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工A问: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少义工,社工和义工的关系密切,像朋友一样,这个关系的度应该如何把握? 答:不同的场地、服务性质、时间、机构服务人手状况,便会产生对不同义工的需求。社工必须分辨和明晰服务工作目标,掌握自己的角色。面对不同年龄的义工和义工参与,角色和沟通形式是决定社工和义工日后关系的多元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是用来体察并认识专业行为和指挥其专业行为的道德标准。这对于习惯做具体服务的社工来讲,的确有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平等”、“尊重”等词汇虽然时常挂在嘴边,但如何在具体的实务中展现并让服务对象感知,是社工需要面对和历练的。而如何借助真实的社工情境,发展出适合地区文化且符合专业规范的实践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在我国推开后,民政部门便开始推动"社工、义工联动",以期两项服务能相辅相成,都得到理想的发展,却产生了谁带领谁的问题.有社工表示,社工有专业能力,义工项目应由社工带领,但也有义工质疑社工对义工服务不了解,没有能力带领义工服务.这一问题其实源于对义工服务的不同理解,本文尝试找出社工和义工分工合作,进而实现双赢的策略. 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加入义工的行列,以往的很多义工服务对义工能力的要求都不太高,最重要的是义工能参与.为了让义工达到服务的能力要求,还会提供简单的服务技能培训.而随着我国教育程度的提升,义工的能力也同时增强,很多义工服务都由义工自行组织和开创,不一定要由他人来带领,这就使得社工和义工需要在不同的社会服务中重新定位其角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4,(31):10-11
社会工作是一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作为助人的发起者和影响生命的源头,其自身实务能力的大小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内地的专业社工从学校教育到工作岗位,在实务训练上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一线社工普遍存在实务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升一线社工的实务能力是学校、服务机构及一线社工共同的渴求和愿望。本期便听一听各方的声音,以期在提升一线社工的实务能力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突出,除了生活照料问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心理照顾服务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这给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名老年社会工作者,自从2006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工协会将社工服务推广至敬老院后,我便一直就职于浦东新区乐耆社工服务社。4年多的老年社会工作经历,不长不短,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对专业技巧运用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近期以来,社会组织在深圳这座开放、包容、年轻的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社工服务随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出现而得到了更充分地拓展.同样是社会建设的有力推手,义工服务的发展有着更久远的历史,在社会上有着更为广泛的认同和认可,随着市民对公益认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做义工成为了部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面对市民对社会服务不断增大的需求,面对社工、义工组织的发展现状,如何发挥社工、义工联动的作用,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双工联动"模式应该体现出更多元的形式,社工也应有更清晰的角色.笔者认为,"双工联动"是一种服务模式,最终目的还是通过整合双方的力量服务社会,根据不同的服务领域,双工联动会呈现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是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前者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描述,而后者是一种政治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在一些具有较长的移民历史的国家比较普遍。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反映了现代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其中它必然要继续维护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少数人族群的地位和权利。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就有很大的区别,决定了各个国家在采取具体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的整合上也应当具有各自的特色,应当让各国的多元文化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社工介入小康家庭的首要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服务气氛,以利于促进家庭其他功能的恢复。通过社工本人真诚、关怀、尊重、接纳、平等的态度来改变小康家庭原有的不和谐状况,从而促进小康家庭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使家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保障房社区的社区治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突出。在政府的主导下,社工机构在保障房社区内设立社工服务站对实现社区内的组织和居民的多方参与以及为其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契机。运用SWOT分析框架评估社工服务站的内外环境,并提出社工服务站的日后的发展策略,进而推动保障房社区实现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关系是一门学问,尤其在中国文化中更是如此。很多社工不愿触及“关系”的话题,在日常交流中常听他们说“处理关系不是社工专业的事”。果真如此吗?翻开所有社工专业书籍,“关系建立”均是一切专业服务的开始。若我们在服务中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最终往往导致部分案主或小组成员的流失,许多服务将会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3,(1):57-57
社工B问:我在医院做医务社工。社工办公室是开放的,有时服务对象到病房拿药,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也会顺便到社工办公室“坐坐”、“聊聊天”。但此时服务对象未必需要即时的辅导,社工花时间陪着他们聊天也不是,不陪着也不合适。我们一般会安排一个同事接待他们,这样正常的工作难免会受影响。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12.
