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否定都是自我否定。那末,又如何看待由于外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对事物正常发展秩序“中断”的否定形式呢?这种否定形式同事物的自我否定形式的关系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自我否定中走向新生──论鲁迅《野草》的死亡意识李玉明《野草》是鲁迅由外在的社会批判文化批判转而凝祝自身解剖自我的产物。如果说,《呐喊》、《彷徨》和鲁迅的大量杂文更多地见出鲁迅对现实社会“病根”的针砭,体现着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人道主义情怀,那...  相似文献   

4.
<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事物好象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事物不论怎样发展都离不开它的基础,发展不是通向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而始终是在事物内部矛盾作用下的自我发展.事物发展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流行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一一否定一一否定之否定”的说法,到底只是黑格尔的三段式,还是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究竟应该怎样表述?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讨论由于没能同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相联系,因而过多地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分析和评论之中.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本刊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广大哲学工作者积极参加,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叙述者不能与作者相等同;同时,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以及人物又往往与作者有着某种关联,有可能通过它们出现不同形式的作者自我虚构,形成为独特的艺术虚构的形象。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探讨其小说中作者与作品、叙述者与作者、作者的自我形象与作者自身的关系,以及以作者名义出现的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修辞意味,作品中实现作者自我虚构的不同表现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早期资本主义的特性,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运行无政府状态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尖锐对立,贫富两极化,资产阶级国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暴力工具等。“资本主义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1]随着资本主义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社会分配方式、国家统治方式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在这些新变化中,孕育着大量的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经说过,否定之否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每日每地都在发生的过程,一旦消除了旧唯心主义哲学盖在它上面而且由杜林先生一类无可救药的形而上学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继续盖在它上面的神秘垃圾,它是任何一个小孩都能理解的。”可是时至今日它仍然没有广泛地被人们所理解,在理论界它仍然是一个有着较多争论的问题。例如有人继续把它当作黑格尔主义表达方式的遗迹,认为否定辩证法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实质,矛盾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  相似文献   

9.
论否定     
否定是否定的否定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或中间阶段。我们知道,否定包含在任何事物和过程中,任何事物和过程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来表现和完成的。植物的幼芽的出现和茎根的形成,是种子的发展和否定;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旧的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否定。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那么,什么是否定呢? 否定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化,是事物的肯定的状态的继续发展和走到它自身的反面。在发展过程的任何变化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化,一直转化  相似文献   

10.
对立统一和自我否定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及其本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的感性学不仅肯定人的主体性,而且揭示人成为主体的条件和过程,即超出目的性本身来反思人的存在。因此,对立统一和自我否定相互依赖,一方并不能仅仅归结为或表现为另一方,它们应当在相互诠释中构成一个解释学循环。  相似文献   

11.
<正> 时光似流水逝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鲁迅先生生前留给我的印象,尤其一九三二年冬,北平两次讲演,至今还是清晰的深刻的。回忆三十年代,在那故国黑暗如磐的岁月,日寇已侵占我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铁骑所至,庐墓为墟,灾民流亡,平津到处可见,亡国奴的惨痛景象,直接威迫我华北父老,国脉垂危,触目惊心。就在那祖国处于风雨飘摇的日子,我正当弱冠之年,负笈求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评国内外否定鲁迅的社会思潮》(《云南师大学报》1986年第5期)中,我仅从鲁迅作品评价的角度回答了国内外否定鲁迅的社会思潮(以美国学者夏志清先生和国内邢孔荣同志等人的文章为代表),但这非问题的全部。更重要的还有从鲁迅与党的关系、鲁迅与党领导的革命文学运动的关系等关乎现代文学发展全局的问题。不剖析这些问题,很难深刻揭示与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相联系的否定鲁迅社会思潮的实质。因此,续写此文。  相似文献   

1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运动所引起的自己发展、自我完善的辩证过程。实现这一辩证过程的形式,就是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经过两次否定,使事物在高级阶段上重复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产生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哲学史上,黑格尔最早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明确地、系统地而又自觉地表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诚然,它是神秘的、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在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但是如何准确地、科学地把握黑格尔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实质,在哲学界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这是关系到正确评价和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的问题,并且还涉及到理解辩证法的核心问题。因此,对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的进一步探讨,这对开展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过程, 作为社会治理手段的德治和法治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从“合”到“分”又到新的“合”的辩证运动过程。探讨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内在动因和变化机制,有助于从理论上廓清“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真实内涵,更有利于实践中增强坚特“德法并举”治国方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论审美否定     
传统美学行走一条以肯定逻辑为思维工具的精神道路,并巨获得居于主导地位的话语权力。近代西方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克罗齐对此予以强烈的思辨抗衡,寻找富有独创性“直觉理论”的精神话语,开始之于美之存在的否定性阐释的哲学努力并形成较完备的美学体系,以致影响到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人物之一阿多诺的一系列关于审美否定的思想内核。然而,令我们颇为惊异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庄子,他的诗性哲学所内蕴的美学思想恰恰是以否定逻辑为先导的。庄周凭借富有想象力的哲学思辨和美学智慧赋予审美怀疑论美学汲取庄子美学的天人合一、主客不…  相似文献   

17.
三、从物质演化上深入理解否定之否定法则深入研究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必須見出它对物質运动發展規律所作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發展是一个过程,否定之否定法則正是说的此过程的整个性質是怎样的,因而具体地体現出物質运动方式的生动內容。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主要是,物質一面运动着演化着,一面又向本然狀态复归着,物質在运动發展中,到底还是物質,既不可能变成非有,也不可能变成什么非物質的东西,这种向本然狀态复归的性質在运动中就表現为向端初的复归。物质在演化中繁变为无限物質構造,实在的物質構造是現象,現象并非就是理想的物质演化的本然狀态,因而現象就表現为物質演化的本然狀态的否定;但因在此实在世界外,不允許再說什么物質演化本然狀态,物質在演化中即体现而为此唯一实在的物質世界,所以现象本身就是物質的体現,现象表现为向物质演化的本然状态的复归。物質世界的这种性質,恰好说明物質运动的向自己复归的性質,同时也恰好說明物質世界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法则的全面体现。現突世界一方面就是物質本然狀态的全面体現,另方面又是物質發展的全部丰富內容,这才極確切地說明了物質运动的向自己复归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全集》中有四次提到《支那人气质》。可见,在鲁迅终其一生的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批判、重建和实践、选择之中,斯密司的《中国人气质》一书自始至终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阿Q所代表的中国国民性的核心就是“精神胜利法”,但这种“国民性”却并没有直接受到道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它是民间道教思维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衍化。鲁迅的怀疑与否定精神明显可见道家传统的影响,怀疑与否定精神本身并非只有消极、破坏的功能。从反面来看,正是怀疑与否定,才推动了积极、正面、建设的形成与发展。鲁迅经由与老庄道家非常接近的思路构建了“鲁迅式的沉默”世界,表现出他情感的丰厚博大。  相似文献   

19.
国家和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仅是依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分配给与之相当的货币工资吗?劳动者按劳分配仅是一次吗?否。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一、社会主义劳动者必要劳动的实现形式劳动者必要劳动是用于劳动力再生产而进行的劳动。必要劳动的生产耗费需要得到补偿,凡是用于必要劳动补偿的产品价值部分都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要劳动的实现形式是什么呢?一般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六十多年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指的是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两次飞跃,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