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别理会其他杂务。工作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要尝试多花些时间与同事合作、处理棘手的工作,把私人事务暂时搁置。2.别将所有责任背上身。谨记自己不是"超人",公司不会要求你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最好专注去做一些比较重要和紧急的工作,这比每件工作都弄不好要好得多。3.避免卷入是非旋涡。每家公司都有一些爱说长道短的人,他们爱添油加醋。这些是非可以听进耳内,但别忘了自己应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如果不了解  相似文献   

2.
楚杰 《经营管理者》2007,(2):115-115
<正>上班族面对紧迫盯人的上司,要把自己练得稳一点,做事情要细腻一些,上司愈是急躁,自己愈是应该懂得slow down,免得陷入混乱多变的指示里。别被上司的慌乱牵着走在紧迫盯人的上司手下工作,首先是排定的工作流程绝不能被上司的“过  相似文献   

3.
改善业绩、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并使之成为终生的习惯。你必须养成不假思索就“吞掉那只青蛙”的习惯。 在生活中,你永远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你要做的所有事情。面对滔滔流水般无穷无尽的责任,你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处世方式,才能自如地驾驭你的时间,掌握自己的生活。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可能性和机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被生活中不计其数的选择所淹没,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的其它动物犯了什么错(倘它们也知道什么叫“错”或是说有“错”的意识和概念)或是做件什么事情失败后,会不会也要找一找借口,我与它们由于不是同类,“非我族类”的思想自然不得而知。记得有则寓  相似文献   

5.
正1.世界上没有容易的工作。2.保持"无知",始终"学习"。3.把事情弄明白,有条理,做到位。4.管住嘴,少八卦。5.找借口是一种最无效的方法。6.会拍马屁,但更要会做事。7.人人都喜欢做选择题,而不做是非题。8.用"慢慢来"实现每次进步一点点。9.别骗自己,别拖延。  相似文献   

6.
秘书必须履行参谋职能,这在理论上已经被人们所公认,但在实践中用何种方式实现这一职能,人们似乎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一些具有一定秘书工作经验的人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很具体的工作,从来也没有直接“参谋”过,因此很难尽参谋之责;一些刚刚从事秘书工作的人觉得,自己既然有参谋的职责就要理直气壮地给领导出谋划策,直接去“参谋”。这两种认识其实都是错误的。秘书不是专职的参谋人员,更不是所谓的“谋士”或“师爷”,秘书是在具体事务处理方面为领导提供服务的人员,“参谋”是秘书的基本职能要求之一,这一职能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来体现的,其基本实现方式是间接的。秘书的参谋活动是与其他服务活动相伴相生的,“参谋”渗透、融汇在服务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机关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而且有些问题很敏感,要做好机关工作,并非易事。那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在机关工作的实践,谈点粗浅看法。一、靠本分做人,靠本事立身。所谓“本分”与“本事”,指的是德与才,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两者缺一不可。二者之间,德又是第一位的。首先要学会做人,不忘本分,牢记操守。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当前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观念比较多的大环境下,人们很容易随波逐流,由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变成一个看破红尘、老于世故、“过于明白”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群众利益无小事"。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处理群众的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领导干部不可能把群众的所有利益问题都及时地、一并地解决,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面对群众利益的事情时,要学会"推、拖、压"。其实,领导干部做事"推、拖、压"有其内在的艺术性,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不应一味排斥,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领导广角》2002,(8):58-58
美国钢铁大王A&#183;卡耐基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这里长眠着一位善于同才干高于自己的人一道工作的强者。”每一个称职的领导都应学会做这样的“强者”。并要求自己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正1. 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公司是全体员工的生存平台,个人利益不能亦不得与之发生冲突;砸了老板或大伙儿的饭碗,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2. 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团队中,你的主管、你的客户,都是你的老板,你的工作态度必须超越他们,否则,你将永远是他们的指责对象。3. 把事情做在前面。如果老板还没想到的事情,你做完了,很棒!  相似文献   

