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虽然留下的文学作品不多,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在这部巨著中,它总结了自《诗经》、《楚辞》以来的历代创作经验,建立丁系统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创作理论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内容涉及文章学、写作学、古典美学、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我国古代修辞学的传世之作,它的修辞理论,尤其是修辞的原则对中国传统的修辞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梳理《文心雕龙》的具体内容,来探究刘勰运用修辞的一般性原则,以便更好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体大而思精”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其蕴含着的富丰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正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为了进一初促进对《文心雕龙》的深入研究,我校于十一月十九到二十四日,在上海龙柏饭店召开“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讨论会的有日本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著名专家小尾郊一、今浜道隆、户田浩晓、目加田诚、古田敬一、伊藤正文、坂田新、兴膳宏、竹田晃、安东谅、冈村繁和我国知名学者王瑶、王元化、杨明照、周振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与《老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体大虑周的古代文论巨著。据刘勰自己说:“《文心》之作也,本乎道”(《文心雕龙·序志》。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所谓“道”,就是规律。然而我国儒、道、佛三大派,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想规律和创作规律的理解都在歧异,因此,探讨《文心》的思想渊源和归属、便成为“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理清刘勰美学思想的脉络,而且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艺理论巨著 ,也是一部较完整的美学理论著作。从总结具体作品出发 ,不仅论述了文学艺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 ,而且能突破传统观念 ,较系统地论述了形式美对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要性。文章就《文心雕龙》论语言美的问题 ,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文史兼评的理论著作,有三部最为著名,那就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唐朝刘知几的《史通》和清朝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章书是文史兼论,自不待说,题目甚明;《史通》以论史为主,在古代文学评论史上也有杰出贡献;①唯有《文心雕龙》一书,一向被视为文学评论专著,其在古代史学评论上的重要地位则少为人所重视.其实,古代文史不分,所谓“文之将史,其流一焉”.②打开《文心雕龙》,它虽以论文为主,但它不仅  相似文献   

7.
凡是读过刘勰《文心雕龙》的人都知道,“原道——征圣——宗经”是这部古典文艺理论名著的总纲。而“道”,是我国古代哲学家的通用语,儒、道、佛各家都曾经用过它。那么《文心雕龙》之“道”,究竟属于哪一家的思想体系呢?弄清这个问题,对正确理解《文心雕龙》的哲学基础是有帮助的。因此我们很感兴趣地阅读了马宏山同志在《哲学研究》1979年第7期发表的《〈文心雕龙〉之“道”辨》。  相似文献   

8.
“龙学”的全称为《文心雕龙》研究学,是一门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棗《文心雕龙》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也是国学中屈指可数的以某部极具代表性的古代典籍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之一。撰写于南朝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棗《文心雕龙》,以其体大思精饮誉于世。它不仅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有最为显赫的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千百年来,在中国,对《文心雕龙》的校勘、考证、注疏、整理、评点乃至较为系统的研究等几乎延绵不断。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为《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9.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我国美学史上一颗闪耀着异彩的明珠.李泽厚这样评价它:“如果说,钟嵘《诗品》和《文心雕龙》还是与文艺理论混合在一起的美学;那么,司空图《诗品》和《沧浪诗话》就是更为纯粹的美学了.如果说,就文学理论的全面分析研究说,《文心》胜过《沧浪》;那么,就审美特征的把握说,后者却超过前者.”对“审美特征的把握”显然包括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妙悟说.中国古代美学对艺术的深刻悟性,使它达到了很高水平,但重领悟不重分析、重实用不重纯理论的特性又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严羽的妙语说与克罗齐的直觉说的比较,试图对《沧浪》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有所阐发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比较了《巴黎手稿》与《文心雕龙》的相通之处,认为《文心雕龙》的“道心”论有助于对《巴黎手稿》中“美的规律”的准确理解,使我们得以从价值本源的角度解释《巴黎手稿》的美学难题,从而为会通马克思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进而建设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札记》突破以笺注、评点为主的传统读经之法,侧重理论阐释来探究《文心雕龙》的文论特质,凸显义理申发的色彩,奠定了现代“龙学”的研究基础。批判文以载道传统、推重科学求真意识,以及对文本内在体系的细细爬梳,《文心雕龙札记》新中夹旧的文论书写形态标举了古代文论研究转型的一个典型文本,也开后世“龙学”研究的诸多法门。  相似文献   

