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关隘。西汉敦煌郡九置组成的邮驿系统向东可通达长安,向西从最西端的龙勒置就近经由阳关出塞,又经文候鄣可抵达鄯善国伊循城,至此连接西域南道。这条阳关通道相对玉门关通道更便于通行,因而,阳关通道是文书传送之路,也是戍卒、施刑士来往之路,还是西汉与西域间通使、通商之路。因此,阳关应当是为了与西域诸国通使通商需要而设置的关隘,此后成为西汉中原与西域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2.
敦煌玉门关是西北史地一个永恒的话题,研究者所据文献大体一致,若有新资料则是汉代简牍文书的出土与旧有资料的再整理。该文以小方盘遗址1944年出土简T14N3释文的再认定为出发点,探讨玉门都尉的归属及其带来的玉门关迁移之说。玉门都尉府初属酒泉郡,敦煌设郡后西移,玉门关随之西迁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以边塞诗名世,从文学史的角度结合岑参诗作描述岑参西域经历的论述颇多,但分歧亦大,尤以首赴安西路途为最。运用当今学界对唐代西域之政治、军事、商贸、地理、交通及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基本可以说明,岑参首途安西出瓜州后,按常理应该不走丝路南道,不到敦煌,亦不过阳关,而是径由玉门关,走最安全、通畅之丝路中道。  相似文献   

4.
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尉缭子浅说》,是青年学者徐勇同志的力作。该书既是古代兵法的通俗读物,又是研究《尉缭子》酌学术专著。现评介如下: 一 古代兵法的通俗读物 《尉缭子》在学术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伪书,不受重视,少有研究者问津。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其中有六篇与今本相合,被专家们确定为先秦古籍,说明今本《尉缭子》不是伪书,这才引起人们对《尉缭子》研究的重视。而今本《尉缭子》经长期辗转传抄,其文字误漏、衍夺,甚至篇  相似文献   

5.
<正> 徐勇同志所著《尉缭子浅说》,日前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刊行问世。《尉缭子》,是先秦十分重要的军事学典籍之一。如果说《孙子》是春秋兵家的代表作,《吴子》是战国前叶兵家的代表作,那末《尉缭子》就是战国后叶兵家的代表作了。其实,青出于蓝胜于蓝,《尉缭子》在汲取《孙子》特别是《吴子》的基础上,无论军事战略理论的探讨,抑或战术的研究,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致可以说是先秦军事学的集大成。从上古我国兵家文献多所亡佚,而是书却能辗转沧桑流传迄今,当出于历代朝野所见重所钞  相似文献   

6.
《尉缭子》是我国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著名兵书,但因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真伪有争议而不被重视。1972年在山东沂县银雀山一号汉基中与其他先秦兵书一起出土了《尉缭子》竹筒的残卷,其内容与今本《尉缭子》大体相同。这就证明了《尉缭子》一书的真实性,此后学术界对它的研究逐渐加强,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对于尉缭子军事思想的论述似尚嫌薄弱,本文拟从《兵谈》一篇入手,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的发现,改变了对传世文献《尉缭子》的传统看法,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拟对《尉缭子》一书中三个词语进行考察:围、从、废军,并对传统工具书中的一些义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河西击败匈奴并设置河西四郡,之后直至宣帝神爵年间,西汉以敦煌郡为基地,向西与匈奴争夺西域地区的控制权。在此期间,西汉首先经敦煌郡与西域南道,争得了对鄯善的控制权;再屯戍于渠犁、轮台,连通西域北道,同时通过联姻与乌孙结盟,对匈奴在西域东部的势力形成合围之势;之后西汉与匈奴对“车师六国”展开争夺,并形成彼此制衡的状态;最后,随着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归降与汉西域都护的设立,西汉最终赢得了对西域的争夺战。通过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汉简的考证,我们可以较为清晰与详细地还原这一过程,而处在西域与河西阵地前沿位置的敦煌郡,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敦煌写本葬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敦煌民间丧葬的民风民俗,如卜葬地、选择吉时良辰、六甲八卦冢与五姓丧葬方位禁忌、坟高形制、开故附新等,是研究古代敦煌民俗的重要资料。它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又可以通过与传世文献相互映证,解决一些相关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尉缭是先秦时期的杰出兵家,《尉缭子》也是战国秦汉之际极具代表性的兵书.秦汉以降至于宋明,相较孙武、吴起等著名兵家,尉缭所代表的"兵形势家"并未受到历代学者足够的重视,是以《尉缭子》一书及其著者尉缭也一直是中国传统兵学和先秦兵家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就以校注和引用两方面,作为历代对其书其人在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述评.  相似文献   

