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分析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双重性入手 ,得出如下结论 :社会主义是解决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唯一途径 ;全球化的双重作用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充分的准备。全球化发展至今 ,仍是资本主义占据优势 ,但资本主义开创的全球化不过是世界历史的较低层次 ,它必将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球化所代替 ,从全球资本主义到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但是 ,历史辩证法所昭示的这一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永图 《学术研究》2000,26(3):44-48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自然历史过程的一种现象。“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资本主义提倡的全球化实质是世界的资本主义化,而社会主义提倡的全球化最终是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世界的共产主义。我们正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当提高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进程的可能走向与发展趋势问题是全球化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全球化现今发展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必然导致全球资本主义化.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以及国际社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努力决定了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可能趋势.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全球化历史发展趋势的重要理论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可能为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西方少数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阶段,叫做跨国资本主义或全球资本主义,认为这就是历史的"终结".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理论,认为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经济全球化,将是共产主义的前奏曲,共产主义最终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发 《江汉论坛》2003,7(6):10-12
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阐明了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不同民族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它包括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两大时期。当代全球化即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虽然当代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但其未来趋势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分期问题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理论界存在着争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应用唯物辩证法这种科学的发展学说,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进行了研究,把共产主义看成是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不是僵死的、凝固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但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是个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经过哪些阶段,通过哪些实际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则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马克思根据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对这个历史过程作了科学的探索,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而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经济上的成熟程度不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文明。它继承和吸收人类全部有价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劳动人民所享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一切精神文明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首先,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它又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旧痕迹”。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使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健康地发展。其次,是基于对物质和精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性质和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化使西方国家把国内市场延伸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框 ,延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存。可是 ,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可以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胜利的希望。当全球化达到某种很高的程度 ,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高度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得到高度的发展 ,这时从全球范围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框就会太狭窄 ,将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丧钟就敲响了。在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必须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和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放在重要的位置 ,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须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分期问题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理论界存在着争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任务,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