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之相伴的是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和4500万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这一庞大的留守群体是弱势的农村人口中更加弱势的一部分。布迪厄曾指出,面对社会大众的苦难,社会科学若不想变成社会巫术,就必须深入生活,传达底层的声音。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留守人口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中国农业大学从2004年起围绕农村留守人口群体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行动,其中包括在全国5个省13个农村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给外出父母写信活动,以及在全国5个省选择150名留守儿童连续3年记录其生活现实的生活史研究活动。为此,本刊组编如下数篇学术随笔,对留守儿童书信和生活史记录作出初步思考和分析。我们希望这些感性层面的思考能引起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开展进一步的理性学术研究,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留守人口现象及社会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2004年7月出版的<人口研究>上,杜鹏曾经主持过一期"人口与发展论坛",题目是"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1].此后,我们一直在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进展.应当说这方面的文章在不断增多,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却难得一见;因此,当看到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和贺聪志的新著<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时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农村留守人口的宗教信仰问题,结果表明:农村信教的留守群众多为女性中老年人,她们文化素质相对偏低,且信仰具有功利性。同时,论述了宗教信仰对社会、对信教群众自身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宗教信仰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最新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资料,探讨利用常规人口调查资料进行留守儿童研究的方法,并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分布、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最新状况信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以未婚青年男女和已婚男性为主的候鸟式的迁徙流动,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分离式家庭,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现象及其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远滞后于对农民工、流动妇女、留守儿童的研究.由叶敬忠、吴惠芳等在历时两年对我国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妇女研究基础上著就的<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全面系统、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示了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该书不仅为社会各界打开了一扇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窗户,而且为政府和学界重新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乡城流动的影响,统筹解决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问题,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留守儿童的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学习、行为及交往、心理的影响,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和学校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公共政策方面,生态系统发展观视野下的留守儿童等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十几年的研究表现出成果大幅增长、内容多样、重视量化分析等主要特征,但也存在着研究对象的操作定义不准确、研究假设有片面性、研究方法有局限性、研究的理论反思有待深入以及研究仅限于横向比较等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反思和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与农村非留守老人养老的比较显示,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并没有像已有的研究结论揭示的那样严重。研究结论的差别源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已有的研究结论多是子女外出务工前与外出务工后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的结果。这一研究方法因无法剔除时间因素的作用,可能夸大了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留守女:现代农村社区的一个新群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留守女”群体是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中衍生出的一个新群体。通过对安徽农村留守女的访谈调查,对其留守原因、生活方式、婚姻状况、群体分化、心理压力等方面作了客观的描述,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给予留守女群体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本文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作了客观的描述,提出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的探亲制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农村留守妇女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来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济宁市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本文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作了客观的描述,提出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的探亲制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积极营造农村留守妇女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等方面来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济宁市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