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模式仍带有浓厚的传统德育的特征,存在着理性与情感、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多维度的二元对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德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情境德育通过构建形象生动、意蕴丰富的道德情境,让受教育者在情境中感受、想像和体悟,完成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力的综合性学习。通过构建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视界融合的德育主体、情理交融的德育内容,能够有效消解传统德育模式中存在的二元对立问题,让高校德育成为深深植根于受教育者心灵和行动之上的德育。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的高校德育,渗透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先在地位的不平等性、对受教育者所居情境之忽视和对受教育者弱势和缺陷的标签预设.秉承高校德育的创新诉求,借助于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通过人在情境、关系培育、优势为本三个层面的思考,注重受教育者的人生需求满足、生活能力培养及情境资源开发,倡导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并以优势视角开展德育工作,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开创德育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德育过程的理论是确定德育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德育学理论体系中核心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德育过程包含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二是受教育者对德育的接受过程.显然,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更取决于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德育过程等同于前一过程,以致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接受客体,在德育方法、途径上显得简单、机械,导致德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也较低.  相似文献   

4.
大学交往德育模式是在交往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德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大学德育程序及其方法体系。高校应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制度环境以及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环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提供环境保障;通过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情境、"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活交往情境以及"互动合作"的主题活动情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创设情境模式。并通过讨论教育法、生活交流教育法、熏陶感染教育法以及生活实践互动法等方法推进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从而实现大学交往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德育的情境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道德教育情境化是我国传统德育的基本特色之一。情境化是指把德育的人际、社会、自然背景转化为个体的生活情境 ,把个体的情感熔铸进人际、社会、自然的背景之中。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解析了传统德育的情境化特点 ,指出情境化德育与民族文化、心理相谐调 ,对当代德育建设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独立学院实施情境化教学模式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将情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并结合“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探讨了实施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环节,提出了在服装专业课程中实施情境化教学的几种方式,为独立学院服装专业实施情境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在这种形势下,重新研究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特点是在德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在这种形势下,重新研究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特点是在德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以德识传授、德性养成、德行践履为目标的意义互动。由于传统独白的施教方式失落了受教者的主体性与德育的价值性、教育的人本性与道德的发展性,高校德育实践陷入了受教者对施教者及其规训的"失语"困境。因此,立足德育对话的理论基础,从平等、差异、共生的德育展望出发,在德育主体之间建构观照生活世界、贯穿价值叙事的"对话场域"是高校德育实践走出"失语"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家庭德育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实施时间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出家庭德育的十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