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州十三行:清代封建外贸制度的牺牲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封建外贸制度下形成的商业资本集团。他们仰仗清政府授予的某些特权,垄断广州的对外贸易,并成为清政府管理和约束外商的媒介和工具。但是,行商在实际的经营中,既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又没有法制上的保障,故经常因拖欠外商债务而被课以重罚。加之清政府的多方敲诈勒索,不少行商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成为清代封建外贸制度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理论战綫”1960年第5期发表了孔经纬先生的“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经济实质”一文,对我们编写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195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二讲,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清代闭关政策的实质是有启发的。我们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第二讲中关于  相似文献   

3.
清代广州行商的西洋观——潘有度《西洋杂咏》评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康熙二十四年 ,粤海设关 ,开辟了中西通商的新时代。广州行商直接参与华洋互市 ,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程度如何 ,形成什么样的西洋观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乾隆年间十三行总商潘有度 2 0首《西洋杂咏》诗为标本 ,探究清代广州行商的西洋观  相似文献   

4.
明朝的广东三十六行,它和以后清代的厂东洋行即十三行的产生及形成,有着历史的渊源联系。而关于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起源,中外学者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然是一个是而未决的历史疑案。本文试就明朝广东三十六行的命名含义、行商数额及其与清初广东十三行的关系等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一明朝的海外贸易,私营的有“商舶”、“寇舶”,官营的有“贡舶”、“市舶”①。在明朝“海禁”开放以前,虽然私营的对外贸易从法定的意义上是被禁止的,但有明一代,却经常有内外私商违禁私自泛海贩易。所以,在明初,私营的对外贸易不仅存在,而且在与“海禁”政策的斗争中不断地发展着。至于明朝官营的所谓“贡舶”、“市舶”的海外贸易,则实际上是一种“朝贡贸易”制度。《明史·食货志》说:“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  相似文献   

5.
清代广州的毛皮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之后,以“买卖城”著称的恰克图互市,逐步发展成“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商业重镇。不过,清代的毛皮贸易,并非只限于北地陆路通商。濒临南海的广州口岸,在乾、嘉年间也曾大量输入毛皮,并且具有与恰克图不同的若干特点。研究广州毛皮市场兴起的条件,探讨十三行对皮货的经营,才能了解北皮南运的国际背景,以及陆路通商与海路通商如何相互制约,从而加深对清代中西通商史的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自此以降至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在华一直进行着“北部开港运动”,企图冲破壁垒,在广州以北开辟更多商埠。英人的活动使清朝的广州独口通商政策陷入严重废弛,而开埠与反开埠的斗争在相当时段里成为中英交涉的重要内容,并使中英关系渐趋紧张,进而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对清朝前期“闭关政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的中外交往政策,学术界一直把它称为“闭关政策”,而且见仁见智,评价各异。当人们谈起中国的落后,进行历史的反思时,对清廷实行的这种政策,又多加指斥。但是,若加探究,当前学术界对于诸如“闭关政策”的名称、内容、起讫时间、实行的原因等问题的看法,都应细加斟酌。一、正名与界说产生学术界对“闭关政策”有关问题看法的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对“闭关政策”的内涵理解不同。比如,持“闭关政策”具有防御侵略作用看法的论者认为,这种政策主要是指清政府对西方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具有积极的意  相似文献   

8.
雷传远 《学术研究》2004,(10):99-102
广州十三行的外销银器 ,是清代走向世界的广货之一。十三行街区曾形成一个银器市场。银器的造型和纹饰 ,充分表现出广州能工巧匠的工艺水平。外销银器既是商品又是工艺品 ,从侧面反映出行商与洋商的人际交往 ,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粤海关志》为清代举人梁廷枬主纂的地方关志书,叙述了鸦片战争以前粤海关的沿革、行政制度和通商情况。它不仅对我们考察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我国东南地区的早期侵略活动的历史,而且对研究清朝政府在“闭关政策”期间推行的外贸政策以及中外关系的演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已经有两百年历史。英国人对武夷茶的追求,使数亿两白银流入中国,繁荣了中国经济。但在长期贸易中,中英商业利益冲突也积累了许多矛盾。中国在广州一口通商的前提下通过十三行控制了武夷茶的价格,而英国商人期盼中国多口通商以减轻购茶费用,甚至转而控制中国茶业。英方的想方损害中方已经形成的茶业相关利益链,因而被拖延,被拒绝。双方经济利益的冲突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至于鸦片贸易的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诱因。林则徐禁烟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策略上也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是广州至今保留较完整的清代行业会馆(当时广州有四大会馆——钟表会馆、锦纶会馆、八和会馆、银行会馆)。锦纶会馆被看作清代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证,它见证了清代至民国中国纺织行业及丝织品出口的辉煌。作为广州西关纺织业会馆的锦纶会馆与清代的广州纺织业关系密切,是广州纺织业兴衰的见证。清代,广州的纺织业十分发达,广州及邻近的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种桑养蚕业,为纺织业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原材料,加之从江浙一带引进的先进的纺织工…  相似文献   

