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社会科学战线》已经走过了 2 5年的历程。作为粉碎“四人帮”以后首开风气之先在全国第一家创刊的学术理论刊物 ,它同我国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革同步 ,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及其在中国的光辉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与此同时 ,它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一场浩劫之后的复兴、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个人虽然有机会见证了《社会科学战线》创刊的不平凡历程 ,但是自己直接到《战线》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比较晚。在刊物一度辉煌之后的平稳发展时期 ,我曾经有幸在该刊编辑部工作了四年时间 ,因而至今对《战…  相似文献   

2.
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专门术语,否则就不成其为科学。在我国的民族学界,到目前为止,有关民族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是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什么是民族学,什么是人种学,都还弄不清楚。最近《人民日报》的文章还将民族学译为人种学。我认为,这是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障碍。因此,我感到,自己作为民族学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有  相似文献   

3.
到今年初《社会科学战线》已走过20年光辉历程,共出刊90期,发表各学科文章4550多篇,刊载学术短文800余篇,此外还刊登了许多美术作品,介绍了一批国内社会科学界知名学者。《社会科学战线》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科学人才的培养,学术队伍建设,中外学术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战线》这20年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谨向为此而付出艰苦努力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工作同志,表示热情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在全党全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起的热潮中,《社会科学战线》杂志适逢创刊五周年,我们深感欣幸,倍受鼓舞! 《社会科学战线》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党的十二大的历史性的伟大转变的进程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社会科学战线》在一九七八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战线》创刊五周年了,它所取得的成绩很值得祝贺。一个刊物是否有成绩,要看它是否受读者的欢迎,读者是否认为它有真正阅读和保存的价值,如果这不是首要的标志的话,那末至少要算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社会科学战线》显然不是那种翻阅一下就可以一扔的过眼烟云的东西。想当初,人们一拿到它的创刊号时,就明确地感到,建国以后第一份大型的社会科学学术性刊物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自省从事学问30年,在近百个刊物发表过数百篇论文,感受很深的刊物应该是《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创刊,有学者对它的诞生有如此评价:"它的问世,犹如在干涸的大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诺族长房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基诺族长房的社会性质发表了各种不同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汪宁生同志的《基诺族的“长房”》一文(见《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下简称“汪文”)。汪文认为:基诺族的“每一座长房便是一个父系氏族。”在民族学史料中,世界各地长房的形式和内容是有许多不同特点的,但是一个长房就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创刊十周年了。这是应当庆祝和回顾的。伴随着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研究》这个刊物从内容上看,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社会科学的门类。因此,这个杂志的历程,可以说是十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我是研究历史和理论的,有幸在贵刊上发表过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历史方法论等方面的文章。在贵刊纪念创刊十周年之际,我谨对贵刊表示热切  相似文献   

9.
欣逢《社会科学研究》创刊 2 5周年 ,特表示衷心的祝贺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份颇具特色的学术期刊 ,文风严谨 ,始终注重社会效益 ,为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和繁荣祖国的社会科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如此 ,我喜爱它 ,关注着它的发展 ,并且成为它的老读者和作者。《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我认为 ,首先 ,是坚持了学术性。作为一份学术期刊来说 ,学术性是它的灵魂 ,这也是学术期刊之所以成为学术期刊的根本所在 ;如果失去了学术性 ,所谓学术期刊也只是徒具其名而已。在这方面 ,《社会科学研究》就做得比较好。它发表了不少具有创见…  相似文献   

10.
创刊词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率领我国各族人民开始新的长征的大好形势下,《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同大家见面了。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时期的总任务,分析了社会科学战线的形势,指明了社会科学战线的任务和方针。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战线》的诞生,转眼五周年了。首先我对她表示衷心祝贺。我热烈希望这一个具有深湛的学术性、包罗众多类别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巨型刊物,质量日益增高,在国内外获得更大的荣誉,为我们这个伟大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光大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战线》,是我挺爱读的刊物,也是使我分外感到亲切的好友。早于这次笔谈,我曾经在八○年七月参加过《战线》编辑部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主人的殷殷盛情,同文的促膝之乐。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22日,是佟老,我们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社会科学战线》名誉主编佟冬同志九十寿辰。 创办《社会科学战线》,是佟老对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重大贡献,也是他从事社会科学工作以来,继60年代初创建东北文史研究所之后,又一个惊世骇俗之举。作为佟老的学生,又有幸  相似文献   

13.
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十九世纪中叶从欧美各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民族学资料的形成和积累,则可溯源于人类历史之初。如果从有文字记载算起,在西方可以上溯到希罗多德(公元前490—425年)时代,在我国可以上溯到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年?)的西汉时代。民族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国家日益增多。在当代,凡是科学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有专门从事这门科学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在1978年第十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会议上,就有70多个国家派代表出席。事实说明,民族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我国,民族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各种原因,它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照耀下,民族学获得了新生。积极开展民族学研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已成为民族学工作者的一项既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年代,迄今已历经20个寒暑。《战线》是涵盖文、史、哲、经、法各学科,反映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它以厚重的理论蕴涵和鲜明的独特风格展现于我国理论界,成就斐然。《战线》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适当扩大“经济学”栏目版面,发表许多不乏真知灼见的力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世人瞩目。值此20周年刊庆之际,谨致以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云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阅读了詹承绪等四位先生所撰写的《云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载《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詹文),感到非常兴奋。这不仅是因为国内的社会科学沉寂已久,流传到海外的民族学论文十分稀罕,更难得的是詹文的提出,避免了一般“穿靴带帽”的俗套,基于田野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就事论事,因此不致流入空洞。尽管在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邦济世,华章异彩——〈新华文摘〉转载〈社会科学战线〉文章荟萃》(下简称《经邦济世华章异彩》)是《新华文摘》自1980年以来对《社会科学战线》(以下简称《战线》)转载文章的集结,因此该文集恰好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学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回忆周总理关于民族学的一次谈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时,提出了积极开展民族学研究的战斗号召。对我这个长期从事这一专业的人来说,既是莫大的鼓舞,又是有力的鞭策。在这喜闻号令,人心振奋的时刻,又不禁使我回想起敬爱的周总理对民族学研究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研究》创刊至今已 2 5周年 ,作为它的一名作者和读者 ,我向编辑部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 !《社会科学研究》创刊 2 5年来 ,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努力反映我国最新科研成果和人文精神面貌 ,致力于全面而深刻地记录优秀人文文化引领思想变革、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轨迹 ,在学界有良好声誉 ,于社会有重要贡献 ,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攻坚的一块重要阵地。《社会科学研究》致力于研究社会科学 ,而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 ,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的推进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政策资源。应当说 ,哲学社…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烈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区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学术论坛》与大家见面了。它的出现,反映了全区社会科学战线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它的出现,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对繁荣和发展全区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将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区的社会科学工作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普及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学术研究工作方面一直是薄弱的。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林彪、“四  相似文献   

20.
殷切的期望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国人大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列入了包括民族学研究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喜讯一个接着一个。在这大好形势之下,民族学工作者如何以自己优异的研究成果,为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件应尽的光荣职责。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传入我国还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中间虽经过一些曲折,总的说来发展还是比较快,特别是最近几年尤其是如此。解放前,在我国版图内究竟生活着多少个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