法治化,需要破除侵权法与行政法间的部门法壁垒,以积极的风险观进行体系化整合.一方面应强调国家在场,构建立足于风险评估与价值权衡的过滤机制;另一方面则通过保障公众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将溢出风险分散至社会个体,以实现风险"内部化".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是解决目前我国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背负巨额债务问题的一种金融手段 ,债转股应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 ,建立银行和企业之间新型互动关系为目标 ,排除行政干预、引入民间资本、转换国有银行的机制 ,促进债转股效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作为我国服务业中的先驱行业,衔接了服务业的各个部门,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从物流业着手进行“营改增”,对于优化服务业税收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但现行“营改增”政策存在许多问题:“物流辅助服务”和“交通运输业”项目的税率不统一,物流企业税负明显增加,税收抵扣权受到侵害,快递企业税收政策不明确,相关财政扶持政策的落实也不到位。由于“营改增”政策的不完备性,该政策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法律问题,如:增值税的累退性,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重新调整,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财税法治理念的背离。    相似文献   

13.
人们规避国家制定法而偏好"私了"并不一定是一种不懂法的表现,而是对"私了"进行博弈逻辑分析后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从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私了"存在的经济根源,并从逻辑学的角度详细探究了"私了"现象所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其它原因,提出应在法律的许可限度内,允许公民在一定规则和司法的合理引导下,通过"私了"的理性协商、沟通和对话解决问题,使公民合理地享有私权自治处理纠纷的权利与可能。  相似文献   

14.
依法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和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运用和发挥法律的功能,对于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西部经济社会条件和已有法制基础,从发挥法律的正义宗旨和调控功能等六个方面对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参入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市“城中村”拆迁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拆迁问题是我国多数大中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土地所有制二元结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缺位,导致"城中村"拆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该文以秦皇岛市为例,分析了秦皇岛市"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对"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公共利益"泛化、补偿标准不明确,被拆迁主体缺乏诉权保障等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界定"公共利益"、明确最低补偿标准,确定"城中村"居民的合同主体资格赋予其诉讼权利等意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法人破产制度迫切需要完善。本文对其中的债权人会议所涉及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是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债权人会议的权力机构地位;二是债权人会议主席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三是债权人会议职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家庭直接雇佣保姆和其构成劳务合同关系,保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雇佣家庭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保姆有过错的雇佣家庭可以向其追偿。从家政公司雇佣保姆的,保姆和家政公司是劳动关系,保姆和雇佣家庭是劳务关系。提供保姆服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仍然先由雇佣家庭承担赔偿责任,家政公司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债权证券化,其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扩大债权让与之自由,其安全性集中体现在特定资产信用担保下的融资制度、基础资产的独立性及投资者权益的充分保障。虽然在债权让与方面,证券化之债权更具安全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债权证券化的过程中所隐藏着的法律风险。同时,必须重视债权证券化立法自身缺陷也可能引起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萨特"承担责任"的思想遭到的误解颇多,如在自由选择与承担责任的关系、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一个人是否应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承担责任"的思想是否可能成为人们不负责任的借口等问题上都有。对此应根据萨特的原意作细致的辨析,消除误解,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严打”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联的重要刑事政策。笔者在充分肯定“严打”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有效性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刑罚效率观与刑法正义观相结合的方法,侧重研究“严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而认为,站在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高度,“严打”应该随着现代法制系统结构的建立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