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重规先生以"遗民"、"索隐"、"经学"三种诠释视野,建立其<红楼梦>论述.此论述不但是其个人学思历程之反映,也反映了其所属之现代中国学术流派,在红学史上自有其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历史、现状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之提出 世界历史表明,现代国家的发展,与大学的成长息息相关.大学是其现代化最有效的动力之一.国家之崛起、民族之复兴,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而这,尤其依赖于大学.故其意义无论如何都不容低估.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周年,老牌名校北大建校也已一百一十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时刻.对我国大学再做一番思考也许不是毫无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楚,泽国也.其南沅湘之交,抑山国也.叠波旷宇,以荡遥情,而迫之以崟嵌戍削之幽菀,故推宕无涯,而天采矗发,江山光怪之气莫能掩抑."[1]这是王夫之纵论荆楚地理的一段名言.江山如此,人的真性情亦如江山之气一样莫能掩抑,故此地人多大气、直率、刚烈.其影响学风与文风,不可谓不深且巨.  相似文献   

4.
儒家、佛家、道家三者丰富、深奥、价值弥高的修持思想和实践,根植于原始文化土壤.其中,巫史祝卜为儒家修持之学打下深刻的文化烙印;神仙方术直接催化了道教修持思想与实践;而古印度原始宗教则推进了佛教修持之道.理解与解释儒佛道修持思想与实践,不能脱离其所产生的原始文化生态和古老思想母体,否则,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棚屋作为城市化的伴随物,既是世界性问题,也是历史性问题.近代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市“棚屋林立,几至触目皆是”.棚屋搭盖简便,但其室内昏暗潮湿,室外肮脏恶劣.棚屋住民以进城寻求生活的农民为主,且大多“充当最辛苦之劳动生涯”,是都市社会的边缘人.棚屋对个人、社会危害极为严重,是“疾病之祸根”、“火灾之患”、“罪恶之渊薮”.都市棚屋林立既有其住民经济困难、棚屋搭盖成本较低等因素,也有“办事者”方面的原因.行政当局政策的重心“只在取缔棚屋本身”,而不在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对监护的监督始终是确保监护立法目的之实现、尊重行为能力欠缺者之独立人格、防治人类私欲肆意践踏授权之责的必要方式.内地监护制度中的监护监督一直是其监护立法的软肋,虽人类的监护制度已历经长久的发展,但为个人自由与权利之保障,终立法之完整性,监护监督立法需要仍被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港澳台三法域的监护监督立法各有千秋,从其评介中现监护监督立法之关键,此为探寻内地监护监督立法构建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最美丽云南建设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及对云南的特别嘱托,立足新省情、创造发展新优势作出的正确和科学决策.其内涵是云南生态环境中天生丽质的构成和各民族为适应多样环境形成的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包括自然生态本真之美、生物多样稳定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由信仰、技术、制度三元结构有机整合形成的多民族生态...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其时,知识界对于这场爱国学生运动之评价,见仁见智.陈独秀、胡适、梁漱溟的"五四"观,代表了民初思想界之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种不同的政治观点.对于五四运动,陈的民主与民族之思,胡的个人与国家之分,梁的公义与法律之辩,分别以民主、自由、法治来规约爱国主义,体现了五四知识分子对爱国主义的理性思考.三氏思想之歧异,表征着民族危机中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纠葛和激荡.  相似文献   

9.
欲判明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是否点阵之图,首先应求于先秦文献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根据<尚书·顾命>、<论语·子罕>和<周易·系辞上>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无法得出"河图"、"洛书"是点阵之图的结论.非点阵之图的结论,是根据胡应麟"辨伪八法",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称点阵之图为"河图"、"洛书"显属可疑,而且,刘牧在<易数钩隐图>的序言中自谓"采摭天地奇偶之数,……点之成图",无意之中,已露出了作伪的破绽.清代学者毛奇龄更将刘牧作伪之迹原原本本考察得十分清楚.刘牧为了使其创制的点阵之图为人所重且行之于世,于是将点阵之图托以"河图"、"洛书"之名,也完全符合作伪的一般规律.坚持认为"河图"、"洛书"为点阵之图者所持之论据,亦皆似是而非.因此,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河图"、"洛书"并非点阵之图.  相似文献   

