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作品分析,发掘卞之琳诗歌中声音对话性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契合因素;从"为什么"的层面深入透析形成卞之琳诗歌声音的对话性这一风格的原因主智诗风、相对观念以及非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卞之琳诗歌在评论界素以"晦涩"著称。一般认为这是他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缘故。通过分析其诗歌的隐蔽结构,认为他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中也有疏离、拒斥与创新。这也正是卞之琳诗风"化欧"而非"欧化"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3.
卞之琳于1930年秋冬之际开始写作新诗.最初的作品有新月派诗风的痕迹.也在1930年,他“读起了波特菜(尔),高蹈派诗人,魏尔伦、玛拉美以及其他象征派诗人”,而且又迅速“转移到瓦雷里和里尔克晚期作品.”还接触到艾略特、奥登等.这些诗歌与他的艺术个性、艺术追求如此合拍.迅速促使他形成不仅用心灵感知情思,而且用理智思辨情思的创作路向.同当时现代派诗崇尚潜隐抒情的风气一致,他不断写出主情风格的诗作,但越来越显露出后期象征派诗的知性色泽.到1935年12月出版《鱼目集》,他就向诗坛献出了一系列完全意义的主知诗,以后更一发而不可收.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现代派主知诗,在当时及以后乃至当今都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为卞之琳奠定了新诗史上的显目地位.卞之琳前期诗作的“现代性”也主要突现在这些主知诗中.  相似文献   

4.
施葵 《江海纵横》2010,(2):51-52
在“五四”以来的诗人中,卞之琳算不上多产,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仅发表了170首诗,但他的诗却少而精,名篇颇多,语言的多元、形式的多样、技巧的变化多端、意义的繁复多歧构成了卞之琳诗歌的独特魅力,“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诗人冯至这么评价。  相似文献   

5.
卞之琳的“顿法”论陈本益关键词卞之琳,新诗,格律,顿,节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I207.25在五十年代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卞之琳对新诗形式作过不少论说。这些论说可以用他在五十年代诗论中所用过的"顿法"二字来概括。他说:"旧诗里有一定的顿数,一定的顿...  相似文献   

6.
著名翻译家卞之琳的翻译思想是中国翻译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研究呈现四种范式,即卞之琳英诗汉译研究,卞译《哈姆雷特》研究,卞之琳汉语新诗英译研究以及卞之琳的翻译与其汉语新诗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现有研究中也存在部分研究者的研究重复,一些研究论据不足,结论牵强,研究者尚未就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当中的“似”原则和“译”原则的所指达成共识等缺陷.新语境下的卞之琳翻译思想研究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开展.  相似文献   

7.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是对翻译原则中的“信、达、雅”,“形似与神似”,“直译与意译”的传承和超越.卞之琳的“信”继承了严复“信”对原作对译作诚信的要求,但所指范围比后者广,尊重原作的程度比后者高;卞之琳的“似”继承了“形似与神似”对维系译文与原文的适当关联性的强调,但破除了“形似”与“神似”之间的无谓争论,为译者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同时对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在范围上作了限定;卞之琳的“译”继承了“直译”和“意译”对翻译与创作关系的定位,但破除了“直译”、“意译”理论的二元对立,为译者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本形态、社会风尚、诗歌美学等角度分析了曹丕诗歌的“清”“怨”诗风,并对汉魏之际“清”“怨”诗风的形成进行了论述,理顺了“清怨”诗风的渊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左思风力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相似文献   

10.
卞之琳的抒情诗创作中至少有这样几种叙事性因素介入:故事、情节因素;日常生活细节、叙述性口语的运用;叙述视角的变换、叙述结构的大幅跳跃。这些叙事性因素的介入给卞之琳的抒情诗带来了极大的包容性。运用这些因素,一方面是卞之琳出于对感伤浪漫的抒情方式的自觉反拨;另一方面主要受闻一多和艾略特等中外现代诗人的影响,是源于“客观化”、“非个人化”的现代诗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卞之琳把艾略特的诗歌看作中国新诗发展的方向,其诗歌语言模仿艾略特,其荒原意识来源于艾略特,他的“智性诗”和“诗歌戏剧化”主张直接受到了艾略特的诗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郢的诗歌具有“清丽”与“清寒”的风格。余杭的自然景色以及咸通时代动荡的社会环境,诱发了诗人的隐逸思想,使其 诗歌具有“清丽”之风;咸通国家的动乱造就了士大夫隐居与救国的矛盾心理,加之诗人与贾岛以及僧侣道友的往来,使其诗风 又具有“清寒”之气。李郢“清丽”“清寒”的诗风是咸通时代特色与作者思想、经历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化用来的意象,第二类是从西方现代诗歌中化用来的意象,第三类也是从西方诗歌意象改造过来的,但它们往往有中西两个源头。卞之琳诗的意象朦胧,但不晦涩。诗人将“现代的倩绪”外化为意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现代主义技巧和手法。  相似文献   

