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钦察汗国与蒙元大汗廷之关系极其复杂,原因亦极其复杂。双方关系对中亚之政治格局及其时之中西交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双方关系之复杂演变亦体现了中央政府之权威与所能动员之物力和人力对国家统一和整合之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本质主义打破了不变本质之幻象,但并非意味着不少人忧心的放任自流,罗蒂反本质之后迈向关系主义即为此提供了充分而精彩的例证。与看待世界的实体主义范式相较,关系主义主张一切皆须在关系网络中定位。从关系之角度进行研究虽为20世纪之风潮,但罗蒂将其上升至哲学思想之核心。关系主义与关系本体论或实在论既有共同点又有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3.
张素德 《理论界》2014,(1):76-7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怎样处理好警民关系是当下民警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纵观公安工作的发展史,公安工作做得好,警民关系和谐,群众满意度高,社会治安就稳定。本文拟从警民关系中"民"与"警"内涵之界定,解析警民关系不和谐之原因,以此构建警民关系和谐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许午 《社会科学论坛》2006,1(8):150-154
本文对洪秀全拜上帝教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之关系、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之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新疆之地"连蒙跨藏,不特为我国西北之屏障,且为亚洲之中原,而又系欧亚交通之要道也"[1].近代以来,英、俄诸强均对新疆虎视眈眈,近代新疆的对外关系十分复杂.英国与新疆之关系,是为近代新疆对外关系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6.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介于科学和哲学、科学史和哲学史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和哲学之关系随语境变化而发展和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征和规律。透过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史及其二者的错综复杂关系,从语境论的角度来看,科学和哲学之关系的演进已经经历了古代自然哲学语境中的原始一体化关系、中世纪宗教神学语境中的非正常关系、近代前期经验科学语境中的分化独立、近代后期理论科学语境中的相互渗透和现代科学与哲学相交融的语境中的高度综合等发展时期。当下,科学和哲学之关系正在步入后现代哲学与科学一体化语境中的“后综合”或新一体化关系时期,并且这种“后综合”或新一体化关系在后现代哲学与科学一体化语境中不断向前演进,形成了科学与哲学之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论特别权力关系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别权力关系作为与普通权力关系相对的一个法学概念 ,专指基于特别之法律上原因 (法律规定或本人同意等 ) ,为达成公法上之特定目的于必要之范围内 ,一方取得支配他方之权能 ,他方负有服从义务所形成的关系。其在主体地位、内容、纠纷解决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从性质和内容上又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作为注重精神追求的哲学家,方东美十分看重宗教与人生的关系。他把宗教理解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这种精神生活方式所表达的,是人类对宇宙创化力的无限虔敬之心。人们保持了这种虔敬之心,便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与他人相友爱,并能参赞宇宙之化育。“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方式,宗教乃是人类虔敬之心的表达,人藉着宗教可以发展三方面的关系——首先是与神明之‘内在融通’的关系,其次是与人类之‘互爱互助’的关系,第三是与世界之‘参赞化育’的关系。藉着神,我们得以存在于世、并且提升人性;在神之内,我们得知泛爱万有、尤其普爱…  相似文献   

9.
哲学与政治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张力关系,如何看待这种张力关系将影响人们对哲学之价值和哲学家之作用等问题的理解。本文阐释了哲学与政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两者之冲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哲学家的公共角色。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天人之学”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身心的关系,其“人从天治”与人有“功于天之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理势合一即天”与“君相可以造命”、“一介之士可以造命”的人与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关系是对中国传统历史观的突破、具有近代历史观的启蒙意义;其“先天之性,天成也。后天之性,习成之”的人与人之身心关系改造了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突出了“习成”对“天成”的实践作用,但它并未超越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物权关系的适当法——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之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物权关系统一适用物之所在地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所采取的共同立场,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成为解决包括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在内的物权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但是,对于物之所在地法原则适用的理论根据学者们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其实,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所以成为解决物权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的基本原则,既是由物权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也是由物权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质言之,物之所在地法乃国际物权关系的适当法。  相似文献   

12.
