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葡萄枝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皖北葡萄产区黑木耳栽培过程中,不同葡萄枝屑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60%葡萄枝屑+18%玉米芯配方效果最好。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最高;且在主料中添加玉米粉,菌丝生长健壮,原基形成快,菇耳产量及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2.
金凤 2— 1是利用金针菇和凤尾菇的细胞原生质体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出来的兼有亲本优良特性的新品种[1] 。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线、培养基质、栽培料等因素与金凤 2— 1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 :金凤 2— 1母种最适宜在N源丰富的松针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酵母膏和天然加富培养基上生长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 5~ 35℃ ,最适温度为 2 0~ 2 5℃ ,菌丝生长pH值范围是 3~ 10 ,最适pH为 5~ 6 ;栽培料以杂木屑和杂木屑与棉籽壳混合料最好。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 ,生活周期短、转潮快、抗逆性强 ,所采三潮菇生物转化率为 113.8%。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摸索灵芝发酵条件,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液体培养条件(葡萄糖浓度、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对灵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体系中不同葡萄糖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对菌丝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培养最适温度为28℃,最适摇瓶装液量为150~180 m L(500 m L三角瓶).同时,还测定了摇瓶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发酵罐试验研究了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p H值和DO值的动态变化和菌丝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三角紫叶酢浆草叶片外植体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角紫叶酢浆草(O xa lis triangu laris A.S t.H il)的叶片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小苗。经筛选适宜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 S+6-BA 1.0m g/L+NAA 0.2m g/L+蔗糖30g/L+琼脂0.8%;丛生芽生长最佳培养基M S+6-BA 2.0m g/LNAA+0.3m g/L+蔗糖30g/L+琼脂0.8%;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 S+NAA 0.2m g/L+蔗糖30g/L+琼脂0.8%。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碳源和氮源对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均匀实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蔗糖是法夫酵母生长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是虾青素在细胞内积累的最佳碳源,其最佳浓度为30g/L;最佳的氮源组成是硫酸铵4.9g/L、蛋白胨6.2g/L、酵母膏1g/L,虾青素的含量达6.78mg/L,摇瓶发酵产率提高了1.8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研究以优质南瓜和鲜牛乳为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按1:1比例的固体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的生产工艺。经L9(34)正交试验方法得出制备南瓜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南瓜汁5%,鲜牛乳25%,蜂蜜2%,蔗糖6%,发酵剂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小时。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条件对益母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激素水平,不同的糖含量以及不同的初始接人量对益母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MS培养基最益于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3%的蔗糖水平细胞的生物量增长率最大.在初始接人量为6 g/L时细胞增殖最快,在低接入量的情况下细胞停止生长.在6-BA无论与2,4-D组合还是与NAA组合,均在细胞分裂素2 mg/L和生长素0.5 mg/L时悬浮培养细胞的增殖率达到最大.研究结果为细胞培养生产益母草生物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金属离子等培养基组成和初始pH、通风量、温度等发酵条件对短杆菌(Bre vibacteriumspWX 10)产酶的影响,通过正校试验优化得到的产酶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蔗糖1%,NaCl2 5%,牛肉膏0 05%,NaNO30 05%,pH7 5,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50mL,30℃于220r/min旋转式摇床上培养72h.在该培养条件下WX 10产酶量是原培养条件下的1 85倍.  相似文献   

9.
菌种质量好坏,对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可用以下方法鉴别其优劣。外观鉴定:优良菌种的菌丝洁白、健壮、气生菌丝繁茂,无杂菌,不干涸,不积水,不出菇蕾或耳芽,培养容器小破裂。但不同种类的菌种在外观上也有差异,如:平菇的气生菌丝异常繁茂,常爬满培养容器的空间,而香菇的气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油松有性杂交,为种子园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及萌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无蔗糖培养基中仍具一定萌发能力,蔗糖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油松花粉管易形成分枝,蔗糖浓度与分枝花粉频率呈正相关;硼酸的添加在培养初期可有效加速花粉萌发,但过高浓度的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抑制作用;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Ca2+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温度的持续升高将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花粉管生长及分枝花粉管频率,油松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0%蔗糖+0.075%硼酸+0.005% Ca2+,26℃下光照培养,72 h时萌发率可达(96.10±0.47)%.  相似文献   

11.
以几种矮生一品红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BA,KT,IAA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一品红芽增殖的主要因素是细胞分裂素,以BA的增殖效果较好.不同品种(自由红、彼德之星、金钱豹、塔巴璐卡)芽增殖所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有所不同,矮生一品红试管苗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2.0mg/L+IAA0.25—0.50mg/L.  相似文献   

