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并不赞同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一定义,无论对它再附加多少限定词和修饰语。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不能或不需要讲典型的“共性”与“个性”。我以为,典型的“共性”就是典型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如社会典型、一般艺术形象等所共同具备的基本属性。人类文艺史上的典型难以尽数,它们争辉竞妍、各具特色,也就是具有着各自独到的特色,自己鲜明独到的个性。这就使人们在无数典型的群体中一下子就可以把它找出来,而不致与其他相类的典型混同。但是,只要它是典型,它就又必然具备一些共同的属性,从而使它们——艺术典型有别于其他事物。上述定义中的“共性”其实不是典型的共性,而是一种抽象的、万物都可通用的“共性”。以前也曾有不少人论述过“典型的共性”,例如讲“典型的共性就是其阶级性”、或“阶层性”、或“时代性”等等,这些所谓“共性”,其实并不是艺术典型的,而是典型表现的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 现行的哲学教科书在谈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时,往往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来表述。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既找不到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到两个绝对相同的指纹。因此,任何事物都有和其他事物不同的特点,即都有自己的个性,以区别于他事物。但是反过来说,任何事物不管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哲学范畴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一般和个别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两对范畴是相同的范畴。我们认为这样认识是不妥的,尽管一般和共性含义的区别不大,但是个别和个性是不能等同的。所谓个别是指单个的、特殊的、有别于其他事物的个体,即具体事物。个性则是指一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是一事物所独有而他事物不具有的特殊属性。  相似文献   

4.
讀了狄其骢同志《对文学典型的思考》一文,觉得問題探討得比較深入,邏輯性也强。它引起了我思考的兴趣。究竟有沒有超越于阶級性之上的“共性”?这种“共性”或“普遍性”与阶級性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对这个问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承認它的存在,一种是否認这个事实。后者,我以为是不足取的。远的不談,近的如《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1、2期(总27、28期)中郭正元同志  相似文献   

5.
典型,是充分共性和鮮明独特个性的高度統一,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那充分共性只有通过鮮明独特的个性表現出来,才是典型。那么典型中的“共性”,包含什么內容呢?吳調公先生認为“典型的共性不等于阶級性”,阶級性仅仅是“共性的主要內容”?胰凑J为,在阶级社会里,典型的共性,就是它的阶級性。除了阶級性之外,绝没有什么純粹的个性,或超阶級的人性,或者民族同性或国民共性等等。周天先生在《典型——阶级性与个性之辯証统一》一文中,对共性即阶级性这一論点,作了較好的論述。并批評了超阶級的个性論。周天先生說:“在生活中,純粹的个性是沒有的……个性只是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往往会发生这类事情,有些早已成为定论的原理或原则,却被人们遗忘了,甚至违反了。在生产关系的共性和特性问题上,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我想仅就这个问题,谈以下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 前年,刘道良同志曾两次发表文章提出,“应当抛弃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认为这个提法“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见《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三期和《学术论坛》1980年第三期)。对此,我愿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便请刘道良及其他同志指正。(一) 一切事物都互相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这个世界中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和方面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没有哪一个事物可以不同其他事  相似文献   

8.
<正> 在近年来的人性问题讨论中,绝大多数人不同意以前流行的那种庸俗社会学观点,就是用阶级性去否定人类共性。但有不少人又进而认为,既然存在着人类共性,那末,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承认超阶级的人性也是存在的。如有些人认为,“没有抽象的人性的提法是不对的,没有超阶级的人性的提法也是片面的”。(见《学术月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还有人这样明确地指出,那种认为“根本不存在超阶级的共同性”的“看法”“是不符合实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究事物普遍联系的目的,就是不但要看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异,即个性,同时也要看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同即共性,从而找出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继承关系和制约关系。黑格尔说得好:“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黑格尔:《小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哲学教科书或哲学名词解释之类的工具书中,都给真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有现象的一面和本质规律的一面。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统一,这主要表现为两者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方面。现象是暴露在外的各种表面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并为人们感知和反映;本质则是内在的、隐藏在现象后面的东西,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人们不能  相似文献   

11.
黄芬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79-80,58
本文以白先勇、余光中两位作家的经历作为切入点,寻求相似之处,并从中解读他们乡愁创作中的情感共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商品价值由W=C+V+M构成的原理,可否在抽去其资本主义的内容之后,旧瓶装新酒地套用到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中来呢?我认为,对这个问题持肯定态度的观点,是值得提出商榷的。一、W=C+V+M,是资本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个性及其表现形式,而不是商品价值构成的共性。事物的共性寓于其个性之中,以个性特有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事物存在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因而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隐喻和明喻都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比.相比的两种事物只在一点上相似。明喻常用“似”、“像”之类的比喻词.葡隐喻则绝不用这类比喻词。明喻中的主体与喻体同时出现在句子中,而隐喻中的主体与喻体则可能同时出现,或只出现喻体。或只出现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借喻、缩喻、潜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讨论中,有同志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否也是“对立的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有的同志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一种倾向很值得注意,即在论述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互统一、相互制约”和“相互否定、相互排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有以同一性和斗争性来代替事物矛盾的具体对立面的倾向,即把作为事物矛盾属性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事物矛盾自身分割开来,离开事物矛盾的诸方面而抽象地谈论同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内涵上看矛盾的普遍性这一概念,按照恩格斯、列宁的解释和毛泽东同志的定义,是指矛盾的普遍存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它表述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  相似文献   

16.
《释名》的异名同训现象及其对“右文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里,不同事物名称的训释有时是相同或相近的,我们称之为“异名同训”现象。《释名》异名同训现象在实践上发“右文说”之先声。  相似文献   

17.
对比的本质特征 对比,即“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它既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又是我们反映生活和认识生活的一种手段。尽管在生活和艺术中人们频繁地使用这一概念,但对它的本质特征却阐述不多。我以为,从对比固有的内部规律着眼,可以理出它的几条基本线索: 第一,对比的对象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这一特点使“对比”与其他同样也是将两种事物排列在一起的手段(如重复、排比等)划清了界限。例如,“重复”的对象是两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样的科学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客观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从相对中找出绝对,发现其运动规律,用以指导改造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正是由于不懂得这一点,在指导中国革命时,才一再地犯错误。毛泽东同志曾严肃批评他们“不懂得人类认识的两个过程的互相联结一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他们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合订本第298页)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密切相关、息息相通的。因此,认真的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文学是真实的领域,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高尔基说:“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论文学》1978年版163页)据此,有人就把现实主义简单地归结为“写真实”,认为“凡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现象都可以写入文艺作品。”这样的说法对吗?说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能写进文艺作品,这显然是不对的。鲁迅先生就曾通俗地举例说,象“鼻涕”、“大便”、“毛毛虫”,之类的东西就不应用文艺作品的形式去反映。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矛盾论》中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矛盾精髓”的理论。可以说,矛盾问题精髓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概括,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一 《矛盾论》是在1937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矛盾论》中有一个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事物矛盾精髓”的东西,即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相互关系的原理。 事实上,《矛盾论》中所论述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许多原理及其相互关系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思想展开的。例如,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具有同一性,这是普遍性,但不同的矛盾或同一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矛盾双方是怎样同一的,其形式和情形又是不相同的,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这是共性,在形式上有着无限多样性。这是个性;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讲的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