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少斐 《社会工作》2011,(12):94-96
本文以对河北省某市166名社区服刑人员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居住情况、经济收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描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状况。同时,用六个变量分别与该三个方面做交叉表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服刑经历和户籍对社区服刑人的生活适应有影响,性别与年龄没有影响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  相似文献   

2.
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的前三个月为初期矫正期。三个月初期矫正期满后,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风险测评以及心理量表测试。根据测评和测试结果,以及平时帮教服务情况,社区服刑人员被分级。高风险人员为一级矫正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3.
小组背景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的前三个月为初期矫正期。三个月初期矫正期满后,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风险测评以及心理量表测试。根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刑人员除了与普通人同样需要面对来自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之外,还需面对来自外部的歧视、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自卑等不良情绪,相比普通人,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工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5.
武锦 《社会工作》2008,(15):40-40
社区服刑人员除了与普通人同样需要面对来自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之外,还需面对来自外部的歧视、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自卑等不良情绪,相比普通人,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工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6.
刘新莉 《社会工作》2011,(11):51-52
一年前,上海市宝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准备远赴位于安徽的军天湖监狱开展狱内必访工作,要求社区矫正社工尽快对正在军天湖监狱服刑且一年内即将出狱的服务对象的家庭进行走访,为服刑人员捎上一封由家属撰写的规劝信,其目的是让这些服刑对象能够安心接受教育改造,让监所内帮教与地区帮教更加紧密地结合,为帮教工作的延续性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菊华 《社会工作》2010,(17):40-42
背景资料 社区服刑人员焦某,男,1977年9月出生,大专文化,未婚,居住于某新村。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由于在上海市白茅岭监狱服刑期间表现较好,被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自2008年11月13日起至2010年1月24日。  相似文献   

8.
"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想成为一名社工"——这句话出自社区服刑人员夏某之口。在结束了长达5年的社区服刑之后,夏某在期满宣告会上由衷地说道:"我愿意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诫那些走过弯路的人,过去我的身上背着‘枷锁’,我没有资格,现在我已经自由了,我  相似文献   

9.
“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想成为一名社工”——这句话出自社区服刑人员夏某之口。在结束了长达5年的社区服刑之后,夏某在期满宣告会上由衷地说道:“我愿意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诫那些走过弯路的人,过去我的身上背着‘枷锁’,我没有资格,现在我已经自由了,我觉得我可以站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救赎     
俞斌 《社会工作》2009,(17):64-64
参加了三次上海市宝山区礼区矫正分阶段集中教育,让我感受颇为深刻。在集中教育会上,社工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社区服刑和监狱服刑的区别、罪与网的深刻含义和犯罪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