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研究,海内外已有不少精辟的论著。本文着重探讨作为“主观”社会主义者的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他在革命实践中与苏俄和中共的关系。一、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辉煌财富中,民生主义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受到欧美社会主义学说影响而创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其形成与发展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相关。其中,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影响较大:孙中山民生史观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民生主义的四大纲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孙中山师马克思唯物论之意,倾及中国国情,在不少方面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唯物论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3.
民生政治语境近年来越来越凸显,促使人们挖掘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科学因子,但由于对孙中山民生思想与民生政治语境生成的联系性、差异性研究的缺失并未全貌彰显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科学价值,因此,进一步探索孙中山民生思想在民生政治语境中的当代审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在纵览研究全貌的基础上 ,主要从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性质以及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联等方面 ,对大陆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作了评述 ;同时着意捕捉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大陆学术界对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特点和走势 ,指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实 ,对原有的结论和分析模式进行不断的反思成为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与中国近代政治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考察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对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以及政治政策的制定、实施等方面的影响,揭示精英主义在中国近代政治变迁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地、系统地、客观地理解和把握孙中山的精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初步探索,体现了对中国发展阶段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但是由于受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以及把前苏联领导人的观点神圣化的影响,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被判断为“主观社会主义”。尽管如此,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原因,迄今为止仍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已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但这些大多属于"外部研究",相对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民族心理对孙中山"让位"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传统思想与民族心理两个层面对这一历史公案进行阐释与解读,可以为研究孙中山"让位"原因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反帝爱国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对影响孙中山政治思想的内在因素——反帝爱国思想,进行了历史考察和分析;认为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的产生,是由于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导致的民族危机而引起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能不断用新的进步思想,来修改、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反帝爱国思想乃其内在因素,十月革命的影响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乃其重要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孙中山提出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及其两个方面的来源;第二部分指出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实施办法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第三部分指出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实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早在1956年毛泽东即指出,孙中山先生“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政治思想方面有益的东西是什么?这是致力于孙中山研究的学者们多年潜心研究和思考的重要理论课题。《孙中山政治学说研究》一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该书由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邵德门教授主编,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外交思想是孙中山全部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以往对孙中山思想研究中未予足够重视的方面.本文循序考察了孙中山一生的外交实践,论述了孙中山由前期“软外交”思想到后期“强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较系统地评述了孙中山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爱国者,他为了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起来,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曾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关于使中国跃进、富强的革命理想,就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对此,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在推翻封建专制和反对军阀政治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其革命的理论,形成了以党驭军的宝贵思想,这对于破除中国极易产生而又根深蒂固且祸害甚烈的军阀主义和军阀政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时代影响来看,孙中山的以党驭军思想是受到俄国革命启发,同他的“以俄为师”思想相吻合,并且是与以党治国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从实施结果来看,孙中山的以党驭军思想培育了军队内部的党政机关,这对于新式军队的组织建设是一个重大贡献。尽管孙中山的以党驭军思想没有能够实现其原有的理想,但仍然为中国现代军队的建设、为破解中国的军阀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留给后人的东西很多。其丰富的政治思想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此,学者已作了深入的研究。笔者将对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从宏观的角度作一论述,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时代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一、从改良到革命:二民主义 改良主义思想是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一股进步思潮。它主张自上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在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散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西方思潮的本质、作用和传播规律加以分析和研究,可以拓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危机论"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基本观点,但是多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不符合"危机论"。对产生"危机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重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科学判断可以深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弄清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早期乡村自治思想从发轫到初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求学至参与建党前是毛泽东的早期乡村自治思想的起点。主要内容是地方自治思想的提出与实践。在这一阶段,由于他受到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其思想呈现出变化快、未定型,因此,他提出和实践的虽同是地方自治,但性质和含义并不同一。他的地方自治思想最早源于孙中山,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性质,主张从政治上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地方分权制。1916年7月25日,他在《致萧子州信》中,首次提到孙中山的地方自治观点:“近日海上诸名流演说,如孙中山之地方自治等,长哉万言,殊可益和,《湖南公报》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论略虞崇胜孙中山的政治思想是中外政治思想花园中的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奇葩。本文将从至善至美的政治理想、兴利除弊的制度设计、循序渐进的建国程序三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以示对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和思想家的纪念。一、至善至美的政治理想作为政治家...  相似文献   

19.
谭延阁和孙中山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曲折变化、相互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曾一再把谭延阁作为争取对象。谭延阁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政治上日益倾向孙中山,服膺三民主义,因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时期,走上了追随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等特点,研究了互联网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加强互联网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建立高校思想教育网站、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提高网络技术手段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