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0年岁月流转,30度春华秋实。2010年,《青海社会科学》杂志迎来了创刊30周年的喜庆日子。值此欢庆之际,作为《青海社会科学》的读者、作者和同行,谈谈自己对《青海社会科学》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 今年是《青海社会科学》创刊十周年,我代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和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会、城市生态经济研究会、农村生态经济研究会,并以顾问的名义,代表青年生态经济研究会,向《青海社会科学》的创办和发展,表示热烈的祝贺。 《青海社会科学》创刊以来的十年,也正是我国生态经济学提出、建立和发展的十年。十年前的8月份,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就是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 李文实同志在一九八四年第一期《青海社会科学》上撰文《白兰国址再考》(本文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源于此),对我在两年前发表的拙作《白兰国址辨》(见一九八二年第二期《青海社会科学》)提出争鸣。经认真拜读,恕难赞同该文所执观点,故单成此文,与李文实同志商榷,并就教于方家! 一 巴颜喀喇山不是唐代 的白兰山  相似文献   

4.
<正> 读了《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程祥徽同志《青海口语语法散论》一文(以下简称《散论》)和《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张成材同志《西宁方言的语法特点》一文(以下简称《特点》),很受启发。我也愿参加这一探讨,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黄楠森先生《当前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对当前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总结,读后给人以启发。朱德生先生《谈谈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文(载《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为我关系”的理解,很有独到之处。然而,这两篇文章在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段话时出现了意见分歧。这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四十年(1980年)前,在全国上下迎来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青海社会科学》在三江之源这片大美的土地上诞生成长。正如《青海社会科学》发刊词所预言,"《青海社会科学》这株幼苗,一定能在雄伟的青海高原上茁壮地成长起来",如今,《青海社会科学》以枝繁叶茂的成熟身姿伫立青海高原,摇曳西部学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四十年来,《青海社会科学》几代办刊人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7.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历史的车轮已行进在公元2010年的轨道上,我们也迎来了《青海社会科学》的30华诞。诞生于1980年的《青海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在青海大地"灵气"的滋润中,  相似文献   

8.
<正> 《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袁伯诚先生的《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与司马迁的卒年》一文。这篇文章对我的《司马迁生卒年考辨》(《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一期)一文中有关《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和司马迁的卒年提出质疑。读了之后,对我虽有启发,但觉得一些主要问题仍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 《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同志们: 十月十七日来信告诉我,你们的刊物从明年起就要改为双月刊公开发行了。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青海在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过专门的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十一后三中全会后,你们办起了这样的刊物。由于你们的谦虚和谨慎,它没有在青海省外发行,我也一直没有看到。现在改为全国发行,这就可以使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同志,可以从你们的刊物上看到在青海省工作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各个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读《角厮罗家族世系考述》(以下称《考述》,载一九八二年《青海社会科学》第一期)一文后,感到汤开建同志对青海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物角厮罗家族世系,根据汉文史料,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述,指出了某些史籍记载的错误,表达了自己对角厮罗家族世系的看法,这一切都是作者努力研究的结果,十分可贵。 但是,我结合平时校点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认为有些问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