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雅明的审美批判思想是在对马克思的历史方法和生产、价值理论的重新诠释基础上达至的。本雅明把艺术作品看作特定历史的产物,并受制于特定时代的生产逻辑,进而,他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基础上,区分并引入了展览价值和崇拜价值概念,揭示了审美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属性,突破了西方传统美学在审美主体与艺术作品关系上的理解限度,具有重要的美学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韵味"到"震惊"——再论本雅明的艺术现代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涛 《北方论丛》2011,(2):40-44
作为现代性的理论家,本雅明对于现代性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就其艺术现代性而言,传统艺术使人们体验出来的是韵味。而韵味作为艺术的本真性,让人体验的是美,呈现给人们的是膜拜价值。而现代艺术带给人们的体验则是震惊,而不再是作为审美的韵味,呈现给人们的是展示价值。在本雅明那里,这种震惊体验主要表现在电影和现代都市之中。  相似文献   

3.
“灵韵”这一概念是瓦尔特·本雅明独创的艺术理念,在其艺术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对灵韵与摄影关系的思考,在不同的文本中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关系内涵。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从摄影的技术特征出发,认为摄影破坏了传统艺术的原真性和距离感,从而导致灵韵的消逝。然而,在《摄影小史》中,本雅明从将摄影视为独立艺术媒介的角度,通过分析观者与被摄者目光相遇过程中的惊诧体验,展示了灵韵如何从摄影中回归,这种灵韵体验成为过去与现在、观者与被摄者交流的纽带。这一观点在本雅明的其他文本,乃至罗兰·巴特的摄影理论那里都得到了呼应。文章通过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摄影理论,着重探讨本雅明关于摄影与灵韵关系,一方面拓展了本雅明“灵韵”的理论内涵,丰富对本雅明复杂身份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理解摄影媒介提供一个全新且富于启发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灵氛是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距离感、真实性、自律性和崇拜价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入点,本雅明揭示了灵氛的内涵和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复制艺术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博客写作与展示价值——以名人博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写作方兴未艾,但如何为它定位还存在分歧.本文从本雅明所谓的展示价值入手分析,认为易接受性、表演性、商品性和消遣性构成了展示价值的基本内涵;而在数字媒介时代,博客写作又与展示价值关系密切.由于网名的掩护,博客写作者的"本我"得以亮相,个人隐私成为博客的主要内容,写作成为脱衣舞;而私语絮叨型、大话攻击型又成为博客写作的主要模式.博客写作的展示价值是与其商业价值共生共荣的,故网站与博客写作者均可从中获益.但是,博客写作也让文字变得轻率化和粗鄙化了,很可能这正是展示价值实现于博客写作之中的最后样子.  相似文献   

6.
灵氛是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距离感、真实性、自律性和崇评价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入点,本雅明揭示了灵氛的内涵和意义,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复制艺术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作品与作家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加速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价值的降低。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的全新阐释,给艺术生产提供了更广泛的理论发展空间。同时,艺术生产理论也避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说”、“镜子说”等过分强调客体贬主体作用的不足,而把艺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就使得艺术创作最终走下神坛,成为可以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视觉”是一个并不显见却又至关重要的议题.首先,技术作为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得以展开的内在逻辑起点,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生成及其内在价值主要是以视觉的文化再生产方式得以呈现的.在一个关乎技术与文化再生产复杂关系的问题域中,无所不在的“视觉”因素成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次,借助光晕与震惊、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政治审美化与艺术政治化等一系列关键概念,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现实功能指向问题,可以在视觉维度得到充分的揭示.最后,对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理论效应问题,不仅要立足于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全球语境,更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文化生态,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视域中予以审慎考察.  相似文献   

9.
救赎、非线性和总体性是本雅明历史观的三大基点,也是本雅明的历史观不同于以往历史观的地方。具有来世向度、呈现非线性发展特点和总体研究立场的历史观,把历史的传承观念与追溯观念当作问题来研究,为历史研究提供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价值维度,是本雅明尝试的另一种历史观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7,(6)
艺术作品在阿多诺那里,并非纯粹人造物,而是具有真理价值的事物。尽管文化工业迫使艺术沦为商品,继而摧毁了艺术的真理性,但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仍然保有这种真理性内涵。而企及艺术作品真理性内涵的路径只有一条,即通过哲学。更进一步说,即哲学批评。这部分内容,实际并非阿多诺原创,而是源于他对本雅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雅明认为,哲学批评不同于哲学认识。认识通过概念,是种有向性的思考。而哲学批评的责任则不在于通过概念认知真理,而是依靠理念呈现真理。对此,阿多诺全盘保留了本雅明的思考,并进一步将真理性的内容扩展开来,与艺术对终极事物的追问及其自律性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