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初,"日本核泄漏"引发的"食用碘盐可以防辐射"谣言短时期内在内地蔓延,出现了不少地区的"食盐抢购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中常用的"扎根理论",对300名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以了解"谣盐"背景下民众的行为反应及其心理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面对谣言,少部分的人因恐慌或从众心理而出现了抢购行为,大部分居民对谣言具有较好的鉴别力;个人经验对谣言的判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讨论中国人的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儒家思想,分析儒家思想要从孔子开始。孔子因“德命”受挫而形成“时命”观,“时命”观挑战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这需要更为本源的终极观来应对。孔子在内外心理框架的互动中,反思体悟而形成“仁”的终极观。在此理念的支配下,向内修德凝道而“内圣”,向外践行“仁政”而“外王”,内外并重以获得充沛丰盈的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3.
演绎推理的心理学研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演绎推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方法、目标和理论等方面分析了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从后现代心理学思想中汲取合理的观点,阐述这些观点对演绎推理心理研究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和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7):97-101
失独者群体是我国特殊时期——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时期的产物,其人数规模比较庞大,生存困境十分显著。近年来这一群体发生集体维权事件,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切。分析、理解失独者上访行为背后的社会与心理因素,将会帮助我们避免矛盾加剧,化解其内心冲突,更好地为这一人群提供社会与心理服务,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余明友 《社科纵横》2011,26(7):75-76,84
导致社会侵犯行为的心理成因主要有挫折感与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失当、个体的人格障碍等;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减少挫折感,加强抗挫素质教育和抗挫能力培养等是预防和减少社会侵犯行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摆烂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也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显著影响。综合“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表现,尤以萎靡心理、自嘲心理、从众心理、抗争心理最为突出,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摆烂文化”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从发展阶段上看,“摆烂文化”的社会心理经历了“酝酿与萌发”“初创与成型”“固化与完善”等阶段,并以“个体情绪反应的激生——群体心理的汇聚融合——亚文化心理的形成”呈现出来。我们需要形成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逻辑链条,做好“摆烂文化”的心理预防、心理干预和心理修复。  相似文献   

7.
高绩效工作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已经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员工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引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和建构概念模型,并运用在全国不同地区30家企业调查的322份样本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研究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各维度对心理资本均有正向影响;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各维度和心理资本能够对员工工作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和关注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精神层面上,从审美文化特别是审美心理的角度,对由村民变为市民的新居民的文化消费进行实际情况的调研,是透视我国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整合我国城乡文化的一个最好的窗口。调研结果表明:新居民在文化消费的行为中,折射出"短暂审美空白"、"不即不离"的审美心理距离、"陌生化的审美倾向"、审美欣赏结构单一化、审美定势的恶性循环、以"实用"为尺度的审美判断、对高雅文化的审美需求和期待、偏向于旅游的审美倾向、审美滞后和容易满足的一系列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媒体时代没有式微的谣言传播现象。文章从结构分析人手,总结了网络谣言的七大特征,信谣传谣的四种心理动机,以及可能加剧谣言传播的移动互联空间三大特殊效应,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当前遏制网络谣言危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城墙存废的争论中,北京市民以及普通民众的反应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以1957年北京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收到的相关人民来信为样本,通过对来信中关于北京城墙的三种主张的分析,揭示了这场争论中普通民众对北京城墙不同的价值认知和深层次看法,从中可以窥见特殊历史条件下全体民众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慈善行为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补充,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我国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国度,但却在施行善行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中有经济因素,有非经济因素。本文将从非经济因素中的社会、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慈善行为受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于海琴  杨慧 《阅江学刊》2012,4(2):67-71,83
根据《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问卷》对当今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进行调查,发现失业大学生的压力源包括"就业形势预期与职场担忧"、"缺乏自信源"、"自身竞争力"和"社会比较与家人态度"四个方面;主要的压力反应有"消极情绪反应"、"消极自我评价"、"紧张敏感"、"浮躁迷茫"、"愧疚"、"身体不适"和"另谋出路"七个方面。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压力源越多,压力反应越明显。应从失业大学生及其家人和朋友等不同角度,减少失业大学生的压力来源,降低压力水平,减少压力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直觉是知觉与思维的统一或范畴与感性的统一,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和超越是直觉的重要特征,即使是事物本身缺乏点完整,直觉也把它补足成完整来知觉,而且能够超越当前事物的时空界限进行感知和创造.本文以客观存在的心理事实论述直觉的整体建构性和超越性,同时深入阐明直觉的内在机理,即脑生理及意识机制和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圈内1+8个城市之前的交流和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各城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需要尽最大努力带动整个城市圈实现自我完善与大幅跨越。然而由于时间较短,层次较浅,目前政府行为仍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非理性因素,且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一体化。本文在调研的实践基础之上,拟通过以两型社会为研究背景,从法学的视角对武汉城市圈建设过程中的政府非理性行为予以评估,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5.
查志强 《浙江学刊》2012,(2):170-173
现行出口退税分担机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间产生了一系列博弈行为.文章在分析地方政府间博弈行为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博弈行为长期存在的客观性作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认为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作为一个过渡性的临时制度安排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需要通过机制优化加以缓解;从远期来看,应由中央财政负担全部出口退税,以有效减少地方政府的恶性博弈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综合生物、心理、社会视角而成的三维框架。为这一框架引入生物学思想可以丰富其内涵和认知深度。三维框架的具体体现是依据纵横结合和锥形开放式逻辑构建并呈现有关人类行为的知识体系。据此进行教学可兼顾知识性和思想性,从而有助于深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7.
科研不端行为是指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不端行为准则的行为。文章在论述科研不端行为属“法律问题”性质的同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了概括,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形成从利益、道德、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导致产生科研不端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国内相关制度入手,对如何防范科研不端行为进行了制度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黄岩  完颜华 《创新》2012,6(5):94-98
"90后"大学生思想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认知与实践相背离、心理抗挫能力较弱、集体主义观念相对淡漠等问题。结合"90后"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针对性地因"理"、情"、境"、行"施教,才能切实增强"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胜祥 《生存》2020,(15):0182-0182
目前,新冠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心,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危机面前,我们要强大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顽强的意志力抗击疫情,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还未成熟,抗压能力比较小,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情绪疏导,从而有效地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本文就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干预与情绪疏导的研究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丁玲早期作品的心理分析既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作家艺术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同时也与19世纪西方文学影响分不开,与新文学前辈的私小说的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