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上下班时段的堵车已成为常态。每当看到开车族担心上班迟到而心急火燎,公车族为了准时上班而追赶进站的公交车时,我就在想,这么多人每天赶早从城外挤入城内、摸黑从城内挤出城外,怎能不引起交通堵塞?为了生计而需要上班劳动自是不证自明,  相似文献   

2.
VIP,为 Very Important Person 的缩写,即贵宾之意。依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20/80定律"可以对企业 VIP 实际定义为:"企业里创造80%财富的总客户数"亦或是"对企业财富贡献最大的前20%客户"。从实际操作来看,后一定义更加吻合 VIP 本质含义。所谓物以稀为贵也。VIP 是以人为主体的抽象组织。抽象是因为并无任何约束,只有服务。服务到位,营销才有力量。对 VIP 的服务就要让 VIP 和非 VIP 都能感觉到"城内 VS 城外"的气氛,营造这种气氛的目标就是让城内的 VIP 觉得尊重、自豪和荣耀,让城外的非 VIP 羡慕、嫉妒、无奈,并会想方设法进入城内。  相似文献   

3.
渤海王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渤海国最重要的遗址,除了城内的大量遗迹以外,上京城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渤海遗址。本文介绍城外的苑址、桥址、墓葬等渤海遗址以及考古人员对它们的探索情况,显示它们在渤海史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承西周而继续存在的地域性居民组织"里",主要分布于列国都城内外和其他城邑,又新出现了地域性居民组织"乡",主要分布于都城内和城外之郊,并且形成以乡统里、一乡辖若干里的基层政权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时间和空间为视角,明清时期兰州城市寺院可分为明代城内寺院、清代城内寺院和城外寺院三类,这三类寺院分布于今天兰州城市内外的各个区域,而它们的选址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人口、地理、历史和风水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佛教信仰空间的城市寺院,其分布与选址具有明显的特征,从中也可窥见明清时期兰州城市信仰空间和职能的泛化与城市人口信仰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墓志表明,元氏贵族的籍贯无一例外都是洛阳,甚至已死亡的贵族也要从子孙的籍贯为洛阳。墓志中籍贯的记录并不规范,这是北魏墓志的普遍情况。元氏贵族分布较为集中,体现了聚族而居的特点,其中最为集中的地方是都乡。北魏洛阳都乡原存在于内城之外,南迁贵族到来后居住于此,景明二年(501年)开始筹建外郭城内里坊,都乡内原有的里,由城外的乡里变为城内的里坊,都乡建制不存,但其名仍存在于籍贯中。  相似文献   

7.
阖闾所筑吴城实出自楚国逃臣伍子胥之手 ,伍子胥充当了吴都建设的总设计师。吴都整体布局基本上是按宗周制度来规划建设的 ,在楚都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既有所因 ,又有所革。吴都平面构造成“亚”字形 ;其八门兼设水、陆二门 ;城内筑有小城、高台 ,设有市 ,城外筑有台苑、墓葬区 ;手工业区则分布于城内东北和西北一带  相似文献   

8.
郭冬至 《市民》2006,(9):7-7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源于拉丁文,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最早使用,指区别于部落和乡村的城市文明共同体,当时主要指罗马公民社会。“civil”本是内部的意思,当时指罗马城内人,是文明人,区别于城外野蛮人。  相似文献   

9.
唐传奇诸家注本若干注释有误,经考证,文章认为:《任氏传》中“金城县”不在今兰州市,而是在今陕西兴平县;传奇中“坊曲”不是里坊,不是转弯处,而是城坊中小巷;东市不在城外而在城内;《虬髯客传》中“扶余国”应为“扶南国”;《郭元振》“开元中下第”应为“咸亨中下第”;《无双传》中“渭桥”当为沪桥或灞桥。  相似文献   

