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司马迁第一个系统地给人物写传记,他的《史记》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特征,代表了汉代文学的伟大成就,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些最重要、最稳定的本质特点,至今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位作家,他创作了各种体裁的大量作品,也撰写了许多文学讲稿。综观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讲稿,我们不难发现纳博科夫对文学的本质、文学艺术的独创性等都有着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时,只有充分肯定各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我国各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司马相如和他的作品《喻巴蜀檄》、《难蜀父老》,指出司马相如除辞赋创作上的成就以外,还有在汉武帝时代开发西南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玛卡梅"是阿拔斯时期出现于阿拉伯文学史上的一种崭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以贴近社会底层民众、散发浓郁生活气息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生活于阿位伯社会底层的民众。无独有偶,在我国江浙一带民间流行的"苏州评弹"也以同样的特点风行于中国南方水乡。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这两种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形式来揭示作为人类思想的结晶——文学的共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是汉朝第一位对文学感兴趣的皇帝,通过肯定从未获朝廷认可的文学价值观,汉武帝事实上实现了文学的体制化.汉武帝之后,汉代的文学基本属于皇家的,赋尤其以皇帝及其体制为中心.虽然制度化往往被视为对文学创造性的遏制,但在汉武帝时期,其效果则恰恰相反.由于汉武帝独特的文学品味以及他对当时文学价值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时主要文体特别是赋的地位,促进了汉代文学的兴盛.  相似文献   

7.
唐文治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文治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主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日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的思想和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其众多的著述不但是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份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研读其教育著作,文章认为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他关于人格、道德教育、学问与成才关系的论述,对于今天高级人才的培养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 ,郭沫若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书法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而且也是卓越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他一生翻译外国各类著作 3 0余种 ,从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 ,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马、恩著作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翻译 ,直接影响了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而文学翻译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就文学艺术历史长河的整体而言,古今中外的各类文学艺术现象都存在题材、文体、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相互继承、吸收、转化、嬗替与创新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发展因革复变规律性历程.本文从题材、文体、语言、风格等方面祥加论述这一规律性历程在文学艺术史上的具体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对迈入21世纪的中国文学当下状态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楚辞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在抒情诗方面成就很大,创作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诗篇。这当然得益于他在诗歌创作中成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隐喻。屈原式隐喻方式的诞生和成功运用,不仅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而且也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9,(6):4-6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期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人本文艺思想是其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学艺术须以人生为本,文学艺术须以作者为本,文学艺术须以读者为本。林语堂人本文艺思想主要是林语堂大力译介、借鉴西方人本文学的结果,也是合理吸收故国文学有益成分成果的产物,是林语堂融合中西人本文艺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汉高祖之后一个富进有取精神、有作为、有建树的法家政治家。他即位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法家路线。对内,继续打击、消灭分裂割据势力,荡涤奴隶制残余,从而结束丁汉初以来部分分裂局面,巩固了封建制中央集权;对外,粉碎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军事政权的侵扰,维护了汉王朝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重要的进步作用。在发展我国文化艺术方面,汉武帝同样作出了历史的贡献。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以整篇的篇幅,阐述了“武帝时文术之盛”,他围绕着文学史的内容,从各个方面,说明了汉武帝时期文学艺术的繁荣,并肯定了汉武帝的促进作用。汉武帝在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功绩,是在乐府诗歌方面。我们这篇短文,只就这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关于乐府,鲁迅先生说: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与西汉文学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帝王与文学关系的榜样,龙文玲的《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对此进行了总结,为中国古代帝王与文学关系研究,树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晉代葛洪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学发展观,在现在出版的一些文学批評史和文学史中,都获得了肯定的地位。最近,在《葛洪的文学观》(载《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一文中,作者也肯定了葛洪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評史上的地位。我觉得葛洪的文学发展观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評史上的地位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提出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卓越,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和画作,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是豪放派的代表,早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藐视权贵,忧国忧民。后期作品超脱自然,解脱礼教束缚,尊重个性价值和人性之美。而六朝文学观历来被文人所诟病,但在苏轼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对六朝文学观的体现。本文笔者从六朝文学观形成的原因和苏轼的人生轨迹与写作风格出发,探讨了苏轼作品中对六朝文学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一七九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人。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在西汉被誉为“群儒之首”。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和经济上“更化”改良相结合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拟就他的经济思想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建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曹操,不仅文学成就卓著,而且文艺思想也相当突出,影响并推动了当代及后代的文学创作。但对此,很少有人进行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重视文学艺术;二、文学创作要反映社会现实的创作思想;三、主张改造文章。曹操的文艺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思想,以此来揭示曹操在文艺思想史及文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苏曼殊是南社的重要作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苏曼殊的浪漫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艺术创作里,而且还体现在他的翻译中,尤其是体现在他翻译的选材和翻译态度上,反映了苏曼殊的浪漫主义思想与他的翻译活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与他的小说都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即梦"文学观。"文学即梦"文学观与独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读者对其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同时也是他小说晦涩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