11.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翁仕友 《决策》2005,(2):28-29
“俞晓松是个顽皮的孩子,我在各个岗位的时候不是很努力,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也没有做好,我还要再做些事情。”俞晓松如是评价自己。  相似文献   

13.
玫雅 《经营管理者》2005,(11):30-31
<正>员工无法准时完成工作的问题,可能不在于不懂得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心理方面的因素。要剖析他们内心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应对的建议。先发制人。这类员工非常有纪律,对时间斤斤计较。总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在规定的期限之前完成工作,而且是大幅的提前完成,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他们不喜欢混乱、不确定、或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但也因此缺乏弹性,更不喜欢小组合作的方式,因为这样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会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他们的眼里永远只有自己,往往不顾其它人的感受或是小组的需求。而且,提早完成工作的行为,也会引来同事的不满,认为这是他们用来邀功、拍马屁的计谋。  相似文献   

14.
我对成功的定义就是,做我自己,然后,我做的事情对其他人会有所帮助,有所贡献。 我一直都在不断努力磨练心智,学会去接受很多事情,接受我以前不能接受的事情,尝试以前没有尝试的许多事情,从这方面来讲,我认为自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提升部属执行力的七大要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领导者及其组织来说,拥有卓越的智慧和宏大的构想是应该的和必需的,但是,不懂得执行,就不会获得成功。提升部属的执行力至少要掌握七大要领。一、做正确的事情,更要正确地做事情决策是追求目标的学问,是要“做正确的事情”。执行是追求结果的学问,是要“正确地做事情”。这两个关键环节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只有都做好了,领导工作才是完整的。领导者只有像重视决策一样重视执行,才能促使执行者提升执行力。如何才能正确地做事情?从执行层面上讲,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凡是决定了的就是对的。对此,不能作形而上学的理解。它并不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培训的投入产出关系,时髦的调侃是:“如果培训慢可以的,那还要老板干什么?” 不是说培训一点用没有,一分钱也不该花。同样,培训也无法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不能“搞运动”那样兴之所至就大肆铺张。症结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区分“培训的能与不能”:每一阶段、每一层面,哪些事情是培训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培训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不可能赢得别人,不可能把工作做到位,太多的不可能,你将能什么呢?工作中无所谓不可能,只要你认真了,用心了,你就是一个工作有能力的人。不要为自己的工作找理由,因为那只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所以,要抛弃“不可能”。一个人长期待在一个“不可能”的地方工作,这对公司,尤其对自己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没有目标和自律,不能吃苦和坚持,贪图安逸,事不关己,长此  相似文献   

18.
听到很多管理者都在说,忙,忙得喘不过气来。他整天开会、接电话、批看报告,手机也一直响,他不明白自己为何能把精力发挥到极限——每天都可以做一大堆事。他抱怨:我辛辛苦苦地工作、牺牲个人生活,一点也没有时间去做自己业余爱好的事。但,他所做的是最重要的事吗?绝大部分管理者都很想努力把事做好,但是为何成绩还是很不如人意呢?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分辨出“必须做”与“把事情做好”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谈到副职的困难之处,许多副职领导干部往往是一肚子的苦水,连说自己真“难”,还说正职领导如何难以相处。如何当好副职,让遗憾远离自己,笔者认为还是要多从副职领导干部自身找原因,把握好副职领导干部的“三忌”。忌位置摆不正。副职领导干部的首要大忌便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副职往往摆不正位置,认为自己分管的工作自己说了算,自己拍板就行了,没必要事事向正职汇报;也有的生怕事情做过了头,干脆遇事赶紧躲、责任别找我、问题找正职,让干我就干、什么也不管、有事问下边。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不正自己…  相似文献   

20.
全局研究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细节关注的是“把正确的事情做好”。管全局与抓细节都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