案主自决是个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承认案主有自己选择与决定的权利和能力。但:葩专业实践中我发现,案主自决很多时候很难实现。因为,在专业关系中,社工虽没有自称“专家”,但把案主看成:有问题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社工与案主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社工处于主导位置。许多一线社工也是主导着所有计划的开展,案主则被动接受社工提供的服务和安排。这种情况下,要求案主去突破自我、发挥潜能是很难的。他们不习惯仅依靠不断的自我调节来解决问题,非:静希望社工给予权威性的、专业性的“指点”。如果社工不能给案主“引路”,则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对社工产生怀疑与不信任,使得工作目标无法达成。同时,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求助者为了“面子”,往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口求助,但—旦求助,他们就想得到实实在在的、实质性的帮助,甚至是彻底解决问题。于是,社工又习惯于向老师、督导、专家索取意见,以求对案主的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刘莹 《现代交际》2015,(2):110-112
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成功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民族院校由于学校的特殊使命和学生文化的多样性,教师必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理念、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情感态度能力、跨文化行为能力等四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民族院校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5月2日,由中国社工协会主办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推进会暨能力建设培训班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领域的先进企业、基金会、社工服务机构代表及一线社工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在致辞中说,举办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推进会暨能力建设培训班,是为了总结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实务经验,研讨各领域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成果;表彰各领域中优秀的、先进的社工服务机构,让典型引路,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推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尤其要在民族宗教、食品药品安全、司法矫正等领域培育发展更多的社工机构,进行社工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和政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自希望社工2008年9月入驻学校以来,我感受到学校每天都在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第一是我感到社会工作服务促进了课余文化育人的功能。很多学生喜欢来“社工之家”办公室,有事没事都要来转转,看看社工在做什么,部分学生更是—下课必来“社工之家”报到;师生每每经过走廊都会驻足停留,看看我们的标语、图片’开怀大笑。社工走到哪里都会有学生主动问好。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服务契约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发挥着建立服务双方信任关系以及明确双方责权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过程中,服务契约的签订却面临困难。就目前来看.应该建立与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社工服务契约签订模式,即通过人情往来建立初步信任.形成服务双方非专业关系,再将非专业关系引入专业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契约对中国社工服务的规范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你们都没结婚,如何帮助我解决婚姻家庭问题?…‘你都没生过小孩,怎么知道如何教育?”类似的质疑,无不在每个社工身上上演过,这让部分社工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价值,部分新人职社工更是闻风丧胆,把个案服务列入黑名单,不敢开案……那么,这些所谓的质疑是否如此可怕?社工该如何运用专业技巧灵活面对?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12年4月到广东省佛山市某医院社工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当时,卫生系统和医院共同出资向笔者所在的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构共派驻5名专职社工进驻该院社工部提供专业服务。社工在为期3个月的需求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病患和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服务项目,其中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服务项目旨在建立乳腺癌病患的同辈支持网络,助力乳腺癌病患实现身、心、社、灵的全人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普遍面临着服务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内容单一及服务资金无法有效保障等问题.广东省江门市社工机构从2010年7月开始介入白沙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坚持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化及增权视角,在个案管理工作方法指导下探索"社工+家政+义工"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社工与家政人员、社工与义工、社工与居家养老对象及社工、家政、义工、居家养老对象四者之间的有效联动,在满足居家养老对象综合需求、提升居家养老对象能力、促使政府资源及社会资源有机结合、促使政府转变职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联动关系见右下图).  相似文献   

20.
社工机构作为服务型机构的特点已经毋庸置疑,但如何保证社工机构的服务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提供服务的社:[及其所属机构的管理方式息息相关。试想,一个整日处于权威管理氛围下的社工,又怎么会有恒久的服务态度去面对所有的服务对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