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义 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这样定义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体育教学旨在让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着莫大的影响,所以各大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任重道远。本文主要分析探索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部清新淡雅的<边城>凝结了人类至真至善的美,体现了沈从文先生的社会理想和美学思想.正如作者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意图时说: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宇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细细品读<边城>,让人心灵颤动、回味无穷,湘西山水之美衬托了人性之美,人性之美也如山水之美,生活其问的人们唯其善良,更加重了作品的悲剧感.文中的湘西景致、善良质朴的人们、淡淡的爱情悲剧等营造了<边城>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些都反映出,新课改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刘斐 《职业》2008,(20)
新课程标准指出: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亿 《职业》2007,(7):14-15
她是中国第一批独立电视制片人,她总是快乐而毫无顾忌地大笑,甚至拿自己插科打诨,完全打破了国内女主持人一贯保持的淑女形象.她所主持和创办的<超级访问>和<情感方程式>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她的直率、她的乐观,她的不拘一格都让人好奇不已,正如她自己所说:"创作中、生活中我都是标新立异的."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5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笔者是一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深感任重道远,要与时俱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进行潜心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粗浅地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胜     
古汉语中,"国"字往往是都城的代名词.<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一般情况,都城简称为都,又称京师.<公羊传>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众也."夏朝、商朝的都城称邑,周朝以后,都城多被称为京师.  相似文献   

9.
体育新闻报道失范现象 言语暴力成为当今体育新闻中的奇特现象,并且呈现为一种流行、时尚的报道模式,细心的体育读者不难发现在有些体育报道中,教练成了"帅"、"掌门人",队员成了"炮弹"、"枪手",甚至"杀手";比赛成了宣战、伏击、歼灭、生擒、诱敌深入等."枪手死于自杀","流浪者去杀豪强","在反战中完成屠杀","川深两军预谋大屠杀".看到这样"杀气"十足的体育新闻标题,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黑社会的备忘录,其实,这正是目前体育新闻存在的一个严重的误区:"杀"气太重,言语暴力.描写国与国之间的比赛时,标题更加血腥:<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仅割越南鱼脯三刀>、<10分钟玩死阿曼>、<森林狼加时"咬死"国王>.这些语言不仅失去新闻真实客观的标准,而且充满了血腥与暴力,引发了许多业内人士和学界的担忧.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提出:"让我们的学生进入生活化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高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是在语言习得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现选材生活化、情境生活化、作业生活化和文化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忱与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培养师生团结协作、积极乐观、攻坚克难的人生态度,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爱的源头     
在一次辩题为<21世纪真的是知识经济吗>的辩论赛中,一位教授以"21世纪的经济将是生命科学经济"的观点获胜,其中这位教授说了一句话:"肿瘤和爱滋病是人类自卫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一、在游戏环境下充分挖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充分挖掘奠定了"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导向,教学导向当然是建筑在"以能力为本位"理念基础上.21世纪,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在随之发生变化,信息素养与传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一起成为新的教育目标和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3.
<项链>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作品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 "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宋长青 《职业》2012,(26):157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了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终身教育观念认为:在学校教育之后,应保持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便应对将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终身体育源自终身教育思想.1978年,在保罗·郎格朗等先行者的倡议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其中提及:"必须有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与运动实践得以贯彻于每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初始,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活动,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报告中指出,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其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两倍.报告指出:"我们能否满足持续增长的全球用水需求,将取决于人们对现有资源的有效管理."报告就此提出了9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职<航海体育>是依据中职学校交通运输类水路专业特点而专门设置的体育课程,具有适应性强、涉及面广、锻炼方法详细等职业性体育特点.同时,针对船员船上工作和环境特点,选择了具体、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其身体素质和船上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锻炼价值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陈燕 《职业》2010,(23)
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技工学校<体育与健康>传统的田径课体育教学中,教师多是采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即先做几节徒手操或慢跑几圈,接着就是单调、枯燥的跑、跳、投练习,最后做放松运动,之后就下课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觉:田径课就是跑了再跑,跳了再跳,投了再投,极其枯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