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S.艾略特诗学的起点是文学的评价问题,他从讨论文学批评应该用什么参照物来评价作家作品入手,从而将文学"传统"提升到文学批评研究的核心地位。艾略特坚持文学体系的独立自主,主张任何文学评价活动都必须回到文学体系内部,用文学自身的"传统"作为评价准则。在关于"传统"的界定中,艾略特抛弃了通常仅把传统看作属于过去历史的僵硬封闭体系的认定,他在肯定传统"过去性"的同时还把"现存性"的概念引入到传统体系中,以补充传统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从而使传统成为一种过去性和现存性结合的历史意识,成为一个涵盖过去、活在现在、走向未来的动态开放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Charles C.Fries是被语料库语言学界遗忘的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既是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家和杰出实践者。他的一些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及方法至今对语料库语言学仍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主要的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及方法:真实客观的数据观、将语言对比特征作为研究的焦点以及实证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评述,并在最后指出其思想和方法上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的意大利游记以一种比他在小说、故事和诗歌中更随意,更无拘无束的方式,显示了作家对机械工业时代的批判和对自由生命状态的向往.与此同时,这些旅行书也显示了自中世纪以来一直贯穿整个近代英国文学传统的"朝圣者的灵魂"对自我和他者的追寻.通过意大利-撒丁岛-伊特鲁利亚之旅,作家不仅发现了意大利的地之灵、撒丁岛的海之魂和伊特鲁利亚人遗存的生命精神,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督教社会主义学者,R.H.托尼从对基督教社会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对资本主义"贪婪社会"的批判出发,提出了"伙伴关系"、"功能性社会"等平等思想和建设民主经济和推广文化教育等平等措施。尽管托尼的平等思想中存在着许多不切实际的成分,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对20世纪英国的社会改革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T.S.艾略特的《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诗》是世界文学史上两颗永不陨落的恒星。这不同文学作品形式下的两个圆形人物—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也成为了世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与此同时,两者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个不同类型的悲剧人物不仅都带有很深的时代印记,而且有着惊人的相似,引发读者对西方人性中的弱点以及西方文明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6.
约翰@厄普代克在<S.>一书中以象征主义手法揭示了美国历史中的怪圈现象,将其描绘成人们误入的各种迷宫,从历史、宗教、社会各个层面对人生的"逃亡”主题加以探讨.他所采用的书信体写作手法更适合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而由其独特的结构所形成的迷宫似的神秘氛围也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评论家A. G. 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向澳大利亚国内介绍欧美同时期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他提携了国内众多的作家.在其大量的编辑手记和专栏评论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问题,如澳大利亚文学的创作标准和文学民族化以及文学经典等.他对这些问题的创见性认识奠定了他在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界的地位: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I.A.理查兹是一位在中华民族留下深刻记忆的英国友好人士。从1927年到1979年,他六次来华访问和工作,共在华度过了近5年的时光。令人称道的是,从来没有与他有相同地位的西方学者像他那样如此频繁、如此长久地造访中国。第二次中国之行时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不但直接影响了诸如钱钟书、吴富恒,间接影响了王佐良和李赋宁这样的专家学者。正是这些同理查兹有着直接或间接师生关系、学贯中西的学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他对中国学界的影响,特别是对钱钟书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  相似文献   

9.
