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蒙古国为世界上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尽管近年来人口总量有所增长,但人口增长仍然很慢,且人口分布不平衡问题严重,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等国际组织多年来的支持下,蒙古国人口生殖健康状况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差距较大、部分省份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孕妇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等问题。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蒙古国内仍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足、全国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生存环境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总人口数为459 662 39人,规模巨大,而且16个州市的总人口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昆明市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区域,总人口643.2万人,迪庆藏族自治州40.0万人,昆明总人口比迪庆藏族自治州16倍还多。本文以整个云南省的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代表影响人口地理区域分布最大的两个因子:即种植业产量产值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并用云南省粮食的产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分别计算出云南各县(市、区)的抚养能力,也就是用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来代表区域的自然人口容量、用GDP的人口容量代表经济人口容量。然后评价了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人口承载情况,目的在于优化云南省人口区域分布结构,以实现云南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烟台市计划生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全面推行于70年代。多年来,全市始终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通过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宣传教育、完善利益导向、提高人口素质、关爱计生家庭等多项措施,群众婚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烟台市共出生人口5.65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4,人口出生率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连续第1 5年实现人口零增长。从烟台市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累计少出生人口950万人,相当于全市现有人口的近1.5倍。人口计生工作连续23年荣获全省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荣获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实现全覆盖。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人口及发展问题。人口规模由1953年的3401.3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10449.07万人,人口总量是原来的3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53年的5.89%提高到2000年的8.41%。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VI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荣与发展,更需要人口结构的合理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中合理的性别比是民族兴旺发达、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借鉴汉族人口的研究经验,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于我国人口态势的讨论是越来越多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发表更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人口正在发生着的变化的强烈关注。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和未来走向,一方面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与兴衰荣辱,另一方面关系到干家万户的福祉,人们对它的关注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十分可喜的。可以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对我们的人口状况和未来走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人口,年增长率1.33%。尽管人口增长率在下降,但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800万左右。世界妇女平均生育2.8个孩子。其中,发达国家1.6个孩子,发展中国家3.1个孩子,最欠发达国家5.3个孩子。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4岁至66岁。其中,发达国家为74.5岁,发展中国家63.6岁,欠发达国家52岁。  相似文献   

7.
宁夏人口增长:结构性差异和自回归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永松  于法稳  李周 《西北人口》2011,(5):77-80,84
本文在回顾已有关于宁夏人口预测方法和结论的基础上,首先用Chow检验法检验了建国以来宁夏人口变动特征。结果表明宁夏人口增长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差异,然后用扩展的Dicky-Fuller检验法验证了宁夏人口数量、宁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单位根过程,而宁夏人口增长率为带常数和时间趋势项的平稳随机过程,最后利用建立的宁夏人口增长量、宁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一阶差分自回归模型预测了未来宁夏人口规模。预计宁夏人口在占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会进一步增加。人口将从2009年的625万增加到2050年865万。  相似文献   

8.
以1982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年龄别受教育模式、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为主要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 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递进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和变动趋势.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进入下降阶段.各年龄队列之间人口规模从差距巨大,向差距显著缩小转变.预计今后高等教育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稳定下降,人口规模从2015年的12849.16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9114.74万人,比2015年减少3700多万人,下降幅度接近1/3.未来的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预计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至2020年保持在3000万—4000万之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之1990—2000年有大幅度下降,但不同民族间差异明显,由此导致各民族人口规模变化较大,与2000年比较,人口在1000万以上规模的少数民族由2个增加到4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由20个下降为19个;人口增长率不仅在民族间差异大,而且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地区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各民族的老年人口增长率都很高.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3.36%提高到2010年的32.84%,但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各民族、各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中心城区适度人口测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情景模式下的适度人口测算方法,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GDP和生态足迹五个方面预测了兰州市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中心城区人口客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素强烈;中心城区适度人口为217.82万,最大人口规模为393.86万.2005年中心城区现状人口数已接近达到适度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11.
健康投入的快速增长将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人口均衡发展的视角,研究发现,健康投入对老龄化的影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老年人口数量方面,还体现于老年人口的结构,诸如年龄、性别、城乡状况等方面,进而会使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出现规模老龄化、高龄老龄化、性别失衡老龄化以及农村健康不安全老龄化等新的特征,我国老龄化问题亦将由数量压迫型向数量增长和结构失衡并存型转变。而对老年人口实施健康和人力资源管理,推进城乡健康公平则是应对未来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人口增长的长期过程一直是充满困惑与引发争论的话题,将人类复归到生态系统的普通成员,按照生态学逻辑构建一个由替代生育率内生引导、人口容量外生制约的人口增长新模型,以代替用具体社会经济因子解释短周期人口变动的传统思路,探讨生育率转变的一般模式及人口发展的长期趋势。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口已经或正在经历着第一次、第二次生育率转变,全球生育率演变可以聚类为欧美、亚非拉、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亚四种区域模式;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完整经历了两次生育率转变。极限替代生育率是生育率演变的长期目标,但当前已有一些国家跌破更替水平,这也许会成为各个国家的普遍经历,预示着人口容量约束的日益显性化;世界及主要国家的人口规模正在日益逼近其容量极限,并会在惯性驱动下突破容量限制,达到峰值后再以负增长方式趋近人口容量,同期的生育率也将向极限替代生育率递增复归。按趋势模拟世界和中国的可持续人口容量分别约为65亿人和12亿人。研究设计出测量人口增长惯性的新指标——人口增长惯性系数,它是生育率与实时替代生育率之比或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相比常用的人口惯性因子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李鹏 《西北人口》2010,31(6):42-48
文章在内生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推导了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规模负相关的结论,同时基于1954年至2007年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规模负相关。文章的动态面板协整检验表明,我国人口规模每增加一亿,人口增长率将减少2.13‰,我国人口规模将会达到15.4亿的峰值,然后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最后文章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人口规模的变化是人口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琦  郭剑雄 《西北人口》2013,(6):13-18,24
由工业化、城市化引致的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加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为农业由人口数量红利型向人口质量红利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为内地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正在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人力资本虽对农业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低于现代物质资本的贡献,东部地区农业发展仍依赖物质资本红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农村人口质量偏好进一步得到强化,东部地区将率先实现人口质量红利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胡伟华 《西北人口》2011,(6):79-83,88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复杂的,内蒙古是民族自治地方,人口有其独特性,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各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上升及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对1990年以来的内蒙古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作用;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负相关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及平均受教育年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A simple model of Malthusian population growth combined with population‐induc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enerates accelerating growth. The model may be relevant for a first stage of growth in which natural resource limitations can be overcome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t is not applicable to a later stage in which resource constraints are more resistant. Parameter values are roughly inferred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 Exogenously mor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nitially depresses income, perhaps for up to several centuries, then raises it without limit. Mor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s desirable only when the social discount rate is less than the ratio of the parameters for induc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static diminishing returns. Imposed population fluctuations cause inverse movements in incomes, so that induced progress is very difficult to detect empirically even for population fluctuations up to 500 years.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新疆人口增长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出生和人口迁移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会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人口增长又受政治、历史、经济和自然等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新疆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过程,有助于全面了解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洲的人口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生 《西北人口》2009,30(5):23-26
非洲的人口动态长期以来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洲的人口动态由高出生高死亡模式向高出生中死亡模式转变.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种过去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出生率导致非洲人口迅速增长。在非洲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非洲人口分布的变化与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这种独特的迁移模式均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争论。本文首先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框架,进而得出了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预测,然后利用大量的经验数据初步证实了上述判断;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可能依时间、地点而有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应当适时地调整现行的人口管理政策,以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