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要体现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核心地位,就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市民化和社会融合问题,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关注农民的心理建设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新型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心理的影响,分析当前的农民心理冲突产生原因,提出新型城镇化心理建设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审议决定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头等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所在。虽然新型城镇化一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但实际上,土地的城镇化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农民关心问题的焦点集中反映在土地问题上,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成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解决好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流转的问题,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刘庆斌 《城市观察》2014,34(6):115-122
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在现有体制机制环境下,将受到户籍制度、就业、住房、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尽快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必须加快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保证进城农民"居住有其房";必须全面提高城镇就业创业保障水平,使具有劳动能力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城镇经济社会承载能力,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必须建立完善城乡土地征用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主要是解决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否顺利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问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能否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既表现在城镇社会的不同群体间,也表现在区域间。两者都会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本文首先界定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并对其在群体间和区域间不均等的表现进行了考察,进而深入分析了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城镇化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 据了解,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已经上升到2012年的53%,尤其是在过去十年出现加速,但主是土地的城市化。而新型城镇化将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将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这种转换,需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对社会善治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但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困难。城镇化对三农问题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农民的准入门槛、阻碍农民城市融入。因此,需要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为农民工社会融入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张明斗  曲峻熙 《城市》2016,(12):16-20
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发展效率问题,有效地提升城镇化发展效率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适应新常态要求具有关键性意义.笔者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及其效率的分析,系统阐释了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提升的响应机制,认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的提升将是实现由数量至上到效率至上、 由城镇优先发展向城乡协调发展、 由非均衡型向均衡型、 由产城割裂向产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转变,并据此从发展道路、 空间结构及功能建设等层面提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提升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实现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难点在农村。而城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本文阐述了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提出建立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框架,合理规划城镇发展体系,是切实解决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提到9项"重点工作",其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位列第五。但横亘在新型城镇化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钱从何来的问题,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还是进城农民融入城市所面临的就业、社保、住房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据国开行预测,2020年前,新型城镇化至少需要50万亿元新投资以满足新增城市居民的需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城镇化道路引发的生态问题,使人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威胁。新型城镇化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安排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把新型城镇化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中。朝阳县也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城市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雷小波  郑培 《职业》2017,(1):118-119
一、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推手 1.新型城镇化 我国在2000年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使用"城镇化"一词."城镇化"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城乡协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其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核心,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多重地域空间的良性共生发展,特别是如何加快提升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问题。以贵州水城县为例,分析西部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城镇空间布局低水平均衡、县域产业结构初级低端和生态资源危机严峻迫切等问题;指出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所受的三个特质性约束:欠发达的宏观经济背景、严峻的高原山地地貌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社会背景,并在其特质性约束基础上对成功城镇化模式进行批判吸收;最后,构建了水城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提出政府政策、产业经济和农民主体三大城镇化驱动机制,以期对西部欠发达山区城镇化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是适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产业和人口的城市倾向和提升城镇集聚效益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艰巨历史性任务.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新”,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仅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忽视了城市空间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人口过度拥挤、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企业过度拥挤以及企业资源高消耗下的环境高污染问题,忽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快转向城市下的城市公共服务缺失和非均等化、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率下的城乡差距大拉动等社会问题,反映出城镇化非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赵静 《职业》2013,(15):120-122
农村城镇化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中国城镇化是以目前农村地区的城镇为基础实现农村城镇化,来实现农业文明向城市化的工业文明的转变。其关键是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后素质的改善和提升,防止出现身在现代化城市而人非现代化。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实现农村真正城镇化必须有教育功能的实施。而担当该任务的只能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把握被城镇化的农民素质与城镇化要求的差距,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住农民究竞缺失了哪些现代化素质,才能有效地实施社区教育。弥补这些缺失的素质也就形成了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清楚了这些学习需求,社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6.
方嘉  章车敏 《职业》2016,(12):53-54
新型城镇化给农村中职生的教育和管理提出新要求。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中职生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素质提高,其教育管理要适应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本文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职生的教育管理要抓好六个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应把服务于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与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在教育内容上把文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在育人策略上把因材施教原则与严厉关爱包容赏识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在管理模式上把规范的民主管理与柔性的生活引导结合起来;在就业指导上把新型城镇化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在评价模式上以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为主体与多元综合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城镇与城镇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群 《城市》2005,(3):15-17
一、关于城镇化 中国约有9亿农民生活在村镇,面临着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并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问题.而引导农民进入各级各类城镇、走城镇化道路,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城镇化问题自"十五"计划起便被列入国家议事日程,成为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受到了上至中央下至庶民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在城镇化的认识问题上仍然存在着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城镇化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的总体素质与农民市民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城市病"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高城镇化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构建进城农民素质教育大平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所涵括的重视、尊重、关心、爱护人的核心是先进人类文化的组成。人文作为"重视人的文化"这一属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文视阈给予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浩  章颖 《城市观察》2023,(6):81-97+162
城镇化进程中的流迁人口如何与城镇地点之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属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情感维度,应构成新型城镇化政策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本文从“人—地”情感联结形成发展的观察角度解读情感维度的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认为,情感维度的中国城镇化进程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单位为中心的“人—地”情感联结建立与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2)既有“人—地”情感联结削弱与淡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初期);(3)新型多尺度“人—地”情感联结再建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处于“后单位时代”、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镇空间重组的当代中国而言,如何以各级城镇为“新乡土”构建相对紧密的“人—地”情感联结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基于此,有必要将推进情感维度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增强“地方依赖”、推进“身份融入”、促进“社交联结”和孕育“地方认同”四个维度采取系统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