10.
肖建原 《中州学刊》2012,(3):134-138
从辨析儒家与佛、道思想关系的角度,王夫之提出了“有”境界的心理认识标准.通过“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的心理认识过程分析,王夫之揭示了佛、道思想入于“空”、“无”的认识论根源和相通于儒家的心理思想成分.从心理活动的主客关系和认识过程的境界高度方面,王夫之以认识和构建“有”境界思想的心理认识活动为核心,从辩证性心理认识过程与非辩证性本体之心的角度取舍佛、道有益于儒家道德之学理论建设需要的思想成分,提炼和总结了“三教合一”的心理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11.
<乐记>是中国儒家美学最早的理论文献之一,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代表的第二代现代新儒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牟宗三认为,它是一种完美的宇宙论.唐君毅认为,它在本质上表现了一种陶养性情的礼乐之道.徐复观则认为,它代表了儒家兼具美善的礼乐之教.三位学者不同思路的诠释对现当代儒家美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因为其揭示出了<乐记>作为儒家美学生命原点的两个根本内涵:礼乐既是形而上之道,又是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之伦理价值的体现;礼乐是情感、心灵、精神的安顿之地.  相似文献   

12.
曹胜高 《云梦学刊》2008,29(1):42-46
从<湘君>、<湘夫人>来看,他们先后抵达祭祀地北渚,接受楚人的礼敬后,一起回到九嶷山.湘夫人的原型是<山海经>所栽的天帝之二女,而非尧之二女,演化为湘水之神.湘君因居于九嶷山,其原型可能为葬在九嶷的尧之子丹朱,演化为湘山之神.  相似文献   

13.
素质、素质教育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星 《天府新论》2006,(Z1):263-266
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其涵盖面很广,但主要的是人文和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立世之基,人文素质是为人之本.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能促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人文素质包涵了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多个层面且与文化的关系密切.目前重理工轻人文教育的现象非常突出并已造成严重后果,应予高度重视和迅速改变.  相似文献   

14.
对全球化、普遍性、后殖民话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的文化批评发生了一些奇异的变化,有一种学派化的声音日益趋于激烈,尤其体现在对诸如全球化、普遍化、后殖民等相关话题的评述与争论中.如果从学理上对之加以分析,其弊端是十分明显的.取其要点言之,一是非语境化取向,即不顾语境的差异,直接将针对西方社会的话题移用来论述中国问题;二是单面化取向,即不顾评论对象的多侧面性,只取其一个侧面的问题作激进的推演.而这类话题的不断重复,又造成了一种借代性陈述假象,并渐次侵蚀到了正在逐步走向正常、合理、理智化的当代学术环境.本文在这一关注下,对若干明显的相关议题作些简要论述,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谒”在西汉民众社交场合中广泛使用,形式主要有拜访之谒、庆贺之谒和问疾之谒.东汉“谒”虽依然使用,但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形式——“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谒”到“刺”除了体现在其形式、内容的变化外,“谒”通过形式和内容所传达的敬爱、关爱的情感因素淡化也是这一演变的重要特征.东汉时期民众社交范围的扩大、社会等级身份逐渐固化等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道体和大全是本体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新理学>这本书中冯友兰认为所谓道体就是动之全体,即动态的宇宙的总称;所谓大全即是静之全体,即静态的宇宙的总称.道体概念中值得注意的是其过程性,其运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始无终的.大全概念又被称为全、宇宙、天等,大全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性.冯友兰关于本体论的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代表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为后来本体论的创设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增强国家软实力.在这其中,符号资源的大力挖掘是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牢牢把握话语主导权以实现有益符号之意义的充分展现,有助于激发国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领土的想象,进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正> 山东省孔子学会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9月24日至27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编辑、记者60余人,围绕"孔子、儒学与现代化"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正确对待儒家文化,是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会议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积淀之深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尤其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二千数百年来,像水  相似文献   

19.
大国之梦是大国对自身综合实力和国际情势理性评估的产物,是对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美好愿景与合理规划.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大课题的背景下,大国之梦的内涵必然会对生态文明发展诉求做出必要回应.大国之梦蕴含的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之上,以生态持续为物质基础,以经济持续为核心动力,以社会发展为终极目标.“美国梦”、“欧洲梦”和“中国梦”是最引人瞩目的大国之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整个人类和世界的发展方向.三大梦想尽管形成的时代不同,但都含有对生态文明的解读与考量.在生态文明维度上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更深刻地诠释大国之梦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五、七言绝句,虽然起源于南北朝,但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重要体裁之一,并固定了表现形式,却在唐代.唐人绝句,在唐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在唐诗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宋洪迈在《唐人万首绝句》的序中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清代王夫之更是说:“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①在唐代绝句诗的创作中,名家辈出,风格迥异,呈现出一个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