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尚“空”的中国传统诗学富于东方特色和理论深度,尚空思想的最初建立与佛教的传入密切相关.佛教传入之前,“空”大都作为一般语词使用,词义最初指称“孔”、“洞”等具体物,后来表示该具体物的特有物态意义,佛教传入中国后,“空”与佛教核心范畴ūnya在内涵上相对应,遂成为sūnya的稳定译词,有了范畴意义.苏轼申明佛教之空的诗学地位与价值,使尚空思想在诗学史上首次得到明确而专门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现行宪法文本中共出现了 79处“法律”一词 ,依据波斯纳对“法律”一词含义的三分法和我国传统上对“法律”一词的广、狭义分类法 ,宪法文本中的“法律”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及所指。这种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宪法  相似文献   

3.
张商英根据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而排佛的行为,认为欧阳修“好名而欺心”,其实,细读《六一居士传》就可以发现:“六一一居士”之“居士”一词含义并非佛教用语中“居士”的含义,而是隐居不仕之意.另有人认为欧阳修主张排佛与为幼子命名为“僧哥”(“和尚”)的行为是互相矛盾的.关于这一点可以考察民俗来解释,因为民俗中自古就有以贱命为名,取其好养活之意.可以说,欧阳修并非“好名而欺心”,其佛教观一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佛教智识并举,有着智识主义的理论特征。其通过对一种特殊“智慧”(般若智慧)的追求,提供一种对生命的认知方法、解读态度和拯救手段;通过对世俗知识的摒弃而达无上圣智。佛教智识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智慧体操而创造一个有意义的、智识主义的人生。大乘佛教的出现,正是智识主义佛教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词汇在语言中至关重要,所以,对于词汇意义的研究是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要课题。例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指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随意的,这意味着同一能指与所指的随意关系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符号都具有形式和概念,或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此外,英国的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一书中,把词的“意义”分为7种: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拾配意义、主题意义。并将其中的第2至第6种意义用“联想意义”来概括。学习一种语言,只理解词汇概念意义,而对其联想意义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就谈不上真正掌握了该语言,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佛教史乃至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人们经常碰到这样一些问题隋唐之后,禅宗为什么能够战胜各宗而独盛,进而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近现代以来,人生佛教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本文分别从禅宗思想的儒学化、儒学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相互关系,近现代以来新儒学的复兴与人生佛教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因明的“合离”与“分离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因明的推理规则多从因三相分析,但无人认为因明的“合离”即“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是一条因明中的重要的推理钡则,最多有人认为这是讲喻的结构的。我们认为它与现代逻辑中的一条最重要的“分离规则”有异曲同工之效。从逻辑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究其本质是道德危机,当代生态(环境)伦理学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从而规范人类的行为.佛教以觉悟和解脱为终极目标,以“契理契机”精神随顺不同时空因缘之流转迁变而开出新气象.对大乘修学者而言,生态保护是发菩提心、趣菩提道、成菩萨行的“方便”,是成佛的“必修课”;对非佛教信仰者而言,佛教根本义理中能推导并生发出让不同宗教文化传统下的人群共享的伦理原则并落实于生态保护.基于佛教“缘起”世界观的“慈悲”,是贯通佛教义理和生态保护实践的核心理念,是佛教参与现代事务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9.
“出世”可以做不同的读解。当其意为不关心或远离世俗生活之时,谓之“佛主出世”是不符合佛教学说思想之实际的;当其意为超越世俗生活观念及追求之时,“佛主出世”则反映了佛教“出世间”的核心观点主张,突出了佛教修行乃了明心性、超越表象以证入至真之境的思想宗旨。  相似文献   