萨伏伊在《异域》里把美国南方视为一个不同于美国北方的“异域”,从系统力量之异、种族关系之异和种族心理之异的角度展现“异域”之异,揭露黑人的悲剧人生和白人种族主义制度的非人性和非理性.政治之异、司法之异和大众媒体之异显示了美国社会系统力量的冲突和内耗,抨击了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反人类性和反文明性.种族情结、种族疏离和信用危机引发的种族关系之异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人身安全,恶化了美国的种族关系;身份焦虑、歧视焦虑和越界焦虑通常会深化美国社会的种族心理之异,加剧黑人的双重意识危机,妨碍美国多元化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伦理之“道”是体现在各种实存的伦理关系之中的“道”,随现实伦理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个体之“德”是不断获得与修正伦理之“道”的动态过程,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德性。二者的相互转换遵循“伦理关系—道—个体—德—伦理关系”的循环路线,群体与个体各自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共同推动“道”与“德”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词学研究体系追述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正 《文史哲》2002,(6):22-26
新词学研究体系分为词体、词学本体、词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三大层次 ,包括词之起源、词体构成、声情关系以及词之特征、词与环境关系、词之流变、传播与接受、词论、基本文献、研究方法、词学学者、词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相关学科、词学与自然科学之相关学科、词学与当代文化建设 1 4个门类 ,又下设 47个科目、1 0 0多个子目 ,最终成果是中国词学史、词学研究史等著述。建构这一体系有助于推动词学学科建设和词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 茅盾神话观的研究应纳入茅盾整体研究的宏观格局中;并注意以下侧面:一、它与茅盾的世界观整体,特别是其政治观等主要构成因素之关系。二、它与其美学观之形成及东西方文化探源工程之关系。三、它与其治学方法的方法论宏观格局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底里,有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说文》中之亦声、省声和省,是许慎对“六书”的若干补充说明,是传统汉字结构理论之组成部分。汉字在其长期历史发展中,字形之孳乳、省变,字义之引申、转移,音读之因地域不同而殊异,因时代变迁而音转,形成极为复杂之形音义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反映在语言文字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朱子一生最后绝笔为《楚辞集注》.正因为感同身受,朱子才能在生命中最后的几年,花极大的心血注解《楚辞》,实则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在极力表彰屈原“忠君爱国”精神的同时,极力痛斥扬雄之“偷生幸死”,将忠义之精神、君臣之大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将朱子心中郁积之情愫表露得一清二楚.正如朱子在序言中的夫子自道,《楚辞集注》度越前人的方法有两端:沈潜反复与嗟叹咏歌.“沈潜反复”是朱子治学的普遍方法,“嗟叹咏歌”是朱子治诗赋的特别方法.二者之间其实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理一分殊的关系,也可谓主从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思平 《江淮论坛》2003,(1):103-108
唐宋诗词中有一种反自然、逆天性的“变性之音”,即男性诗人往往以女性身份、而把权贵而尤其是封建君王比拟为自己的夫君,以妻妾的语气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效忠献媚或者哀怨期盼之情。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儒家之女性化思想与诗教理论的熏染、阴性文化盛行之社会环境的压迫、以男女之情写君臣关系之文学传统的影响以及文人自身的性格弱点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杨势如 《理论界》2011,(7):49-53
现代银行法律问题由于银行业务日益发展而显得繁复与多样,一项国际银行业务本身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表面上似乎仅是单一类型之法律关系,唯细究其中,往往发现是诸多法律规则的综合体。合同关系,无疑是银行业务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在国际银行贷款业务中所发展出的联贷、衍生性金融商品、贷款证券化等金融业务亦同,因此,本文系以国际定期贷款合同、国际银团贷款(consortium loan)之法律关系为探讨主体,并以其所涉及担保、法律适用及管辖权之问题为基点,期能涵盖国际贷款业中所涉及之法律关系及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20.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类似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可参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原理来处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