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究竟生于哪一年?目前有两种说法: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小辞典》编写组编写,1981年1月出版的《历史小辞典》第109页称:陈独秀生于1885年。而《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1979年9月出版的《辞海》第987页称:陈独秀出生于1880年。该书1963年12月版亦持此说。但是,根据民国七年三月十五日发行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第230页刊载的陈独秀《丁巳除夕歌》,一名《他与我》一文推算,我认为,陈独秀应出  相似文献   

2.
吴海林、李延沛编《年表》(黑龙江出版社1981年版)于北宋朱松、刘子羽生年附缺,谨为补订。朱松的生年该书第197页对朱松的生年付阙。朱松是朱熹的父亲,可据朱熹著述中考其生年。按:《朱文公文集》卷94《皇考吏部府君迁墓记》谓朱松“十三年(绍兴)三月辛亥卒于建州城南之寓舍,年四十有七”。其卒年绍兴十三年即公元1143年,据此逆推,朱松当生于公元1097年(北宋绍圣四年丁丑)。刘子羽的生年该书第197页对刘子羽的生年亦付阙。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秘书长人选,目前记载不一,或称周恩来(见中共中央党校教研室《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分册第227页),或称李维汉(见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3辑第171页)。实际上第五届中央秘书长屡经更迭,并非先后一人。蔡和森在大革命失败不久撰写的《党的机会主义史》明确提到:中国共产党五届一中全会以周恩来为中央秘书长。但周恩来先是因事未到,继而改任军委书记,因此,中央秘书长一职其始就由蔡和森代理。蔡和森在“五大”前由苏联回国,脱离国内实际工作一年半。“事情又不熟悉”,更重要的是他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尖锐对立,不久即被免去代理秘书长职务。“大约是六月廿  相似文献   

4.
评《俄国文学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少兴 《学术界》2002,(2):133-154
一  《俄国文学与宗教》(以下称该书 )是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995年出版的一本 1 9万字的书 ,其前身是内部铅印的同名讲义。据该书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兼管科研 )副院长任光宣教授说 ,该书是他的一部“学术专著” ,“一项科研成果” ,并称“这部书的基本论点和论据经得了时间的考验” ,还说该书“受到国内俄苏文学界的普遍好评”(引文见《国外文学》 ,2 0 0 0年第 3期 ,第 1 0 8页、1 0 9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年多以前 ,我在《文汇读书周报》( 2 0 0 0年 6月 3日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谈历史还是讲迷信》 ,对该…  相似文献   

5.
《辞海》中的《自然辩证法》条目写到,该书是“恩格斯在1873—1883年间研究自然辩证法问题时写的一些论文、札记和片断的汇编。”(《辞海》哲学分册第20页)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写作的时间上限,《辞海》定为1873年,这是以该书第一个片断,即《华希纳》的写作时间1873年(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772页注释376),来确定的,而不是把该书第一篇论文,即《导言》的写作时间1876年  相似文献   

6.
1999年 7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终于出版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大好事 ,我们应当为它的出版表示祝贺。该书辑录齐全 ,有些内容还是第一次印行 ,它将有功于后世。但我觉得 ,该书收录的《百喻经》,在版本上有些欠妥处 ,今撰此短文 ,与“丛编”的编者讨论 ,并愿向学术界请教 !《百喻经》为印度僧人伽斯那撰。他从《经藏》1 2部经中要切譬喻 ,集为一部 ,用以教授新学者。该书最后一句是 :“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竟。”知道此经原名为《痴花》。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在南北朝时代来华传经 ,在南齐永明十年 (公元 493年 )将该…  相似文献   

7.
汉代乐府《长歌行》,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这里的园中青“葵”为何物?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向日葵”(上编第一册第406页,1979年第一版),汪济民、段德森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新编》持同样的看法(下册第133页)。  相似文献   

8.
<正>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论述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时概括地说:“共同劳动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体劳动则要求私有制”(见该书修订第三版,中译本上第16页)。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实际资料与这两句话相对照,认为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则值得商榷。然而,自上述苏联《教科书》以权威著作的地位传到中国后(第一  相似文献   

9.
岳飞究竟是什么时候追封鄂王 ?各家说法不一。张高宽等人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第 70页 )唐圭璋等主编《唐宋词选注》认为 :“宁宗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北京出版社 1982年版 ,第 36 3页 )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凤凰出版社 2 0 0 3年 ,“词人”部分 ,第 5 0 5页 )唐圭璋编《全宋词》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中华书局 196 5年版 ,第 12 4 6页 )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认…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概念和虚词关系问题,在目前的逻辑学著作里,有不同的说法: 1·所有的虚词都不表达概念。(陈宗明《现代汉语逻辑初探》第36页) 2·“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普通逻辑》1984年版第18页) 3·“有些虚词是表达概念的。(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第21页) 4·“表示结构关系的虚词,可以利用名词化的方法用作概念的名称……”。(杭州大学等院校编:《逻辑学》第44页)  相似文献   

