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378名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应对方式问卷的6 个因子中,幻想和退避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自责应对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②流动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的6 因子中, 自责和退避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对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下岗女性职工自我效能感可以区分为一般效能感和再就业效能感两个部分。下岗女性职工两种效能感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再就业应对也以积极方式为主,而再就业效能感则低于男性下岗职工。两种效能感是受不同的再就业因素影响的,同时两种效能感也影响着不同性质的再就业应对方式。回归分析表明:当一般效能感较低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较高的再就业效能感会导致积极的再就业应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初入职场者在工作中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情况,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论:大学生初入职场者在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在应对方式中各因子的倾向性顺序可表示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幻想→自责。  相似文献   

4.
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1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量为21%。主动性人格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367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考察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职业决策困难特点方面,大学生在缺乏职业信息、犹豫不决、内部冲突三个维度上得分均较高;在内部冲突、犹豫不决、缺乏获得信息方式上,女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面,缺乏决策过程知识、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缺乏获得信息方式以及犹豫不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可靠信息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同卷(SDS)对河南大学383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极显著高于女生,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各应付因子中仅解决问题性别差异显著,其他因子无性别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显著正相关,与自贵、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以及抑郁显著负相关;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者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退避因子以及抑郁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关系密切,提高大学新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强其应付能力,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314名4-6年级小学生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小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女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解释或预测其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8.
9.
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对3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科目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也表现显著性差异,理科显著高于文科;不同年级之问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建议,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成败观、积极归因方式等多个维度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以期能够寻求一条适合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为其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0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7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P<0.05)。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父母应改变不良教养方式,提升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民族研究条件,采用点面结合,调研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结果发现:边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较为严峻;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与内地及沿海学生有显著差异,也明显不及当地汉族学生;来自少、边、穷地区的民族学生,心理问题尤为严重.研究者认为:要维护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应重视贫困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多渠道"扶贫帮困",减少因经济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民族学生素质教育的轨道;关注亲子教育,改善家庭因素;重视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等,并有针对性地从上述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校大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将其与女性群体和男女合校女生进行差异比较,为女校大学生教育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选取女校和男女合校女生共507人进行测试。结论:1.女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与女性群体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2.女校学生在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显著专业差异。3.女校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4.女校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女合校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自信人格研究是我国心理学领域中新近发展的研究主题和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基于当前自信研究的现状,我们系统地探讨了大学生自信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了自信人格诸层面与心理健康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整体自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预测力和显著影响力;不同自信得分组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诸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均为"高自信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优于"低自信组"大学生,增强个体自信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 ,发现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国内常模团体 ,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民族院校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自尊得分也显著低于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个项目的得分低于非民族院校大学生;同时,除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外,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心理症状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民族普通院校。  相似文献   

17.
运用SCL-90症状量表,对重庆市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离异家庭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不同来源的离异家庭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性和偏执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跟随不同抚养者的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焦虑、敌对三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四年级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其它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76名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恐怖;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8个因子上,老区农村初中生均存在极其显著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学习压力和支持利用度对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4000名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一年进行追踪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1年时,人格测试的对比显示其人格特征发生的明显变化。EPQ 4个分量表显示各群体精神质(P)内外向(E)和神经质(N)因子分均呈上升状态,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掩饰性(L)因子呈下降状态,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学生在“非典”时期及“非典”后1年时心理问题检出率显示其心理健康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UPI第一、二类筛选人数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公共卫生危机对大学生的人格及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及心理疏导可使大学生的人格及心理健康得到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