12.
以在自然界中筛选到的一株产纤维素酶的丝状真菌尖镰孢菌F.oxysporumL19为材料,定时测定尖镰孢菌在10种碳源中的纤维素酶活力,发现酶的合成受培养基中碳源种类的调节控制。结构相对完整的纤维类物质(微晶纤维素、TYPE50、CMC、醋酸纤维素)诱导活性较高,二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和单糖(葡萄糖和D-木糖)几乎没有诱导作用,麸皮汁液体培养液表现出了较高的诱导活力。菌丝在麸皮汁培养液上的生长状况的研究表明,菌丝的生长情况与酶的产生存在不同步性。这为下一步酶的纯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选择不同生长期的培养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乳酸链球菌(Lactococcus lactissubsp lactis1.2281)发酵合成乳链菌肽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乳链菌肽产量,用二剂量法计算效价,发现菌株生长量与乳链菌肽产量接近同步;通气量对菌体生长及乳链菌肽合成影响不大;发酵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6.5时发酵液效价最高;用1%蔗糖作为碳源,2%蛋白胨+1%酵母浸粉作为氮源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用荞麦无菌苗的幼茎和幼叶作外植体分别接种在MS补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实验结果表明 ,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为 2 4-D 4 0mg/L KT0 2mg/L ,适宜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组合为 2 4-D 1 0mg/L KT 1 0mg/L 诱导芽的较适宜的组合为 6 -BA 3 0mg/L IAA 0 1mg/L 不定芽接种到含MS IBA 2 0mg/L KT 0 1mg/L的MS培养基上就能生根  相似文献   

15.
刘宇  鲁铁  程显好  图力古尔 《鲁东大学学报》2013,(4):319-323,329,382
对白蜡多年卧孔菌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其摇床发酵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 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500 mL三角瓶装液量200 mL,初始pH值为6,摇床转速180 r/min,10%接种量培养7 d,最大产量达到15.46 g/L.发酵罐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7.7 g/L,酵母粉8.3 g/L,磷酸二氢钾6.31 g/L,培养温度30℃,装液量6 L/10 L,初始pH为6,搅拌速度380 r/min,10%接种量培养120 h,最大产量达到19.47 g/L.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红心杉产地的优良红心杉单株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红心杉组培苗微扦插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生根的关系,为优化和筛选红心杉组培苗微扦插培养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红心杉微扦插苗木生根率、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IBA浓度、基质类型、NAA浓度。 IBA对平均根长、生根率、叶绿素总含量及Fo ,ΦPSⅡ的影响较大,不同水平的IBA对叶绿素总含量和ΦPSⅡ的影响有显著差异;NAA对Fm ,Fv/Fo ,Fv/Fm及Yield的影响较大,不同水平的NAA对Yield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基质对保存率及平均根数量的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基质对各指标的影响均不大。 Fo ,ΦPSⅡ与生根率呈显著正相关,ΦPSⅡ与叶绿素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处理5(IBA 50 mg/L +NAA 25 mg/L处理苗木,黄心土为基质)为红心杉微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各项指标表现均较均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以金银花、菊花、苦杏仁和蜂蜜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复合保健饮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金银花汁10%、菊花汁10%、苦杏仁乳50%、蜂蜜6%、蛋白糖0.03%、复合乳化稳定剂0.2%、香精0.01%,并经均质、脱气、灌装,在125℃下杀菌5min后可得该饮料.该饮料具有金银花、菊花的天然清香及苦杏仁的天然果香,各项指标均符合同类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每年大量木耳菌糠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探索元蘑代料栽培的新技术,以传统栽培种配方CK为对照,以12%的浓度梯度逐渐用菌糠代替木屑设计6个栽培种配方,等量接种生长状况一致的原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发菌与出菇.通过采用测定元蘑菌丝的生长势、满袋天数、原基形成时间、成菇状况、子实体的长势及生物学转化效率的方法,研究了栽培料中不同菌糠浓度对元蘑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种配方为木耳菌糠36%、木屑44%、麦麸17%、黄豆粉1%、玉米面1%、碳酸钙1%,适宜元蘑生长.其菌丝生长浓密健壮,生物学转化效率为81.96%,比对照高出1.74%,试验证明了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紫花鸢尾的花粉为试材,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萌发的作用,同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鸢尾花粉在200 g/L蔗糖+300 mg/L H3BO3+ 200~300 mg/L CaCl2的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81.55%.(2)干燥条件有利于紫花鸢尾花粉的贮藏,且硅胶为适宜的干燥剂.(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紫花鸢尾花粉生活力下降,但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变缓,在-196℃下保存270天后的花粉萌发率为84.21%,与新鲜花粉生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洋桔梗叶盘高频率不定芽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细胞分裂素ZT,生长素NAA,培养基pH值和光照强度对洋桔梗叶盘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4个因子对洋桔梗叶盘不定芽都具有极显著的诱导作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MS ZT 0.5 mg/L NAA 0.01 mg/L,培养基pH值为6.3,光照强度为3000 lx.该处理中每叶盘再生不定芽数平均达9.4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