12.
刘勰是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既总结了自《诗经》、《楚辞》以来历代的创作经验,又全面地建立了自成体系的创作理论与批判理论。象这样一部优秀的古代文艺理论专著是值得批判地继承的。但是,在所谓“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运动中,“四人帮”的帮刊对刘勰和他的《文心雕龙》,却罗织了种种罪名,大加挞伐,全盘否定。比如,《略论文心雕龙》一文(见《学习与批判》一九七五年十一期,以下简称《略论》),就是从三方面来否定这部不朽的古代文艺理论著作的。为了拨乱反正,给刘勰的《文心雕龙》作出科学的评价,我们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略论》的观点加以驳斥。  相似文献   

13.
章法论是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属于文章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古代文章学专著,书中虽然没有提出“章法”的概念,但他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却明显地存在着。可惜,章法论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阐释和评价。郭晋稀说:“《熔裁》是探讨熔意和裁辞的。”(见《文心雕龙注译》408页)詹瑛把《章句》列入“修辞学”。(见《刘勰与(文心雕龙>》76页)牟世金认为:“《附会》近于所谓篇章结构问题。”(见《文心雕龙译注》88页)周振甫宽泛地说:“《附会》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文化融合的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最具理论体系色彩的文章学巨著,它的宏大体制、精密构思至今还为世人惊叹。鲁迅把它和西方的理论巨著并举,推为楷模:“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模。”(《诗论题记》) 《文心雕龙》本身就是文化上的一种创造。而它的出现,却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生活在齐梁时代的刘勰,吸收了儒、佛、道诸多文化的营养,加以融合,才产生这样的硕果。因此,《文心雕龙》是文化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在《文心雕龙》中“情”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它贯穿创作论、文体论、鉴赏论的始终。学界大都从情与采的关系来讨论其在《文心雕龙》中的重要意义,而对“情”自身所具有的美学内涵有所忽视。本文主要从“情”所蕴含的生命美、理性美和形式美来解读其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所具备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2000镇江《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 2 0 0 0《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 ,包括 :2 0世纪“龙学”研究之回顾 ,新世纪“龙学”研究之展望 ;最新“龙学”研究成果之交流 ,如 :刘勰生平事迹考辨 ,《文心雕龙》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思想之研究 ,《文心雕龙》创作论、文体论、批评论之研究 ,《文心雕龙》作意、渊源、影响、作用之研究 ,以及《文心雕龙》应用研究、学术史研究、方法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有关古代文论的集大成著作,不论对于文学创作还是应用文写作都有独特的见解。刘勰主张,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都要以“精约”为特色。为此,刘勰从美学、语言学运用以及“情”与“辞”的关系等几方面对应用文的“精约”特色作了深入阐述。这些理论,可以引导我们深入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论者早有肯定。然而,在浩如烟海的《周易》研究文字中,对其美学思想却涉及较少,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遗产开掘工作的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周易》本身并非直接论述艺术与美的著作,因而不象《乐记》、《文心雕龙》那样引人瞩目。但若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来考察,《周易》在美学思想方面的贡献及其对后代美学的影响,远非一般的诗论、画论所迄及。它的历史地位,是绝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9.
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美学家刘彦和,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神思说”,把它看作“驭文之首术,课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下文凡未注明引文出处者,均见《神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趣的是,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在《美学》中,也把艺术想象当作“最杰出的艺术本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两位大美学家在很不一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对同一个问  相似文献   

20.
一《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论“文”著作。其中不少理论对我们现在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直接或间接的借鉴作用。对这部重要的论“文”著作,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