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区》2007,(15)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有一个老年俱乐部,单身老人们称它为"单身添寿俱乐部"。该俱乐部七年前由社区(居委会)出面组成,经常  相似文献   

2.
健康咨询     
“返老还童”一定是健康之征兆吗?问: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返老还童”的现象发生,大家都说这样的老人一定会健康长寿。请问,真的是这么回事吗?答:有的老年人会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不少人喜出望外,以为是健康长寿之征兆。其实“,返老还童”现象不一定是吉兆,恰恰相反,它常常是  相似文献   

3.
李亚彪 《社区》2005,(16):28-29
2001年,春节,长春市崇智社区的“和心俱乐部”发动全楼居民在除夕夜办的居民“百家宴”,作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一个直播片断播出后,让几亿观众共享了他们的欢乐。也就是那一年,本刊记者专程来到长春采访过俱乐部的创始人史品忠老人,在那个狭长的楼道里听他讲述他与“和心俱乐部”的故事。如今,居民们的笑声和他们邻里相助的故事依然在记者耳边环绕。然而随着史品忠老人却因为家中老伴无人照料,需要向孩子求助——回黑龙江的儿子身边去了。史老的离去,“和心俱乐部”还能依旧吗?新华社记者李亚彪表示了他的忧虑  相似文献   

4.
老年食品美、意、法等国家已大批生产适合老年人胃口、易于消化的食品。有的厂家还制出适合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和动脉硬化患者食用的保健食品。老人机构德国已建立60多个“高龄公民协商委员会”及老人俱乐部之类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老人活动,安排老人就医,协同民政部门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和晚年生活。这里成了“老人之家”。老人旅游国外老人旅游也很时兴,日本组织老人到森林地区,进行所谓森林浴,既让老人享受大自然的美,又能呼吸森林的新鲜空气,接受负离子的治疗,使老人感到心旷神怡。国外敬老趣闻@李盛仙  相似文献   

5.
老人俱乐部土耳其的第一所老年人俱乐部,在首都安卡拉诞生,由市长倡办、市政府拨款,主要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人俱乐部"内有会客厅、阅览室、劳作室,可以看书报、绘画、绣花,老人们在此聚集聊天、煮茶、娱乐,感到精神愉快。这个俱乐部不收一分钱,工作人员由退休人员自愿担任。老人公园日本是当今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老人越来越多,但相对来说老人活动场所却越来越缺少。于是,日本建设省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公园,利用人数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泰国人老了以后似乎比年轻时还受重视,在下面专门为老年人而设的福利措施中可见一斑。老人俱乐部。目前,整个泰国约有4000家老人俱乐部。大多数俱乐部坐落于政府医院内,为他们的成员提供像锻炼计划、医疗检查和  相似文献   

7.
张鸣跃 《社区》2012,(8):53
李秋林老人今年73岁,老伴去世早,自己身体一直不好,多病。儿孙们想尽了办法,但效果不大。2008年9月,保姆带老人去公园玩了半天,这个公园老年娱乐的设施很齐全,从早到晚都有老人们的各种自发活动,歌舞笑声不断。那天之后,老人每天都提出去公园玩,但多了个要求:让保姆送他到公园门口,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7,(12)
古稀老人的干尸梦2007年6月25日,重庆市70多岁的王国坚收到正式通知,他成为国内第一个志愿申请捐献遗体进行塑化处理的人。在邻居好友眼中,王国坚是一个家庭幸福的老人,他还是重庆市老年合唱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社区,居民们都为没有合适的锻炼场地,无处锻炼而感到不满。即便社区里有锻炼用的设施,往往也趋于简陋,不能满足需求。家住江西省南昌西湖区十字街街道的李光路老人是个体育爱好者,前几年为了健身他也没少费周折。可是现在,这个困扰李光路两年多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在他家门口,西湖区十字街街道社区健身俱乐部开门纳客了。李光路自然也就成了社区俱乐部的会员,乒乓球台前,羽毛球场上,时常可以见到他活跃的身影。“这里离家近,条件好,收费低,服务好,不来这儿来哪儿。”李光路老人对社区这家已拥有26件健身器械、6名教练员、11项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10.
近日,洪洞县赵城北街请来了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在临汾称为“当代济公”的地区老年体育协会的张致敏老人。 张致敏来赵城后,顾不上休息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在短短的六、七天中,既要免费给病人诊治,又要教医疗保健操。每天早晨5点多钟,他就来到赵城北街老年协会,教大家学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效益日渐显现在漪汾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记者邂逅了一位原姓老人,他是本刊的一位作者,曾经专门到杂志社送过稿子,所以就认识了。他今年80岁,老伴去世后,每天中午,女儿都要从单位跑回家给他做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上班,时间很紧张。自从中心开办以后,老原便到中心解决午餐,他的女儿再也不用急急忙忙往家赶。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在这里多好啊,每天饭菜不重样,吃完饭,把餐具一放,就可以回家了,多省事。这里还有一样最好,能交好多朋友。以前,住在一个楼上也不认识,不  相似文献   