14.
卞之琳的翻译思想是对“信、达、雅”“形似、神似”“直译、意译”的继承和扬弃,在过去50余年内一直为国内学者们研究。该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以“信”“似”“译”翻译三原则研究和卞译莎剧(主要是卞译《哈姆雷特》)研究为特色;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阶段,以拓展第一阶段研究内容为特点;21世纪以来的研究为国内卞氏译论研究的第三阶段,最具新意的是卞之琳中文诗歌的英文自译研究和卞之琳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中蕴含的翻译伦理一直被国内翻译界忽视.卞之琳提出“信”是为了破除“信达雅”对译者的桎梏以及强调译文需要对原作忠实;提出“译”的目的是破除“直译”“意译”的无谓争论和批判译界为追求译文的美感而对原文内容不忠的不当译风;提出“似”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学翻译中无法做到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另一方面是因为译文必须满足译入语文化规范的要求.“信”和“译”折射的都是翻译的再现伦理,“似”折射的是翻译的规范伦理,“以似致信”是卞之琳融合2种翻译伦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看过一则有趣的小故事。诗人卞之琳曾与一位张姓女子热恋,然而两人却没有修成正果,张姓女子的离开:对卞之琳打击很大。有一次他在补牙..齿时想到无法修补的爱情,说“少年掉牙自己会长,中年脱牙没法长全,少年失恋,容易补缺,中年失恋才真悲伤”。把爱情和牙齿联系在一起,大概因为生活离不开牙齿,也离不开爱情吧。  相似文献   

17.
在本文中,我试图对卞之琳的三首“难解的诗”作一番解析,以就教于读者和方家。《尺八》——自鉴于历史风尘的镜子有人说《尺八》是卞之琳诗歌创作成熟期的“最佳作”。我觉得评价似乎有点儿过分,但若说是卞诗中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的确是恰当不过的。卞之琳写有散文《尺八夜》,记叙了他1935年到日本时,旅途中听到从古代中国流传到日本的古笛尺八的吹奏,由此,“开启了一个忘却的乡梦”。这个“忘却的乡梦”的神思遐想,就凝聚成了诗作《尺八》。时间、空间的重叠交错,超越时间、空间的意象联结,是卞诗含蓄、简练的一种现代艺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自贬谪江州后,逐步陷入净土信仰,诗风则从讽喻转向闲适,庸俗情趣渐多流露。晚年溺土净土,同时诗风的俗化亦达到极点。二者本质上有着必然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白居易“知足”思想的外在框架。  相似文献   

19.
1930年代以废名、林庚、朱英诞、卞之琳、何其芳等为代表的北平现代派诗人群对"温李"晚唐诗风进行了集体性讨论与提倡。废名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分析中包涵了其诗歌观念的多个方面,包括倡导浑融自然的诗质,重视含蓄象征手法,重视诗的感觉与幻想,哀伤缠绵的审美需求。卞之琳的《无题》组诗、林庚的多首《无题》继承和发扬了李商隐无题的优良传统,在多方面体现了现代无题与古典无题的深刻联系。无题诗代表了一种对诗歌思想价值和社会功用性的排斥,对含蓄朦胧、晦涩象征的表现手法的推崇。无题诗与情爱主题的天然联系代表了诗人对私人情感、心灵体验和感官直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卞之琳是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诗歌风格,其基本特征是冷静、距离、理趣。由于经“冷”处理,他的诗很难感动人,却能通过启迪人来实现其美学价值。同他注意感情克制关联,卞之琳总是小心地拉开诗和读者的距离,因此,读他的诗,常常没有沉浸其诗情中的感觉,而是超脱其外,隔着一段距离在审视、在体味其诗中传达出来的情绪。他的诗还追求一种理趣美,他往往把从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以一种单纯、简练的意象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