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乐死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每一种类在学理和伦理上的可责难性是不同的。在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绝症病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主动要求对自己实施的安乐死,即主动安乐死和自愿安乐死。界定含义后的安乐死,体现了尊重人性、维护生命尊严的人道主义关怀,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因而不具社会危害性。最后,安乐死的实体立法可通过在刑法中增加新的正当行为条款来实现,程序法规制方面,可以通过单独立法的形式规范其申请、审查、批准、执行、备案等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是当今世界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 ,涉及道德、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由于对于人是否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的看法不一致 ,法律上明文规定允许安乐死的尚不多。荷兰的立法代表了安乐死立法的发展方向 ,启示我们对于安乐死的深入思考 ,从保障人权和有利社会的高度对待安乐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立法在我国现阶段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主要是 :首先 ,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其次 ,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素质的低水平 ,导致了人们对医生诊断可信度的疑问 ;第三 ,对安乐死立法内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把握。因此 ,应当用判例的形式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安乐死案件 ,同时 ,在某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制定颁布安乐死的地方性条例 ,待条件成熟时 ,再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传统医学、传统伦理、传统法律的一种挑战。笔者认为,安乐死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医疗权就是处理人体与生命的权利,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在有利期望的前提下进行;安乐死法律关系区别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主要在于:通常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指物、行为和智力成果;安乐死的法律关系的客体却是特指患者的生命或健康权。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的法律与伦理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乐死是当前法学、伦理学界的共同难题.作者从三维取向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出发,探讨了安乐死的法律与伦理学问题,认为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可能导致安乐死的合法化,只有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才可能指导和推动安乐死合法化进程.安乐死特别是被动安乐死以隐秘或半公开方式而存在,针对这一客观事实,依据现代医学模式,在实施安乐死过程中应遵循有利原则、自主原则、合法原则和公开原则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安乐死的道德观与立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乐死应与时俱进地用现代道德观进行重新审视,是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的。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民意表明在我国实施安乐死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严格设计,安乐死在我国立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对病危不可挽救的病人实施安乐死的行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争论在各领域都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法学领域,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从1992年起,我国每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都会收到关于安乐死的提案,但仍未对此立法.文章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安乐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涉及问题较多,一直备受人们的普遍争议。本文基于目前的争议,主张安乐死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认为:鉴于我国当前的条件,安乐死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是否违法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安乐死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在被悄悄地执行.立法的空白使得司法机关对这种事情采取了不告不理的态度.文章从法的规范功能谈了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并对立法的框架做了构想,分析了立法中的难点.立法虽有难度但行为必须得到规范,要使人们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涉及到哲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与哲学对传统自然观、生命观的批判。对医学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自然、生命的哲学理解不同,对不同死亡方式的态度就不会相同,即便都是安乐死,但对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态度也不会相同。就当代人而言,死亡本身不可避免,但死亡方式应当是可以选择的。只要有利于捍卫人的快乐与尊严,有利于追求人生命的意义,不管选择怎样的死亡方式,其死亡都比泰山还重。  相似文献   

11.
12.
安乐死的评价体系较多,是医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长久讨论的热点问题。当下广泛实施安乐死的时机并不成熟,但不能否认安乐死作为时代产物的合理性。本文从有利原则、公正原则和人性视角三个伦理学的角度对安乐死问题作以分析,论证安乐死的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3.
妻子生病8年,其中5年瘫痪在床,丈夫悉心照料并倾家荡产为妻治病。在当地,他们被乡亲认为是一对恩爱夫妻。2011年,丈夫又一次带着妻子去看病仍无疗效后,在妻子的哀求下将她推到河堤之下致死,丈夫成了害死对方的"凶手"获刑5年。这个案件让人唏嘘,而案件背后的家庭因病致贫、贫病交加摧毁人的生存信心,更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本世纪90年代后,成为困扰西方乃至世界的难题。安乐死问题的本质涉及病人的生命权。安乐死合法化将与传统生命伦理规范和以人权保护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制度相抵触。安乐死毕竟是人类生命中的个别现象。当个别公正与整体公正发生冲突时,立法应当牺牲个别公正,确保整体公正。立法建议安乐死“人命关天”,不宜合法化。  相似文献   

15.
安乐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以安乐死的分类为出发点 ,通过对目前相关论文的分析 ,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误解和不足 ,认为应该注意区分自愿安乐死与协助自杀 ,应强调对非自愿安乐死的研究 ,目的是希望今后的争论更具有针对性、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有关安乐死的争论除在哲学、伦理学、医学等领域展开外,法学界对安乐死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近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尤其引人注目,笔者想就此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道德标准的非公度怀造发乐死道德评价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1)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的矛盾;(2)情感与理性矛盾;(3)现实与可能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正确认识病人的利益。病人的利益有积极利益和消极利益,安乐死是对病人消极利益的维护。基于此,我们认为:(1)病人选择安乐互在道德上是非恶的;(2)实用性同意安乐死并非功利主义的;(3)医生实施安乐死交未违背职责也并非是反人道主义的。因此,总的来看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与伴侣》2010,(1):58-59
不知从哪天起,你开始缺乏工作热情,从来不主动要求做事,只是懒洋洋地应付:或者不求上进,安于现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你正在经历着职场“安乐死”——就像温水煮青蛙似的,没有痛感,但等发现危机来临时,已经无力逃脱。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2,(6):43-44
日前,上海市首例对母亲实施“安乐死”的梁万山,被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安乐死”的激烈争论……“尽孝心”,老电工电击老母亲  相似文献   

20.
安乐死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维护患者的生命权和自主选择权,保证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对于家庭和社会有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同时它对伦理道德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纵容人们消极面对生命的态度,造成医生职业道德观念上的混乱和职责的困境,并且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会造成社会混乱;然而安乐死是时代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国家和社会应从各方面对安乐死进行规范,促使人们从思想观念上接受安乐死,推进安乐死的合法化,以实现它应该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