12.
吴敏 《社区》2012,(33):39-39
“红帽老人社区行,走街串巷察民隋。坏人见了腿打颤,居民见了屋里请。”写这个顺口溜的,是我们社区的82岁老人李大年。他说的“红帽老人’,就是我们这支社区老年义工巡防队。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06,(1)
老人机构德国已建立60多个"高龄公民协商委员会"及老人俱乐部之类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老人活动,安排老人就医,协同民政部门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安排老人晚年生活,这些组织成了"老人之家"。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省太原市大北门兵工南马路58号,住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身材魁梧,精神焕发,离休以后发挥专长,开办“家庭免费诊所”,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他就是从事医务工作半个多世纪的副主任医师王宪升。王宪升1992年离休以后,先联络了一些老年朋友,在当地老龄委的支持下,建起“太原市杏花岭老年医疗研究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老年人的问题,他们收集了国外的有关老年问题的资料,深入到老年群体中进行调查研究,写了“夕阳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到市老龄委,其中许多颇有见地的建议已被采纳或实施。在调查…  相似文献   

15.
任芳文 《老友》2012,(1):51-51
有人说,人到了老年,生活往往是冷清而寂寥的。然而,班显鸿老人虽已八十有五,迈进了耄耋之年,却因爱诗写诗而使晚年生活更精彩。他说,因为有诗相伴,他感觉自己的人生犹如旭日东升,刚刚开始。他对诗的创作欲望愈来愈强烈,诗兴勃发时,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相似文献   

16.
黄志强 《社区》2008,(13):30-30
最近,让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金塘社区老人们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老新村改造后建起了一个约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不仅如此,这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的管理大权还交给了老人们。这让经常到活动室活动的老人们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7.
颜士州 《社区》2013,(4):59
加拿大是一个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2012年春天,我们来到蒙特利尔,无论行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公园社区,你会发现老年人很多。据加拿大老年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加拿大老人超过750万,而6~15岁的儿童的数量只占400万。在加拿大,你会发现是老人在主宰着整个社会,穿衣打扮最漂亮的是老人、最具绅士风度的是老人,随意看到的街头广告也是由许多老年明星代言的,老人在整个加拿大备受尊敬,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朱瑛 《成才与就业》2009,(21):22-23
在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学校里,活跃着一支由二十多位老人组成的老年读报组。老年读报组自2006年成立以来,每周一次的读报活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老人们在一起读报、评报,从国家大事到社会民情,从生活保健到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在学习中享受着陕乐。  相似文献   

19.
伴您幸福     
近日,编辑部接待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说自退休那年起,已连续11年订阅《山西老年》,对书中的文章如数家珍。他说,11年来的杂志他至今一本不落地保存着,整整齐齐摞在床头,日日夜夜陪伴着他。他经常把其中的动人故事讲给家人和街坊邻居听,把上面的生活百科知识介绍给亲朋好友,把书里的美文推荐给上学的娃娃们……老人讲述时,一脸的幸福,让人感动。从1984年创刊算起,《山西老年》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程。20年来,贴近老同志生活,做老年人的知心朋友,一直是本刊的不懈追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山西老年》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为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吴敏 《社区》2012,(22):39
"红帽老人社区行,走街串巷察民情。坏人见了腿打颤,居民见了屋里请。"写这个顺口溜的,是我们社区的82岁老人李大年。他说的"红帽老人",就是我们这支社区老年义工巡防队。说起来,这支社区老年义工巡防队还是我向社区申请的。7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回家走在居民楼旁,一个黑影引起了我的注意,定睛一看,发现"黑影"拿着一根杆子正在偷居民家晾晒在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