10.
西汉上林乐府所在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府是西汉时从武帝到哀帝一百年间最为重要的宫廷音乐机构。文章认为 ,乐府不在城内上林苑中 ,其大致位置在长安城西 ,建章宫北 ,与平乐观相邻之处。文章在理清乐府、太乐、黄门、掖庭这些宫廷音乐机构的地域分布的基础上得出 :武帝立乐府于城外是出于郊祀游猎活动的需要 ,乐府被罢是由于帝王活动中心集中于宫中和礼乐活动走上正轨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宋代杭州,佛教繁荣,寺院众多,因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交通条件诸因素的共同影响,寺院分布呈现出总体密集,不同区域略有差异的特点。城内因面积所限,绝对数量相对较少;城外西湖和州城南北两端数量较多,府城东郊次之,西湖西岸最少。城内外寺院分布较之辖县明显稠密,诸县除临安县略多,昌化县略少外,总体平衡。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4,(1)
李白:进球之难,难于上青天!辛弃疾:凭谁问:巴乔老矣,尚能奔否!李煜:奔来跑去何时了,进球知多少?钱钟书:足球就好比围城,城外的人想把球踢进去,城内的人想把球扑出来。臧克家:有的人上场了,但是没有射门;有的人射门了,但是没有进球;有的人,把足球踢进网里想“不朽”;有的人,情愿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城乡关系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城乡连续统一体”的特征,但城墙在治理层面上仍有一定区隔作用。常熟在此时期内为苏州府所辖县治城市,空间形态上,其城厢虽属于积善乡,但始终存在着有别于乡都体制的在城图。治理实践上,常熟邑境河道事关太湖泄水,城内河道疏浚则无关江南水利大局,虽然民居侵占河道问题严重,但官府日常治理成效不著。治理挑战方面,常熟筑城往往被城内居民“浮议”所阻挠,战时状态下官权得以强力贯彻,但筑城工作中的“根本利益”与“既得利益”难以兼顾。常熟的案例表明,明清时期,即使在中小城市,城墙之内的空间形态与治理逻辑都与城外有所区别,也面临着城市独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07,(6):63-63
在婚姻的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 我是2003年认识现在的老公的,那年我22岁,他32岁。我在一家影楼上班,而他自己经营了一个服装店在外上班的生活让我很疲惫,为了逃避我去了他的城市帮助他一起经营,并开始同居生活。2005年我们结婚了,老公的长相、身材都很平平,而我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的班花。  相似文献   

15.
杭州城内的沟渠建设由来已久,其最初发展和"井渠"密切相关。唐宋年间,李泌和苏东坡等人在城内开凿六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这一时期沟渠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涵管的材质经历了竹筒—瓦筒—石筒的变化,二是在沟渠口设置了排污设施。民国时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沟渠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杭州市政府对城内街道的沟渠设备以及排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并统筹规划,制定和实施了城区下水道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6.
《史记·楚世家》记楚文王始都郢的地方,历史文献一般都认定在今湖北江陵城北纪南城。此说以目前考古资料看,甚难成立。从目前的考古材料看,江陵纪南城遗址从城内的文化堆积、城门和宫殿基址的发掘和城外遗物的文化内涵看,都证明现在规模的城垣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所形成的。①所谓楚文王(一说楚武王)始都郢是在纪南城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童书业先生在《春秋楚郢都》一文中,用了许多史料,否定春秋时楚郢都在江陵,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把春秋楚郢都定在“汉水中游一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春秋早期楚国的郢都应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之前,澳城外华人向香山县缴纳赋税,澳城内华人亦受清政府管辖.鸦片战争后不久,葡萄牙人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取消了澳门中葡两国海关,失去了主要的财政收入;他们欲向整个澳门半岛及离岛的华人征税以弥补损失,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攫取澳门主权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税收主权,最终达到摆脱清政府控制、夺得澳门管治权的政治目的.澳门华人纳税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世纪50年代是雏形期,70年代是成熟期,80年代则最终成形.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章、贡两水的汇合处,是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市区由章水、贡水三面环绕,一面靠山,是明、清两朝的府城所在地。赣州话是处在赣客方言包围中的北方方言岛,仅限于城内居民使用,本地人称为“官话”;城外各乡音均为赣客方言,东河与西河不同音,西河与水南讲法各异。解放后,赣州话受普通话及赣客方言的影响,语音上又有了“新派”与“老派”的区分。 赣州话“新派”与“老派”最大的不同之处有四:①“老派”较完整地保留了入声调类,而“新派”只在日常口语中保留了入声,而在单字音上已经没有入声了;②“老  相似文献   

19.
风水理论在郑韩故城的军事防御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蕴含聚气与辟邪理论的城址设计;可以对敌人产生精神震慑的庙宇建筑;为了求得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庇佑而进行的社稷祭祀。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内居民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150年来,国内史学者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目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了掩盖他们抢劫圆明园的罪行;二是为了报复清政府。上述两种传统观点都难以成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此彻底摧毁清政府的抵抗意志,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实现他们发动战争的罪恶目的——扩大英法在华权益。这可以从英法发动战争的目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各方的反应、以及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而没有焚毁北京城内的皇宫三个方面得到清晰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