10.
印度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佛”为本。中国佛教虽来自印度,但经过禅宗慧能的六祖革命,却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转变,这一转变宣告了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完成。至近代,太虚大师等人致力于佛教改良运动,将传统重“神”重“死”的佛教改造成重“人”重“生”的“人生佛教”,实现了由“人本”到“人生”的转变。到现代,以赵朴初为代表的佛教界人士在新形势下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去恶行善”的道德精神、“平等慈悲”的平等精神、“利乐有情”的利他精神和“人间净土”的现实精神,而这些精神均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所以由近代“人生佛教”向现代“人间佛教”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佛教实现了由“人生”向“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俞凡  杨帆 《东岳论丛》2019,40(10):5-16
政治动员一直是报刊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报刊动员民众、凝心聚力,一直是我党新闻宣传工作中重要的手段。新闻媒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政治动员主体、客体的选择及表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同时,这种选择也会受到不同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综合影响,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对于探索新中国新闻宣传史及思想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949-2008年间《人民日报》对"使命"一词的使用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在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探析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其原因,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揭示新中国报刊政治动员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都市佛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佛教是指以都市寺院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现代都市特点及要求由僧团为主对市民进行佛法弘扬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人间佛教。都市佛教不同于都市中的佛教,它是都市中的佛教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依都市中的佛教而得名,以都市为自己存续的基础空间,具有明显的现代性,有强烈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都市佛教是人间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大陆人间佛教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佛法在世间的现实版。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构成了大陆人间佛教的全部内容。都市佛教概念提出已经十年,它逐渐成为学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随着城镇化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和研究都市佛教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思想史研究中流行着的各种流派,都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向读者展现那些出现在历史中的伟大心灵及其智慧。然而如何实现“哲学分析”与“历史证据”之间的精确结合,还原思想史本来应该呈现的样貌,是每一位严肃的研究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正确的理解思想史,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在1969年写作《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一文,在方法论层面展开了对于其他各派的“征讨”,这一篇“战斗檄文”引发了当时思想史研究领域中的“斯金纳革命”。理解这一文本是掌握当前思想史研究领域中核心争论的关键,从而为我们正确地研究思想史“迷途指津”。  相似文献   

14.
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分子”类词语都含有对立的词义色彩 ,“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古典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当今的知识群体是不同的群类。“知识分子”一词在今天的中国无论其概念所指还是词义色彩都已不能准确指称“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个社会群类。建议在官方场合、正式场合最好避免使用“知识分子”一词 ,改用“知识 (界 )人士 /知识群体”。  相似文献   

15.
开始于 2 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 ,并没有带来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近代佛学研究的兴盛 ,佛教的近代化革新 ,只是给人以“佛教复兴”的外在表象 ,佛教僧伽这一主体 ,无论内外都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因明学说的“因三相"、“九句因”及诸“过”等理论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些与学术界传统看法不同的观点 ,对三者的内容以及它们当中的某些关系进行了一些新的解释 ,并在此基础上 ,从人类思维的发展进程、思维方法研究的抽象程度这一新的视角对因明学说的实质进行评析 ,得出了因明理论的实质是论证而不是推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德音”一词的确切含义,历来争议较多.“德音”应当视为并列式词语而非偏正式词语,“德音”即为“德言”.理清“德”字的内涵是正确理解“德音”一词的关键,而“德”字在西周的文献典籍中,个体内在的心性道德不是其主要意蕴,外在的“行为”义是西周时期“德”字的主要用法,“德音”可以理解为“言行”.  相似文献   

18.
《成唯识论》因果理论的思考开端是“因果不失”,而逻辑开端是“现在”概念。“现在”概念,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意为“显现在前”,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现在”概念作为《成唯识论》因果理论的逻辑开端,它与“依他起”有相同的所指,而在意趣上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经济思想史的主题和形式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基本内容,以“自我批判”为主题的叙述的经济思想史和以“历史路标”为主题的研究的经济思想史,拓展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主题和形式的视界.经济分析史是熊彼特对经济思想中“分析性”或“科学性”历史进步的理解,在经济思想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史观来透视后来形成的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的主题和形式,具有思想史研究上的合理性,也有利于深化经济思想史及其当代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从所谓“中国无逻辑”论谈起中国逻辑史科学正日益显示出它在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但过去,这门学科不仪受到轻视,甚至有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它的存在。最典型的便是流行于半个世纪前的所谓“中国无逻辑”的论调。诸如:(一)所谓“东亚向无论理学”之说:“东亚向无论理学(逻辑),有佛家所谓因明者略似之。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