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食客     
“食客”在我国战国时代最为盛行,如当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各拥有“食客”数千人。这些人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正司马光认为,孟尝君养士是在树立私人小恩,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并不能为国为民谋求福祉。战国后期,各诸侯国贵族养士之风大盛,养士甚至已经上升为诸侯公卿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些诸侯公卿更是把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作为展示自己实力和名望的一种手段。这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但"四公子"的所作所为高下各异。齐国的孟尝君是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  相似文献   

3.
正公元前337年,对于张仪来说,是个充满不得志与屈辱的时光。这位战国隐世奇才、鬼谷子的高足,由于家道中落,正屈就在楚国首都郢,充当楚国令尹昭阳君门下一名下等门客。不甘于终日饱食君禄的张仪,屡屡试图献计进言,但一概如石沉大海。愤恨难名之下选择入秦后,张仪的"以连横之策破六国合纵"的外交大战略受到了秦惠文王的欣赏,遂拜张仪为客卿。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一次楚秦战役中,楚国大将与秦国将军杀得难舍难分,整整三个多时辰都已元气大伤。忽然,楚国大将被秦将一箭射中胸口,顿时血流如注。就在秦将喘着粗气提着宝剑等着楚将倒下再取其首级时,楚将毅然拔出插在胸口的箭,非但没有倒下,还昂首挺胸比刚才站得更稳更直。秦将大惊失色———自己也受了重伤,再战体力不支必死无疑,于是掉过头踉踉跄跄地逃跑。楚国士兵一拥而上取了秦将的首级。楚将看见秦将人头落地时,才面带微笑,捂着伤口,沉沉倒在地上。楚将这一站或一倒,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败!生命中,尽管许多时候可以坐着,可以躺着,保…  相似文献   

5.
《史记·平原君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这里说的是战国时,秦国军队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准备挑选门下食客中文武双全二十人一起前往楚国,与楚王商议联合抗秦。但只挑出十九人,剩下的都不足取。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自我推荐。  相似文献   

6.
晏子与车夫     
正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堪称一代贤相。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虽然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经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接连三次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的巧妙应对,使得楚王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体面。  相似文献   

7.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 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令尹子文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名宰相。姓斗,名谷于菟。楚国是当时南方新兴的国家。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就知道,北方大  相似文献   

8.
岳庆平 《领导文萃》2013,(15):40-43
项羽是中国古代"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是气贯长虹、叱咤风云、勇武绝伦、侠骨柔肠的盖世英雄,也是两千多年来广为民间传颂和喜爱的"战神"和"爱神"。项羽祖父项燕是战国末期楚国名将,被秦将王翦所杀。项羽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后率军灭秦,威震海内。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分封十八诸侯王。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后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亡,年仅三十一岁。  相似文献   

9.
正魏文侯名魏斯,是三家分晋后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国的魏国第一任君主。魏文侯在位五十年,奠定了魏国战国初期第一强国的地位。魏文侯凭什么成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第一个出场的有为之君?司马光认为他的治国之道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值得后世帝王学习。魏文侯的治国之道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贤"。本文重点说说他的求贤、礼贤、自贤之道。魏文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用四句话给他画个像,那就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守信爱民,以仁君自诩。  相似文献   

10.
楚才晋用     
春秋时代,卫国大夫璩伯玉出使楚国,谒见楚王。闲谈中,楚王问哪一国人才最多。璩伯玉说,楚国人才最多。楚王听了沾沾自喜。不料璩伯玉又说,楚国人才虽  相似文献   

11.
<正>"食君俸禄,担君之忧。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行其责",古人将其列为处世之根本、为官之信条。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更需秉承品德为首、勤业为本、廉洁为根,要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惶恐之心,以全心全意的工作态度,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让人  相似文献   

12.
王巍 《决策探索》2014,(24):79-80
公元前7世纪初叶齐国称霸中原后,偏安于长江、汉水一带的南蛮子楚国也在一步步地强盛起来。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齐楚两国开战,楚成王熊怿派屈完迎战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屈完为使齐国不战而订盟,曾向齐桓公小白夸耀楚国国防之强大“: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7,(12):74-74
1899年2月,《万国公报》卷121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下下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逐名腐败""权学交易",假借学术、艺术之名以权换"学"、以"学"谋利,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一、"逐名腐败""权学交易"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一是热衷出书。一种情况是个人撰写书稿,个别领导干部把自己在平常工作中的讲话、调研文章和一些规章制度等简单汇总之后,编印成书,用职务便利向下级单位或管理对象推销。另一种情况是利用公共资源撰  相似文献   

15.
<正>易水砚又称易水古砚,是中国著名名砚之一,历史上素有"南端北易"之称。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故名。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砚之鼻祖。砚石取自易水河畔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有紫、  相似文献   

16.
“百里长湖,鱼跃荷香;千里汉江,楚韵悠长。春申故里,天下闻名:郭店楚简,举世无双。”沙洋素有“江汉明珠”、“鱼米之乡”、“小汉口”、“湖北八大历史重镇”等美誉。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沙洋撤区设县,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兴盛的朝代。西汉帝国的创立者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而成为一代名君的人物,正是这个父弃兄嫌  相似文献   

18.
正春秋时代的战争规范《韩非子》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宋国与楚国打仗,宋国军队列好了阵,楚国军队渡过泓水来交战。宋国的军官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我们应该趁他们正在渡河马上发起进  相似文献   

19.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是春秋时楚国很有作为的国君.他能把楚国这个南方小国不断发展壮大,直至称霸中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反其道而行之,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陈先河 《领导文萃》2013,(1):126-126
一名称职的班子成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作风的品格。清正廉洁、表里如一、严格自律。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泄私愤,不图虚名、不出风头、不计得失,不争权、不争利、不争名,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