11.
《江汉论坛》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载了宋镜明、刘捷撰写的《李达年表》,这对于研究李达同志的生平和思想,是很有益的。但该文中有几处与事实有出入,特辨正如下: (一)第四十二页中,“回国后,同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等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党的上海发起组”。据笔者目前发现的史料,施存统(即施复亮)已于一九二○年六月去日本。施自己曾回忆:“我于一九二○年六月二十日去东京”(《一大前后》二册第34页)。而李达是一九二○年八月初回国的。  相似文献   

12.
《扬子江形势论略》一书,是陈独秀所写的第一篇著作。该书写成并刊印于光绪二十三年冬(公元一八九七年末),署名怀宁陈乾生、众甫撰,系木刻竖排本,无出版社名,大概是陈独秀私人印发。该书发现于安庆市图书馆,过去无人提起过,在历次出版的有关陈独秀文集和刊载的文章中,都未曾收入。现在,这本书在安徽现仅藏存孤本。陈独秀写《扬子江形势论略》时,年仅十八岁。这年七月,陈独秀同他的大哥、大哥的  相似文献   

13.
(一) 1963年10月份《历史教学》上刊载的《陈独秀前期思想的解剖》一文,是孙思白同志为论述陈独秀一生思想活动而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据孙思白同志自己说,这里所指的“前期”是“约在1920年10月以前”。孙思白同志“解剖”的结果,认为在这一阶段内,陈独秀在政治战线上虽然是“软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近代重要思想家,他一生的业绩中,以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最著名。准确、恰当地评价这部著作,不仅关系到正确理解原著的思想,也直接影响到对严复思想的认识。近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论著中,对于严译《天演论》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即《天演论》上半部是唯物论,下半部是唯心论;上半部讲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下半部讲反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见任继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哲学史》第四册第206页、上海师大编的《中国哲学史纲要》第249页等。)笔者认为,这个对于该书摹本思想的总论断是不符合事实的,有加以辩析的必要。 (一) 该书是不是上半部讲生物进化论,下半部讲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先从该书的结构谈起。 《天演论》新译本(即《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一年振)分为Ⅰ、Ⅱ两部分(相当于严译本的卷上、卷下,亦即所谓“上半部”、“下  相似文献   

15.
《辞海》在介绍恩格斯生平传略时写道:恩格斯在“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为《终结》,引者注)”(《辞海》哲学分册第5页)。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我们知道,不仅《终结》的写作时间,而且就是该书的首次发表时间都在1886年。该书是恩格斯1886年初撰著成书的成书后不久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办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期和第5期连载发表。恩格斯本人在1888年2月21日,为该书1888年单行本写的序言中对这一情况作了具体的说  相似文献   

16.
“苍黄”辨     
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唐诗选和杜诗选本,对杜甫《新婚别》中“苍黄”(“誓欲随君往,形势反苍黄”)一词的解释,颇为纷纭。如浦江清等人编的《杜甫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可青可黄,形容形势翻覆多变。”(179页)程云青的《杜甫诗选讲》注云:“苍黄:反覆。苍黄本是两种颜色,这里比喻反覆多变。”(132页)马茂元的《唐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苍黄’,指青黄相间的一种杂乱颜色。”因此他将“苍黄”引申为“思想混乱”(上册342页) 以上诸注均认为“苍黄”的本义是青黄两种颜  相似文献   

17.
范老《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二章第三七页上,有一段叙述汉初轻徭薄赋政策,说: “汉文帝是著名节俭的皇帝。他亲耕籍田,提倡农耕,免收天下农田租税凡十二年。”  相似文献   

18.
“借”辨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62年)392页说:“在上古汉语中表示‘借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一般只用‘假’,不用‘借’。”并且举例:“‘假道于虞’不能说‘借道于虞’。”该书1981年修订本重复了上述文字。(420页)案:“假道于虞”见于《左传》僖公二年、五年等。《古代汉语》第一单元文选部分节选了僖公五年,题名《宫之奇谏假道》。然而据此断言“假道于虞”不能说“借道于虞”,则谬。《谷梁传》僖公二年通篇说“借道”而不说“假道”,即为明显的反例: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壁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中国革命中之孟雪维克主义》(以下简称“《争论问题》”),是在1927年的中共五大上分发的公开批评陈独秀、彭述之右倾机会主义的重要论著。《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记为1927年2月,周永祥《瞿  相似文献   

20.
<正>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自称自己是经济学家,并用自己刚刚形成的哲学思想去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和哲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1880年,他在《关于<哲学的贫困>》一文中写道:“我们所以要重新发表《哲学的贫困》……是因为:在该书中远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248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只注卷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