12.
“一口通商”与“澳门航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集中研究了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原因与背景,并探求澳门的兴起对广州贸易的刺激作用以及鸦片战争前广州与澳门的内河航道,即“澳门航道”在交通、运输、贸易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的枪炮轰开清政府的封闭大门,中外之间从此开始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条约制度规定之下的商务交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一个又一个有损于国家主权和经济的不平等条约、章程和合同,其中商务条款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1900年8月16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无力抵抗,唯有乞和。1901年9月7日,十一国公使与清政府代表签订了《辛丑和约》,第十一款订明:“大清国国家允定,将通商行船各条约内,诸国视为应行商改之处,及有关通商其他事宜,均行议商,以期妥善简易”。由于此项规定,故从1902年开始到1907年止,清政府与各有约国进行修订商约的谈判,实际上参加谈判的有英、美、日、葡、德、意等六个国家,其中英、美、日、葡等四个国家则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这一系列条约是《辛丑和约》第十一款的具体化,补充和扩大了该和约的内容。本文拟对其中最为重要的中英《马凯条约》的谈判及签订作些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屈大均1650年为僧,法号今种,1662年还俗。《澳门记略》收录释今种的诗作多首。这组诗记录屈氏1662年由广州航行至澳门途中,及逗留澳门期间的见闻和感慨,由此可判断屈大均《广州竹枝词》所述"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所记为康熙元年(1662)事。故十三行之出现,远早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设立粤海关开海贸易。梁廷枬《粵海关志》、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均可为佐证。《广东新语》又记是时经营外贸之"官商"为"揽头",两者应属同一性质,惟"揽头"所指为商人,而"十三行"所指为商号。明代史料涉及"揽头"者不少,亦可为佐证。  相似文献   

15.
清代广州独口对外通商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江、浙、闽三海口,限定广州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广州独口通商后,其外贸状况如何?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研究广州乃至中国外贸史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1757年至1825年前后近七十年间(即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初年.此后鸦片走私泛滥,广东外贸发生质的变化,故本文暂不予讨论)这个历史时期的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十三行”之名,始见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及其中引用的《广州竹枝词》.因此,考订《广东新语》的成书时间,有助于解决“十三行始于何时”这个悬案.彭泽益先生将十三行始起的时间定为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左右或稍后,但未说明依据,看来是受了朱希祖的影响.但朱说本属臆测,并无确据而不足采信.幸而屈大均在其著述中,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一 上海原为—滨海渔村。1074年(北宋熙宁7年)设上海镇,已设立了管理船舶外贸的市舶提举司。1277年(元至元14年)设立市舶司,1292年(至元29年)立县于镇。至明代中叶,市面日趋繁荣。但1553年(明嘉靖32年)连遭倭寇蹂躏,这时官民筹议筑城。清初厉行海禁,上海对外贸易又形停顿。至康熙23年(1684)部分解除海禁,上海的对内对外贸易逐步恢复发展。迄1757年(乾隆22年)以后清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实行“锁国政策”,上海对外贸易又趋衰落。清政府规定通商限于广州一口,大大限制了对外贸易。当时主要的出口物资是丝与茶,产地都远离广州。由于长途跋涉,物资沿途损耗又很大,成本增高,有人估计  相似文献   

18.
那一艘外国商轮第一个到达上海,历史上记载不尽相同。有的说是1825年英轮嘉艇号(The Jar-dine),有的说是1832年东印度公司林赛所乘的阿姆赫斯脱号(Lard Amherst)。其实这两艘船都不能算是第一个到上海的外国商轮。嘉艇号确是1825年到我国的,但它航行于广州和澳门之间,从事旅客及邮政运输,并未到过上海。阿姆赫斯脱号于1832年由林赛(H.E.Lindsay)率领,从澳门出发,沿着我国海岸线航行到了上海,但当时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对外贸易只允许在广州进行,所以没有任何商业行为就离开上海到朝鲜去了。好多史书认为第一个到上海的是麦都萨轮。然而在时间上,船名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前,英殖民主义者已与广州、宁波、天津等地有通商关系,并开始觊觎上海。早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65年),英东印度公司的毕谷曾建议英政府进取上海。1832年东印度公司派林特赛乘帆船“阿玛斯特爵士”号,由澳门出发,经厦门、福州、宁波等地来上海,这是到上海的第一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个城镇的工商业的繁荣总离不开一些重要的条件。清代(鸦片战争前)佛山商业繁荣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广东南海县佛山镇是从宋代开始,逐渐由乡邨墟市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市镇.明朝景泰年间,这里已是四运商贩辐辏,到清代前期发展成“岭南一大都会”。时人既把佛山誉为四大名镇之一,又将它与京师、苏州、汉口并列,称之为“天下四大聚”①。它在清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