11.
敦煌写本葬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敦煌民间丧葬的民风民俗,如卜葬地、选择吉时良辰、六甲八卦冢与五姓丧葬方位禁忌、坟高形制、开故附新等,是研究古代敦煌民俗的重要资料。它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不足,又可以通过与传世文献相互映证,解决一些相关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近六万件古代文献中,佛经及其相关文献占全部遗书的90%左右,是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座宝藏。敦煌佛经中所存与传世佛典相同的部分,比后世刻本更接近佛典原貌,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语料;其古佚、疑伪经部分大多是全新的语料,具有填补空白的研究价值。加强敦煌佛经词汇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敦煌语言词典的编撰拓展新的领域,增添大量的词条,弥补以往敦煌语言词典取材过窄、收词有限的缺憾;另一方面,对其他一些大型辞书诸如《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具有重要价值。敦煌佛经中有许多未为辞书收释或释义不周的词语,前贤时彦亦较少论及,笔者择取新近所研读的敦煌佛经中的此类词语试加考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艺术心理学角度 ,对敦煌莫高窟第 2 2 0窟东壁南侧壁画中的维摩诘的情感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 ,探讨自然情感表现与艺术表现虽然有着相近的地方 ,但从自然表现到艺术表现 ,仍然有相当一段距离。莫高窟第 2 2 0窟东壁南的维摩诘情感显然不是自然情感表现 ,而是敦煌莫高窟画师的一种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的学生黄征,自从进入杭大攻读硕士学位、继而跟我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专攻敦煌学。由其发表和出版的论著来看,内容涉及王梵志诗,变文,双辞,《儿郎伟》,以及愿文等。其论著的性质由文字音韵训访人手,以小学的功夫来治敦煌学,旁及典章制度、宗教民俗和医卜星相等杂学,故其研究大批信而有征。吴伟是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的会员,从1991年起与黄征联名发表文章,在敦煌愿文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敦煌愿文的研究,以前虽然已有,但都十分零碎,而且没有突出“敦煌愿文”的名称,影响不大。所以黄征、吴伟对敦煌愿文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五代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献既出自于我国西北敦煌,与敦煌及西北地区的关系当然很密切,在浩瀚的敦煌文献当中,有不少内地人的作品,这说明古代内地与敦煌原本一体,故文化交流有那样的丰富;除内地人的作品外,还有大量敦煌及西北地区当地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当地文化的发达,也反映了当地的语音,就中最直接反映语音要算那些汉藏对音材料,除此之外就要算敦煌歌辞与变文,它们都是韵文,在创作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方音表现在作品中去,如果能把它详细搜集起来,加以排比,整理并作出研究,必然会给唐五代西北方音作出更全面更  相似文献   

16.
李白父为任城尉问题李白卒后之五十五年范传正为作《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据李白子伯禽手疏,称李白"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林泉,不求禄仕".五代时刘昫的《唐书·文苑列传》不知何据,称李白"父为任城尉";宋钱易《南部新书》一袭《唐书》,也说李白"父为任城尉".后代的人们大都依范碑而弃《唐书》,认为所谓李白父为任城尉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范碑是,《唐书》非,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查《唐书》之虽无实据,却也恐事出有因.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说自己"乃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不断升温的敦煌舞热,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诸多艺术院校、专业舞蹈院团、民间组织,都纷纷关注敦煌舞,学习敦煌舞。从教学、作品等各个方面挖掘和拓展敦煌舞蹈形象,丰富敦煌舞蹈舞台艺术表现,但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与此同时,对敦煌舞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误区一,认为只要含有敦煌壁画形象或以敦煌地域为故事题材的舞蹈就是敦煌舞;误区二,敦煌舞都是女子表演而且舞蹈特点就是"慢、静";误区三,将敦煌舞等同于古典舞;误区四,敦煌舞训练只是壁画造型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敦煌文献电子化、数字化所取得的成果,提出将敦煌文献的转录文本和相关图像资料以数字化手段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整合成数据库,即建设包含文献文本数据及相关图像的敦煌文献多模态语料库。据此探讨敦煌文献多模态语料库的设计目标与原则,以及语料库维护、检索和输出多功能系统的开发。该语料库的开发和建设既有利于研究人员从多个角度开展敦煌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也可以应用于中古汉语文献的语言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数据驱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阳关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依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孕育而出的诗意图。此图失传的事实,似乎成了研究其与诗歌文本之间语图关系的藩篱,万幸的是,阳关成图以后,引来了无数诗家的题咏。这些题跋之作,尤以北宋张舜民的诗为最,饱含《阳关图》遗绪,在语-图互仿的理论平台上,可助还原图像概貌。此时《阳关图》与王维送别诗之间的语图关系,已然转变成一种特殊的隐性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禅宗流行,本文通过对敦煌发现的碑文、墓志铭与邈真赞等文献的考察,以透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禅宗信徒修习的基本特点,尤其是信仰人群与信仰内容的独特性.从中可以看出,禅宗在敦煌地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其信仰者遍及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当时人们信仰的既有早期般若禅学,也有北宗的渐悟、南宗的顿悟,而更多的则是南北宗兼修的敦煌本地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