霍夫曼作品中出现的自动玩偶或者以预言者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是角色欲望的反映,或者有着造人与人造身份的转换。自动玩偶的功能多重性反映了它们的伦理困境:似人而非人。霍夫曼以他的方式回应了自动机这个时代主题:对待这些理性的产物,人类也需要理性对待,全力以赴地盲目崇拜或是不假思索地沉迷其中,必然带来自我的分裂,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意象为何?怎样认识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是时下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尤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W. J. T.米切尔的论述影响最大。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米切尔在其系列著述中系统讨论了图像转向、意象与图像、意象X文本、元图像与生物图像、语象叙事的冷漠-希望-恐慌、视觉文化与意象科学等概念,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图像转向强调的是在读图时代应抛弃意象研究的语言学模式,以使意象回归现象学研究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认识论范式变革。他强调一切媒介皆为混合媒介,因而语言与意象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在借鉴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了意象X文本的概念,它与恐龙、多利羊、世贸双塔、金牛犊类似,是关于图像如何成为图像的元图像。在米切尔看来,图像是意象的物质载体,意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将事物类比为它物的本能,具有超越自身的可被人的意识加工的富余价值。语象叙事从本质上讲是一切意象文本的共性,它其实也是一种元图像,在其混合媒介的内部产生了类似主体与他者遭遇时的冷漠-希望-恐慌的三个认知层次。米切尔先后使用过的图像理论、批判图符学、视觉研究、视觉文化和意象科学等术语,说明他理论的实质是反理论、去学科的跨界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自首部小说《幽暗之地》问世到最新小说《凶年纪事》发表为止,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创新实验。这些跨越30余载的小说充满着他性的辉光,不断地给读者带来惊喜,为深化小说样式内涵、拓展小说外延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当代小说创新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派诗歌之父"的T.S.艾略特,同时亦是"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现代的"文学理念与"保守的"宗教信仰之间关系如何?艾略特认为文学与宗教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他反对混淆宗教与文学的界限.他反对把宗教定位为一种文化的看法,因为在他看来宗教关注灵魂、指向彼岸的意义与价值远在这种定位之上;同时,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尊重文学的独特性,反对说教的文学,认为如果"宗教文学"存在并且要实现其存在的意义的话,应该是一种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表现宗教思想感情的文学,而不是一种故意地和挑战性地为宗教辩护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建立宗教的尺度、神学的立场,以挽救文学的、乃至世界的世俗化.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的钢琴练习曲之中,肖邦的练习曲堪称此领域的典范.这些练习曲,每一首都是技术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它们是每位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其中Op.25.No.5是肖邦在听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精湛演奏之后被他 那魔鬼般的技术所感召而写下的一首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文章对此首练习曲各个音乐要素的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麦考利是20世纪澳大利亚文坛的著名人物,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麦考利早期的诗歌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征,让他一举成名的"厄恩.马利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其在现代主义诗歌方面的才华,但他最主要的贡献则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和批评。麦考利重视传统宗教与哲学,倡导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强调古典主义诗歌的优越性,他以"秩序"、"理性"、"逻各斯"等为准则的新古典主义文论对澳大利亚文艺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A.E.罗宾生抛弃维多利亚时代的华丽浮夸的写作方法,选用更加接近日常口语的词汇,风格简洁冷峻。塑造了一系列以他的家乡为原型而虚构的一个名叫梯尔伯利的小镇上的孤僻人物系列形象。在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完整的戏剧情节与情感冲突赋予他的诗歌鲜明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16.
肇庆籍作家覃志端的长篇小说《宝砚庄》大量运用方言俗语,方言成为小说叙事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方言建构了一个充满独特地域文化色彩的民间世界,通过方言凸显人物形神,增进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作者显然在努力地探索小说本土化叙事的可能性,这种艺术追求寄托着作者试图保存、挽留乡间文化传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E.E.肯明斯是美国著名的先锋诗人。他的诗歌形式变异,语言分裂,在世界诗坛独树一帜。多年来,一些学者主要从他的语言和形式上探讨他的诗歌,认为他过分追求诗歌的形式,难免在主题上缺少应有的深刻度。但笔者认为,与其说肯明斯是用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与世界对话,倒不如说他标新立异的诗句正是他灵魂的投影,内心的独白。本文将依据文学批评的相关理论,探讨肯明斯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柯勒律治是英国湖畔派诗人、社会批评家以及19世纪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从激进早年到保守晚年的转变.他最初同情法国大革命,随着革命的发展,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转而批评法国革命理想和原则,揭露拿破仑统治的残暴本质,并且批判了法国启蒙哲学家.柯勒律治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丰富了我们对这场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1]的基础上讨论了幂p.n.p.矩阵的谱性质。  相似文献   

20.
对于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作家V.S.奈保尔而言,伦敦从来都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存在.在他笔下.对伦敦城市外表的客观描写并不多见,因为他真正想要描绘不是人们身处其中的城市本身.而是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城市.V.S.奈保尔笔下的伦敦与英国本土作家笔下的伦敦有着巨大差异.在<效颦者>一书中.奈保尔着力描写的是作为单个个人的人们在遭遇伦敦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时的无力感.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了论述:一、外来者的疏离;二、陌生人的相遇;三、无根者的游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