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言词原则要求诉讼主体在开庭审理时均应到庭且以言词陈述的方式参加庭审活动,该原则具有实现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益的价值,本文从论述直接言词原则的内涵和价值出发,探讨该原则在我国诉讼制度的实现方式———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改革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3.
在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中,"两造具备"是司法审判的基本制度。法律规定了采取强制措施、诉讼代理、农忙止讼等制度保障被告出庭。若被告仍未出庭,实务中法官一般采取官批民调、拖延诉讼等手段以达息讼之目的。强制被告出庭应诉的规定反映了统治阶级认为缺席是对国家权力的漠视和否定的观点以及追求实体真实的强烈愿望和价值取向。这种规定和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基础、诉讼文化以及政治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客观必然要求.本文试从审判方式改革、实体真实、程序正义、诉讼权利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进程中,证人出庭问题始终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对我国庭审方式的改革和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对证人出庭问题的研究明显偏向保证证人出庭制度的研究,而忽视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积极作用。文章从供需理论分析了我国证人出庭难的矛盾所在,即证人的供应远小于对证人的需求。所以解决我国证人出庭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要转换视角,加大对证人不出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汝铮 《理论界》2010,(4):93-94
警察出庭作证,这既涉及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变革,也涉及国际准则与中国法律文化之间的协调。鉴于缉毒警察的特殊身份,其出庭作证更显重要。建立和完善缉毒警察出庭作证相关制度是建立公正、文明、科学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内在需求。本文从我国缉毒警察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论证了构建缉毒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诉讼价值、面临的障碍及发展完善,旨在解决中国司法体制下的缉毒警察出庭作证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志伟 《阴山学刊》2006,20(1):125-126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证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更突显出重要。然而,证人作证难问题却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立法和司法部门。本文从分析证人出庭难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建立健全证人出庭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杨永 《理论界》2009,(12):62-63
刑事诉讼证据中的排除传闻规则是为了确保证人证词的可靠性。当诉讼一方在审判中引用证人在庭外的证言作为证据,来证明所提及或指称的事实属实时,这些证言会遭到排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证人没有出庭所作出的书面证言原则上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证人出庭,确保被告人可以在庭上提出质问,使证言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9.
中英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案件管理制度。我国的审判流程管理的现代化、系统化程度较低,而英国的审判流程管理非常发达。英国成熟、系统、积极、完善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对我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直接言词原则是推动庭审实质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证人出庭作证率低被认为是制约直接言词原则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但域外其他地区与国家,并非所有的案件都一味强调证人的出庭率,通过辩诉交易完成的案件更是直接省略了庭审程序。结合我国刑事案件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案件证人必须都要出庭,可将刑事审判分为微罪、轻罪和重罪的审判程序,在保证轻罪、微罪案件公正处理的同时,应集中力量办理重罪案件,在大案、要案中应提高证人出庭率,同时应保障被告人质证权,才能实现以证人出庭作证为核心的直接言词原则。  相似文献   

11.
"法律实用主义审判"是一种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审判路径,它追求法律的科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证主义审判对概念形式过度依赖的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面对不断涌现的疑难案件实证主义审判模式自身的诟病暴露无遗,这也造成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迷雾重重。因此,借鉴域外的审判经验,适时地把"法律实用主义审判"模式引入到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试论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司法实践中 ,鉴定人出庭率很低 ,这严重损害了司法鉴定的权威 ,削弱了鉴定人出庭制度在诉讼中的作用 ,且与庭审方式改革相悖 ,造成了一定的负效应。本文分析了鉴定人不出庭的原因、后果 ,提出建立鉴定人人身保护制度、出庭作证经济补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警察出庭作证不仅在实践中十分少见,而且在理论上尚无定论,在现行法律上仍属空白。作为现点目击犯罪事实的发生,或者当场抓捕犯罪人的直接参与者,警察不能出庭作证,势必会影响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对证据的薹面把握,从而影响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立法上确认警察以证人身份向法庭作证,从而建立我Ⅱ的刑事诉讼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司法制度中的普遍原则和实行对抗的庭审模式的基本要求,但在我国的法庭上却很少见到证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立法的不足,具体表现为立法相互冲突;法律规范粗疏,含义不清,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规范不完整,立法规定既不符舍我国的传统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立法内容违背法理.  相似文献   

15.
远程审判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应当在司法实践中逐步推广,这已经在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取得广泛共识,其正面意义毋庸置疑。但是,远程审判无异于一柄双刃剑,随着远程审判的深入,也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包括减损法庭的威严、降低审理的真实感和真实性、可能不利于当事人权利的公平行使、受技术因素的制约等。针对远程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设计远程审判的适用规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于审判工作的优势,扬长避短,克服远程审判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审美批评与现代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宝云  邹永莉 《天府新论》2003,1(2):107-112
文学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 ,文学批评便是对艺术世界的审美批评 ,而不是对日常世界的政治批评与道德批评。由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特殊性 ,政治审判与伦理审判在文学研究中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 :作家政治身份决定论 ;政治题材决定论 ;政治价值决定论 ;文学之争延为政治之争。政治审判造成文学标准的扭曲、文学与生活关系的扭曲等诸种弊端。文学可以有实用的艺术与审美的艺术 ,但文学批判则只能首先是审美的批评 ,对现代文学的批评 ,也应是审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当行使监督权,损害审判独立的现象日渐增多.无论是保护言论自由优先的美国模式、保护司法独立优先的英国模式还是保护当事人权利优先的欧洲大陆模式,都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如严格限制对未决案件的报道,防止侵害当事人权利,新闻报道需遵守无罪推定原则等.我国在立法上须明确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基本规则,以及监督失当的责任.司法机关须主动向新闻媒体公布相关信息,同时要培养法官判决案件不受社会不当舆论影响的勇气.  相似文献   

19.
张新宇 《江淮论坛》2014,(5):127-131
媒体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司法案件进行报道,既可以满足一般公民的知情权,也可以起到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舆论审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正审判。法律需要对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进行平衡。鉴于我国特殊的司法体制和司法环境,同时伴随着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不断发展,通过对舆论进行限制的方式来保护公民公正审判权的难度大幅提升。可以通过对特殊主体限制与保证审判独立的方式来对“舆论审判”进行因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三大诉讼法明文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证人拒证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为了保障证人出庭,构建合乎我国现实情形的证人保护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实现证人保护对保障正当的诉讼程序,对形成公正的裁判结果以及对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